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基層共青團改革的理論與實踐
        ——基于全國192個縣的調(diào)查

        2018-01-29 02:27:48■吳
        中國青年社會科學 2018年1期
        關鍵詞:團委書記群團團干部

        ■吳 慶

        (中央團校 共青團研究所,北京 100089)

        2015年7月6-7日,黨的群團工作會議召開,明確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群團發(fā)展道路, 開啟了黨的群團工作發(fā)展新階段,也掀開了群團改革的序幕。2015年7月9日,中共中央下發(fā)《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中發(fā)[2015]4號,以下簡稱4號文件)。2016年8月2日,中共中央辦公廳正式印發(fā)《共青團中央改革方案》(中辦發(fā)[2016]47號,以下簡稱47號文件),由此共青團改革正式啟動。一年多來,從團中央、團省委到團市委、部分團縣(市、區(qū))委都制定并通過了一系列改革方案,改革的各項措施全面實施。應該說共青團進入了一個新常態(tài)。對于團干部來說,在改革過程中堅定者有之,彷徨者有之,迷惑者有之,無為者也有之,共青團的改革可以說是在困難中前行。

        如何評價共青團改革的成效?筆者認為,基層導向和基層視角是一個核心標準。對群團組織來說,誰能把自己聯(lián)系的群眾最廣泛、最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誰的工作就是做得好,反之就是做得不好。這個標準必須在群團工作中牢固樹立,什么時候都不能忽視,更不能淡化和遺忘。這個標準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團組織要影響最廣大的基層青年。4號文件明確指出:“群團組織基層基礎薄弱、有效覆蓋面不足、吸引力凝聚力不夠問題突出,特別是在非公有制經(jīng)濟組織、社會組織和各類新興群體中的影響力亟待增強。” 2017年在中央黨的群團改革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指示:“要推動各群團組織結合自身實際,緊緊圍繞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直面突出問題,采取有力措施,敢于攻堅克難,注重夯實群團工作基層基礎?!盵1]因此,評價共青團改革成效最科學的方法,應該是看由團中央帶動的改革是否能真正“傳遞”到基層,使廣大基層青年受到團組織的影響而更加擁護黨、貼近黨。這種“倒推”評價法能更加客觀地觀察共青團改革的成效,更加準確地把握共青團改革中存在的深層問題,通過分析將改革引到更加科學的軌道上來。

        本研究基于對全國東中西部192個有代表性的縣(市、區(qū))的調(diào)查結果,調(diào)查時間為2017年上半年,反映了全團改革近一年來的基層現(xiàn)狀。同時在調(diào)查中也進行了開放性調(diào)查,了解了全國團縣(市、區(qū))委書記對共青團改革方方面面的認識,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一、基層共青團改革的方向

        (一)基層團組織“四化”現(xiàn)狀

        47號文件明確指出,目前團中央在組織運行和工作推進中存在著“機關化、行政化、貴族化、娛樂化現(xiàn)象”。那么,“四化”現(xiàn)象在團的基層組織中是否也存在?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團的基層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四化”現(xiàn)象,尤其需要解決的是機關化、行政化問題。

        機關化突出表現(xiàn)是遠離青年。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團縣(市、區(qū))委書記接觸青年的時間較少,時間主要花在參加各種會議和機關案頭工作上。一周的工作時間分布分別為:參加地方會議1.4天,自己開會0.7天,辦公室文字工作1.1天,直接接觸青年0.9天,基層調(diào)研0.7天,讀書研究0.7天。平均一周工作5.5天。因此,減少基層團干部開會的時間已成為未來基層團組織改革的關鍵。多數(shù)團委書記依然比較熟悉機關生活。雖然有87.5%的團委書記有過基層工作經(jīng)驗,但72.4 %的團委書記有的僅是機關事業(yè)單位的工作經(jīng)驗,而有過農(nóng)村工作經(jīng)驗的為31.4%、城鄉(xiāng)社區(qū)工作經(jīng)驗的為24.9%、企業(yè)工作經(jīng)驗的為5.4%、學校工作經(jīng)驗的為8.6%??傮w來看,行政化體制中產(chǎn)生的干部占大多數(shù),這種從機關產(chǎn)生團干部的機制很難保證將知青年、懂青年、愛青年的青年領袖選拔到團的工作崗位上來。即使被選到團的工作崗位上,也有49.7%的書記沒有到過基層掛職鍛煉和跨系統(tǒng)交流。而到基層鍛煉的為29.1%,到艱苦地區(qū)鍛煉的為 11.1%,到生產(chǎn)一線掛職的為 1.6%,到技術等部門掛職的為1.1%,交流輪崗的為11.1%。其中有30.6%的團干部最終還是到了黨政部門掛職,團干部整體上走不出“機關大院”。

        關于行政化,當問到團的工作中比較突出的問題是什么時(多選),有70.7%的團干部認為工作內(nèi)容和方式與行政部門雷同,聚焦青年群眾工作主業(yè)不夠,自身特點不足;有 62.8%的團干部認為工作思維習慣自上而下,而不是自下而上,服務青年工作不夠扎實深入 ;有58.6%的團干部認為一些部門設置和職能滯后于時代發(fā)展和青年變化 ;有 49.7%的團干部認為工作缺乏統(tǒng)籌,部門、戰(zhàn)線各自為政;有46.6%的團干部認為活動重啟動不重后續(xù) ;有39.8% 的團干部認為重場面不重實效;有35.6%的團干部認為工作重數(shù)量不重質量。這些現(xiàn)象亟待改變。

