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旭婧
(陜西西安培華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5)
隨著世界人口老齡化的發(fā)展, 老年人在逐年增多, 老年患者也在逐年增加。在醫(yī)院各個科室隨處可見臥床治療的老年患者,甚至于某些大科室如心內科、神經(jīng)內科等幾乎床床都是老年人。在這種大的環(huán)境下,如何做好老年患者的護理工作成了臨床工作者的一大難題。老年患者因其機體代謝放緩,細胞再生緩慢,神經(jīng)內分泌條件不如以往,神體內毒素產(chǎn)生增加等等生理因素,導致其易患病,易發(fā)病,易反復,難治療。且老年人感覺下降,聽覺視力等不復已往,病史采集難度增加,描述困難,極易造成誤診誤治。另外護理的不全面,老人心理因素把握不全,又會導致老年患者情緒失控,暴燥易怒。那么,醫(yī)療工作者如何正確的去護理老年患者呢,本文將逐一分析,給出建議。
老年人因其機體退行性變,細胞再生延緩,新陳代謝減慢,導致其機體容易出現(xiàn)骨質疏松、反應遲鈍、臟器損傷修復能力差等問題。再加之機體老化,身體機能下降,耐受能力降低,應急系統(tǒng)反應遲鈍或無反應極易導致免疫力降低、易感、易反復、久治不好等問題。
老年患者因其獨特的社會家庭因素,使得老人心理問題成為一大頑疾。步入老年,身體不復從前,崗位離職,家庭的關系容易使老年人失去原本已經(jīng)適應的生活,談笑風生變成久居無伴,身強力壯變成體弱多病,這種角色的巨大反差使得老年人容易形成孤僻、焦慮、暴躁易怒、自閉等等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
正確的基礎護理能夠延緩老年患者的發(fā)病率和生存成功率。在醫(yī)院方面,臨床工作者應該時刻注意老年患者的活動情況,嚴密監(jiān)視高危老年患者的生理生活。對于生活不便及高危人群,應從小事注意,如(1)保持床單整潔、自身清潔;(2)肢體不便病人應加強活動保護保護,協(xié)助做好肢體的被動運動,給予適量的按摩;(3)給病人更換體位時避免用剪力、挫力(拖、拉、推等動作),以免傷害老年患者脆弱的身體;(4)做好皮膚護理,尤其是神志不清、交流障礙的老年病人的皮膚護理。
養(yǎng)成良好的進食習慣,禁煙酒,少量多餐,注意葷素搭配,減少鹽、糖及膽固醇的攝入,多吃易消化食品。對于高危病組,要嚴格按量控制飲食,交代家屬正確對待老人飲食,切勿不遵醫(yī)囑“該吃吃該喝喝”。
老年人不易入睡,易醒,應保持病房安靜,早熄燈,減少不良刺激,創(chuàng)造良好的睡眠環(huán)境,還可以臨睡前用溫水泡腳,按摩其肩部,頸部等方式使其放松,囑咐其睡前少飲水等來幫助睡眠,對于精神疾病患者,嚴格遵醫(yī)囑服用安眠鎮(zhèn)靜類藥物,助其睡眠。
老年患者由于其獨立性差,依賴性強,自理能力差,身體機能下降等方面的因素,導致其安全成為了重中之重。日常護理一定時刻防止老人摔倒,跌落,對于腿腳不便,臥病在床者要更做到隨呼隨應,主動積極。
臨床工作者在日常護理老年患者的時候極容易忽略老年人的心理因素,為求全面而健康的護理老年患者,醫(yī)護工作者也應注重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
增加醫(yī)患溝通, 建立和諧的醫(yī)患關系不僅是準確確立病因病程的基礎, 同時有效的溝通也是減輕和消除老年病人情緒不穩(wěn)定的重要措施之一, 老年病人由于工作社交活動的減少以及缺乏傾訴對象等容易產(chǎn)生低落情緒。家屬的關心與支持是十分重要的。另外,臨床工作者在平時護理老年患者時要學會正確與老人溝通,了解老年患者此時此刻的心理活動,在溝通中建立朋友關系,而不單單是醫(yī)患關系,多開導,多理解,多傾聽,幫助老年患者重塑信心,增加希望。
與病友進行感情交流是消除孤獨寂寞的最好方法。有些老年患者雖不喜言語, 但內心情感豐富。在護理上要主動與病人接觸,交流思想, 引導病人參加一些切實可行的活動。如可在院區(qū),社區(qū)自發(fā)舉辦老年患者交流活動會,讓老年患者互相交流,互相做朋友,使他們內心的寂寞感逐漸減少,感覺生活幸福。
及時的對老年患者進行疏導 、解釋, 如鼓勵老年患者積極主動參與并執(zhí)行各種治療、護理、康復活動, 介紹疾病的有關知識和預防保健措施,可以減輕恐懼心理。同時言行要謹慎, 讓其對手術等知識有所了解, 不要讓病人感覺到病情危重失去治療信心,切不可隱瞞實情,讓老人產(chǎn)生更嚴重的心理負擔,鼓勵老人,重樹信心,讓老人更加勇敢充滿希望的去治療。
老年病人因常年受疾病折磨,依賴性強,怕孤獨,怕寂寞,易被疾病所影響,產(chǎn)生恐懼害怕的心理負擔;常會性情固執(zhí), 暴躁易怒, 容易因為一些瑣事大發(fā)脾氣或抑郁落淚。且老年患者的文化水平、個人性格、修養(yǎng)素質、經(jīng)濟條件、家庭環(huán)境、職業(yè)關系和人生經(jīng)歷都不一樣, 使得老年患者的心態(tài)差異很大,為求老年患者更加全面而舒心的康復,做好老年病人的心理護理是極其重要的。
總之,臨床工作者要不斷加強自身職業(yè)技能水平,增強自身道德建設,提高自身素質,在應對老年患者基本護理的同時注重老年患者的心理因素。這樣才能更加健全的呵護老人,讓老年患者沒有心理壓力,更快的痊愈,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