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燁
摘 要:為了迎合學生多方面的發(fā)展要求,對學生的音樂要求也會不斷提高。對于初中音樂中的教學方法也不斷的在改進,教學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本文主要是對初中音樂教學之中加入民族音樂的一些探討及一些小小的建議,使初中生的音樂素養(yǎng)能夠有有效的提升。
關(guān)鍵詞:初中 教學 民族 音樂 意義
引言
現(xiàn)如今,人們越來越追求一種音樂上的享受,使得音樂正在不斷的發(fā)展,伴隨著也出現(xiàn)了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音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會的,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遠沒有想象中的容易。培養(yǎng)學生的樂感并不是簡單的一件事,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所付出的努力也要更多,耐心的教導學生。在其中加入民族音樂的教學方法,對初中學生學習音樂有著很大的幫助,使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有更高的提高。[1]
一、加入民族音樂的意義
初中音樂的教學方法多種多樣,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加入民族音樂的教學方法是一個很重要的教學方法。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其民族音樂也是豐富多彩的。在初中音樂課堂中加入民族音樂的教學方法,首先,能使學生對自己的民族感到自豪感,激起學生的愛國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感。其次,民族音樂加入音樂課堂,能使學生對我國56個民族有更深的了解,培養(yǎng)學生對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審美。我國每個民族都有一個不同的風格特點,這能使學生能了解多種風格的音樂特色。再次,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民族音樂的加入能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深深的民族認同感與使命感,促使學生激起一種發(fā)揚中國音樂將中國的民族音樂帶向世界的情懷。最后,民族音樂是音樂教學中的重要的一部份,加入民族音樂的教學方法能使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及鑒賞力有著更好的提高。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加入民族音樂的教學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二、培養(yǎng)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措施
1.合理引入音樂素材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在上課之前應(yīng)該有個好的開頭,不要直接明了的進入主題,可以采取合理的方式引入音樂素材,將學生的思維帶入素材中,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的學習音樂。音樂學習中學生的投入程度取決了她們對音樂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對學生的投入程度要多關(guān)照,合理的引入一些音樂素材使學生的投入度增大。例如,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可通過一些故事、成語典故或者一些小小的笑話等方式合理的引入音樂素材,吸引學生對課程的關(guān)注度,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進去。課程上引入素材的方式一定要合理,不能隨意的將不合理的音樂素材結(jié)合,要慎重的挑選素材,爭取達到課堂效率的提高。[2]
2.舞蹈與音樂相融合
舞蹈與音樂通常都是相結(jié)合在一起的。教師在進行初中音樂教學時,應(yīng)該多結(jié)合舞蹈元素去展開音樂教學。民族音樂加入初中音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也應(yīng)加入一些民族舞蹈,讓民族舞蹈與民族音樂相融合。舞蹈與音樂是相融合的,二者不可相分。教師在音樂教學中,結(jié)合一些舞蹈元素會給學生帶來視覺與聽覺的沖擊,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很深的印象,輔助學生對音樂的鑒賞,有效的提高學生音樂素養(yǎng)。如果在音樂教學中只是一味的教導學生如何賞析音樂,然后講很多的音樂理論知識,那么會導致學生對音樂本身的興趣沒有那么濃厚,民族音樂的學習效果也沒有在課上舞蹈與音樂融合的效率高。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加入民族音樂的教學方法時應(yīng)適當?shù)膶⑽璧概c音樂相融合,提高學生們的音樂學習效率。
3.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情感
情感在音樂中是很重要的一種元素。我們常說唱歌一定要有情感才會好聽,那么,聽音樂也是一樣,聽到帶著情感的音樂才會抓住我們想聽下去的心。列夫.托爾斯泰說:“音樂是人類情感的速記。”不同的音樂會是不同的情感表達。不同的旋律,速度變化,節(jié)奏等,帶給別人的感受都是不同的??梢?,音樂情感的培養(yǎng)很重要。教師在音樂教學中加入民族音樂時,也要積極的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情感,使學生在懂音樂情感的基礎(chǔ)上教導學生一些音樂上技巧。音樂所呈現(xiàn)出來的就是情感的表達,學生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也應(yīng)不斷的加強自己的音樂情感,使得學生真正的學習到音樂的精髓。
三、初中音樂教學中加入民族音樂的建議
1.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初中教師在音樂教學中,不要一直的以自我為中心,一味的自說自演,而忽略了課堂中的主體。學生作為課堂中的主體,要求教師不該自言其說,對學生要適時的關(guān)心與理解。無論是什么教師都應(yīng)該清楚的意識到自己上課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理解,學會自己所教的東西,不要過于的強調(diào)自我,而忽略學生的學習進度。對于音樂教學中加入民族音樂教學的方法可以使學生意識到自己本民族的音樂特色,引導學生學習,發(fā)揮其主體作用,增加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3]
2.理論與實際相結(jié)合
教師在初中音樂教學時,要將自己所需傳達的教學內(nèi)容與實際相結(jié)合,做到理論與實際相融合。中學生對音樂的熱情隨著初中各種學科的影響遠遠沒有小學生的熱情那么高漲。此外,學生在課堂中也會對音樂的表現(xiàn)沒有那么的強的表現(xiàn)欲,一些學生也會出現(xiàn)羞于發(fā)音,導致教師在音樂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困難。所以教師在課程上,應(yīng)關(guān)注學生學習的課堂氛圍,不要一刻不停的講一些音樂理論,多聯(lián)系一些生活實際讓學生感受到課堂的樂趣,激起學生對音樂的熱愛。音樂理論結(jié)合生活實際能使學生在課程中感受到生活中的常事,讓學生覺得音樂也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高深,激起音樂學習的興趣。
3.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音樂鑒賞力
民族音樂加入初中的音樂教學中,要求教師要積極的培育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對學生的民族素養(yǎng)有著一定了解。在此基礎(chǔ)上,積極引導學生學習民族音樂,感受民族音樂中所展現(xiàn)出來的民族魅力。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件簡單而輕易的事,要求教師對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學習付出更多的努力,不斷在課上督促著學生學習,在課下也要積極的引導其去感受音樂所帶來的魅力與音樂力量。初中音樂教師所付出的努力外,也要求學生對音樂有著深深的熱愛,積極主動的去學習音樂。教師在音樂教學中積極培養(yǎng)學生民族音樂的鑒賞能力對學生的音樂學習無疑是,很大的幫助。
結(jié)語
初中音樂教學中加入民族音樂的教學方法是初中音樂教學中重要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在音樂教學上也會有著更新的突破,讓學生對音樂有著更高的追求。在教學要求不斷提高的今天,民族音樂加入初中音樂的教學中無疑對師生是一種雙方面的好處,這在一定程度上還能提升學生的愛國熱情及音樂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楊孜菡.試論初中音樂教學中民族音樂的教學方法[J].通俗歌曲,2016(10):161.
[2]耿毅.初中音樂教學中民族音樂教學方法探討[J].教師,2016(22):73.
[3]王金艷.試論初中音樂教學中加入民族音樂的教學方法[J].快樂閱讀,2012(3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