摘 要:思想品德是一門特殊的學科,蘇州地區(qū)的中考實行的是開卷考試。本文闡述了在思想品德考試的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常見題型,以及應對這些題型的方法。通過一些具體的事例,幫助學生梳理知識框架,緊抓關鍵字詞,掌握解題技巧,讓學生在科學的答題方法中提高效益。
關鍵詞:開卷;題型;關鍵字詞
思想品德課是為初中學生思想品德健康發(fā)展奠定基礎的一門綜合性的必修課程。思想品德開卷考試,作為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注重基礎知識考查和能力考查的結合,目的在于提高初中生的綜合素質(zhì)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適應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合格公民。學生都認為思想品德考試是開卷考試,無非是帶著課本進考場,考到哪兒的知識點打開抄一抄就行,審題和查閱能力很弱,結果考試成績不理想。其實開卷考試更考驗學生的審題能力和解題思路,在解題中應多留幾個問號——出題人的目的是什么?應該用哪部分知識來解題?怎樣才能在開卷考試的思想品德考試中取得理想的效果呢?面對一些常規(guī)題型該怎么處理呢?不同的題型又該有怎樣不同的處理方法呢?做到開卷“有疑”,方能開卷“有益”。
第一類:表格題
很多學生剛接觸表格題的時候無從下手,也有一些學生得分率屢屢不能提高,不知問題所在。于是在平時的講解中,關于解答表格題的竅門,除了強調(diào)傳統(tǒng)的“橫向比”“縱向比”“綜合比”這些方法外,我還另外給學生總結了兩個方法:
1. 看見什么寫什么
材料: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jīng)濟科技發(fā)展情況(2017年昆山二模卷)
注:世界各國科技貢獻率平均為45%左右,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主要標志是科技貢獻率70%以上。材料反映了哪些相關信息?
這道題目的答題方法就是按照表格的順序,看見什么寫什么。第一列是年份,1978年表示的是改革開放這個知識點,故答案開篇要寫明“改革開放以來”。第二列是GDP總量,表達的是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第三列是對世界經(jīng)濟增長的貢獻率,總結為對世界經(jīng)濟增長的貢獻率提高即可。第四列是科技進步貢獻率,總結為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即可。此題最大的失分點在最后一點上,也就是表格下方的注。大部分同學想當然的把答案寫為我國科技貢獻率與發(fā)達國家存在差距。但事實上材料中并沒有提及發(fā)達國家,而是創(chuàng)新型國家。所以回答這道題目最好的方法就是按部就班,從前往后、從上往下,看見什么寫什么。
2. 看見什么不寫什么
有一種表格題如若按照上面的內(nèi)容看見什么寫什么,基本上不得分,這樣的表格題的要求是把題目本身隱藏的知識要點提煉出來。只是按部就班抄題目、抄材料會全軍覆沒。以新課程初中學習能力自測叢書P39的一道題目為例: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經(jīng)濟現(xiàn)象?
這道題目作答的時候,如果按照看見什么寫什么的思路來作答的話,基本上得不到什么有效分數(shù)。第一列如果寫成“我國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六位”不得分。應該寫為:我國水資源總量大。第二列直接寫為“人均占有水資源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不得分,應該寫為:我國人均占有水資源量少。第三列寫為“1美元產(chǎn)值所耗費的水資源量是發(fā)達國家的 2~5 倍”不得分,應該總結為我國資源利用率不高,與發(fā)達國家存在差距。這類題目就應該使用“看見什么不寫什么”的方法,不能簡單地抄材料,得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把問題背后的理論總結出來。
所以針對表格題,可以提醒自己這兩個方法,如果題目給予的有效信息很明確,則看見什么寫什么;如果題目給予的材料有深層的知識點要加以歸納,則看見什么不寫什么。
第二類:辨析題
在近幾年的中考題里,逢考必出的題型當中有一種就是辨析題。說起辨析題,它有別于判斷題,判斷題作出判斷即可,辨析題判斷完之后還得加以評析,而很多同學答題的問題所在就是評析。那么判斷題要怎么樣來回答呢?接下來是我給學生們總結的答題步驟。以2016年蘇州景范中學二模試卷第28題為例:
有同學認為:只要深入建設法治政府、提高司法公信力,就能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請運用《做守法公民》的知識加以評析。
(1)就事論事,明辨是非
拿到一道辨析題,首先就是瀏覽全題,對題目作出一個整體的判斷,一般有三種情況:對的,錯的,片面的。很多同學覺得一道題目非對即錯,其實不然,如果題目中有正確的成分存在,這道題目不能簡單地定性為對或者錯了。很明顯看出該例題觀點是片面的。
(2)鎖定范圍,目標明確
