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是職業(yè)教育的主要任務,也是提升學生的就業(yè)能力的重要途徑。能力需要在行動中才能獲得,沒有行動就沒有學習,本文將雷金納德·瑞文斯的“行動學習法”觀點應用到內科護理學理實一體教學中,探討如何將實踐真實融入到內科護理學的理論學習中,以實現(xiàn)真正的理實一體。
關鍵詞:行動學習;內科護理學;理實一體;教學
一、 引言
行動學習法首創(chuàng)于上世紀30年代的歐洲,是由英國人雷金納德·瑞文斯(reginnaldravens)教授首次提出,瑞文斯教授認為,沒有行動就沒有學習,他首次構建了行動學習的公式:L=P+Q。其中“L”(Learning)指的是學習,p(programmedknowledge)指的是程序化知識的指導,q(questioninginsight)指的是詢問。學習效果取決于指導和詢問的師生互動,只有指導和詢問結合起來,才能形成完整而有效的學習。愛倫·毛姆福特(Alarl Mumford)根據(jù)他與同事對行動學習的研究成果,對瑞文斯的學習公式進行了修正,將行動學習公式由原來的“L=P+Q”變成“L=Ql+P+Q2”。他指出:最有效的學習來自于迫切解決某個問題的驅動力,由問題(Ql)中產(chǎn)生對知識的渴望,在尋求知識,獲取指導(P)的同時,發(fā)現(xiàn)新問題(Q2),并進行更深層次問題的探討。這樣,層層遞進,在行動中完成學習的過程。
二、 行動學習法引入內科護理學理實一體教學的必要性
衛(wèi)生部《中國護理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05-2010年)》明確指出,要樹立以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理念,要滿足病人的身心健康需求。內科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其主要培養(yǎng)學生對內科疾病患者的評估、診斷以及實施整體護理的能力。依據(jù)整體護理需求,高職護生在具備常規(guī)護理操作、??谱o理操作技能的同時,還必須具備一定的判斷、溝通、心理、人文等綜合能力。隨著職業(yè)教學的不斷發(fā)展,職業(yè)學校越來越重視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理實一體教學被普遍應用于教學中,但就目前而言,高職護理理實一體教學往往只局限于形式上,如教室內放一張操作床,涉及操作內容教師進行操作演示,或個別學生上臺演示,盡管形式上表現(xiàn)為既有理論又有實踐,但對于學生而言,缺乏課堂內容的整體觀,理論與實踐缺乏融合感,涉及到的技能內容也顯得有些“斷章取義”。同時,由于場地的局限以及教學內容的限制,所謂的實踐也只能局限于教師指導以及個別學生演示,多數(shù)學生只能被動地“看”,缺乏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也很難帶動學生真正的“行動”,沒有行動就沒有學習,技能只能在行動中獲得。因此,缺乏行動的教學勢必影響學生的學習動力,阻礙學生的能力提升。因此,如何設計一套適合內科護理理實一體教學的“行動學習”法尤其重要。
三、 行動學習法在內科護理學理實一體教學中的應用
1. 對象
對2013級高職護理12個班級619位學生進行分組比較,其中1~6班312位學生為對照組,其余6個班307位學生為實驗組,兩組均在理實一體教室內上課。
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內科護理學教學,涉及的護理操作部分由教師進行演示示范。實驗組采用行動學習法教學,采用Q1(提問,怎么問病人)+P(行動與指導,怎么進行護理診斷、護理措施方案設計、所學知識應用及尋求教師指導、小組協(xié)調整體護理實施等)+Q2(發(fā)現(xiàn)新問題并解決問題)。
3. 統(tǒng)計學方法
用visa foxpro建立數(shù)據(jù)庫,用SAS軟件進行分析,主要統(tǒng)計方法為t檢驗和x2。
4. 結果
四、 結語
職業(yè)教育注重的是能力的培養(yǎng),強調的是做中學、學中做,行動學習法讓學生在問題驅動下行動,在行動中探究、在探究中求知、在求知中提升,形成行動與學習的聯(lián)動、問題與解決的互動、知識與應用的互通,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使學生在問題驅動下不斷行動、不斷學習、不斷收獲、不斷進步,從簡單問題的解決到復雜問題的處理,行動學習法訓練的是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行動學習也注重團隊的協(xié)作、相互的溝通,注重的是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而且,行動學習法也能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高職護理強調的是整體護理能力,關注的是人的軀體、心理健康以及社會適應能力的提升。因此,護生除了需要掌握必備的醫(yī)護知識和常規(guī)護理技術外,還要具備一定的溝通人際交往能力和人文心理素質。研究結果也顯示,行動學習法能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由此可見,在內科護理學理實一體教學中實施行動學習法值得后續(xù)進一步推廣和研究。
參考文獻:
[1]Revans R.Action Learning:Its Origins and Nature[M].Brookfield:Gower Press,1997.
[2]李娜,喬貴春.行動學習在教師教學能力培訓中的策略研究.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0(6):49-51.
作者簡介:
袁俐,江蘇省南通市衛(wèi)生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