在回答辨析題的時候,第一步便是鎖定范圍。在這道題目中,首先我們可以鎖定《做守法公民》這個范圍,將答題范圍控制在思想品德書第九冊第六課。
(3)抓準中心詞,有的放矢
該題中,除去題目中給的范圍《做守法公民》外,還有“政府、司法、依法治國”這些關鍵的詞語。答題的時候,我們就要抓準這些關鍵詞,將它們一一理清、說透。
(4)整理思路,規(guī)范答題
最終在作答時,要注意格式,循序漸進。第一步指出正確之處,依法治國必須建設法治政府,提高司法公信力,并且說明理由:因為行政機關必須依法行政、依法辦事,司法機關必須公正司法、嚴格執(zhí)法。第二步對題目作出整體判斷,并加以補充:立法機關還要建立科學完備的法律體系,要堅持以德治國方略,大力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同時公民要樹立法治觀念,學法守法,提高道德水平。
所以,解答一道辨析題時,按照明辨是非、鎖定范圍、抓準關鍵、規(guī)范答題這四個步驟來作答,定會將辨析題的解題效率大大提高。
第三類:演繹題
演繹題也是近幾年中考的熱門題型,有些學生把演繹題當作普通的簡答題,把書上相關的知識點一抄了事,也有些學生只是盯著題目中的材料亂抄一通,這些同學往往在演繹題上失分很多。那么面對演繹題該如何下手?我給學生介紹了這樣的答題方法和步驟。endprint
1. 四個字,定性質(zhì)
拿到一道題目,首先得給它定性,確定它是不是演繹題。憑什么判斷一道題目是不是演繹題呢?我給學生介紹了四個字來判斷——“如何體現(xiàn)”。如果問題是:上述材料體現(xiàn)了哪些知識?這道題目是不是演繹題?題目中只有“體現(xiàn)”兩字,并未有“如何體現(xiàn)”四個字,那么可以肯定,它不是演繹題。以2016年蘇州中考28題為例:
材料:屠呦呦說:“我是國家培養(yǎng)的,國家任命我為‘523項目中醫(yī)研究院科研組長,是對我的信任與重用,國家需要我做什么,我就應該努力去做好。”屠呦呦作為一個科技工作者始終兢兢業(yè)業(yè),她在經(jīng)歷了190次實驗失敗之后,仍然矢志不渝,忘我工作,直至成功,成為時代的楷模。
問題:屠呦呦的人生軌跡完美演繹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上述材料是如何體現(xiàn)的?
該題目中明顯有“如何體現(xiàn)”四個字,可以定性為演繹題。
2. 三步驟,向前走
演繹題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追根溯源,明確題目中要演繹的知識點,并在課文中找到其內(nèi)容和知識系列,該題中的知識點很明顯為“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第二步:提取信息,認真閱讀材料,找出材料中的關鍵信息,也就是能說明知識點的相關信息,完成材料與理論的結合。題目中有效的關鍵信息有“我是國家培養(yǎng)的,國家需要我做什么,我就應該努力去做好”和“忘我工作,直至成功,成為時代的楷?!薄?/p>
第三步:一一對應,把有效信息與課文知識相結合,最終形成“材料”體現(xiàn)了“知識點”這樣一種模式。該題最終答案可以整理為:①“我是國家培養(yǎng)的,國家需要我做什么,我就應該努力去做好”體現(xiàn)了權利是履行義務的前提;②“忘我工作,直至成功,成為時代的楷?!斌w現(xiàn)了義務是享有權利的基礎。
所以,在面對演繹題的時候,你首先得確認它是不是演繹題,然后按照一二三的步驟解題,最終形成“材料”體現(xiàn)了“知識點”的模式,拿下該題不成問題。
第四類:選擇題、判斷題
在所有題型中,學生最容易應付的大概就是選擇題和判斷題了,除了這兩個題型考的基礎知識比較多,比較簡單之外,學生也容易渾水摸魚,畢竟不用像簡答題那樣需要學生有較高的閱讀能力和總結水平。即使簡單,也不容小覷,這兩種類型的題目也是有方法和竅門的,下面我們來說說幾個注意點:
1. 最簡單的錯誤也是最容易犯的錯誤。很多同學在看題的時候粗心大意,經(jīng)??村e類似于“以下觀點中不正確的有”“下列觀點中哪個與材料不符合”這樣的題目,往往選擇了一個與題目要求不吻合的答案。明確題目的要求,這一點是需要注意的。
2. 最簡單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經(jīng)常有學生問我,思想品德考試的竅門是什么,其實不管是選擇判斷,還是簡答題,考試的時候最好的一個方法就是圈中心詞,邊讀題邊把特別的、重要的詞語圈起來,這很有助于學生抓住材料的主要意思。很多同學光盯著問題看,選擇不出正確的答案,有材料的題目,一定要抓好材料的主題去選擇答案。
3. 最終的答案也是最優(yōu)的答案。當無法直接找出符合題意的答案時,可以采用逆向思維,將不符合題意的選項先排除,然后在余下的答案里選取那個最優(yōu)的答案。往往很多選擇題的選項里,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的,本身說法錯誤的選項排除后,最優(yōu)答案也躍然而出。
以上是針對思想品德考試的過程中,容易碰到的一些題型的處理方法,見招拆招,不同的題型運用不同的處理方法,在答題的過程中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傊獓@材料、圍繞問題、圍繞課本帶著疑問,做到開卷“有疑”,方能開卷“有益”。
作者簡介:
沈敏,江蘇省昆山市城北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