        團的工作手段仍需不斷創(chuàng)新。雖然有82.8%的團干部已選擇利用網(wǎng)絡動員青年,但選擇利用傳統(tǒng)方式動員青年的仍有不少。召開會議占66.7%,下達行政命令占39.6%,通過文件布置工作占37.5%,利用簡報文章反映成績占38.5% ,臺賬報表實施檢查占29.2%。可以看到由于網(wǎng)絡的出現(xiàn)使工作的行政化色彩得到相應緩解,但總體上還有待進一步改革完善。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對于貴族化和娛樂化,團縣(市、區(qū))委書記反映不太明顯,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自己作答比較回避回答這個問題;另一方面是上級機關這兩個問題會更顯嚴重。

        (二)基層團組織 “四缺”情況

        長期以來,團的基層“四缺”(缺編制、缺人員、缺經(jīng)費、缺場所)情況嚴重,要推進團組織改革,就要加大對團工作的支持保障力度。共青團改革向基層拓展,必須把解決基層普遍存在的“四缺”問題作為重中之重[2]。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四缺”現(xiàn)象到目前為止并未有所改觀。團員缺乏光榮感占70.3%。沒錢沒資源占54.2%。沒人做工作占51.6%。沒有形成品牌效應占41.7%。沒有活動陣地占38%。工作和活動方式單一陳舊,調(diào)動不起團員青年的興趣占38%。領導不重視,對團的工作缺乏有力指導和支持占26.6 %。不了解當?shù)厍嗄晷枰?0.9%。沒有活動時間占9.9%。缺乏工作制度占9.4 %。自身沒有青年領袖氣質,調(diào)動不了團員青年的積極性占4.7%。

        “四缺”集中表現(xiàn)為: (1)團干們反映沒編制、缺人員是突出問題,減上補下的編制并未落實到位。在人員缺少的同時,黨政機關借調(diào)團干部和團的部分崗位長期空崗現(xiàn)象同時存在,反映出地方黨委對工作部署的隨意性。從全國來看,所在單位有專職團干部編制1名的占3.6%、 2名的占 8.9 %、3名的占18.2%、4名的占 23.4%、5名的占29.2%、5名以上的占16.7%。群團工作會議后,團縣(市、區(qū))委編制只增加了8.9%,而86.5 %的團組織編制則和原來一樣,還有4.7%的單位有所減少。(2)目前基層團組織平均在崗為3.5人,平均缺編1.44人,被借調(diào)平均0.68 人。鄉(xiāng)鎮(zhèn)(街道)團干部更換平均時間半年以下為2.6%,半年至一年為18%,一年到一年半為18%,一年半至兩年為21.7%,兩年至兩年半為14.3% ,兩年半至三年為9.5%,三年以上為15.9%。(3)團干部呼吁要加大財力支持,大部分團縣(市、區(qū))委工作資金困難,平均每年可支配的經(jīng)費是15.98萬元。(4)基層共青團普遍存在著活動場所缺乏的狀況,一些地區(qū)甚至根本沒有活動場所,嚴重影響了基層團組織活動的開展,限制了團組織活力的發(fā)揮。

        開放性調(diào)查所反映出的結果是團縣(市、區(qū))委書記希望充實基層力量,將人員、資金、政策向鄉(xiāng)鎮(zhèn)傾斜。要解決類似于“因鄉(xiāng)鎮(zhèn)任務量大,已看不到團的工作開展,敷衍應付”、“黨委領導不重視,流動性大,主動性差,造成工作推動困難”、“充實鎮(zhèn)、村團干部力量,能否實行津貼補貼,調(diào)動其工作積極性”、“村團支部書記的合理補助”等諸多問題還需要探索更好的辦法。

        二、基層共青團改革的動力

        (一)各地黨委對團工作的組織領導

        4號文件指出,各級黨委要明確對群團工作的領導責任,健全組織制度,完善工作機制,從上到下形成強有力的組織領導體系。黨的有力領導是推動基層共青團改革最重要的動力。

        共青團實施改革之后,黨組織的重視程度和推動情況如何?有50%的縣(市、區(qū))團委書記認為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后,本地黨組織對共青團工作更加重視了;有46.4%的縣(市、區(qū))團委書記認為和原來一樣;有3.6%的縣(市、區(qū))團委書記認為重視程度有所下降。應該說全國上下落實群團工作會議精神有快有慢,總體進度并不理想。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各地黨政對團工作的組織領導和支持保障情況不一(見下頁表1)。

        這些數(shù)據(jù)說明,在全國范圍已基本形成了黨組織支持團組織工作的整體態(tài)勢,但在建立黨委青少年工作專題會議制度或黨政青少年事務聯(lián)席會議制度、縣級以下團組織主要負責人按黨章要求列席同級黨組織有關會議、注重從企業(yè)農(nóng)村城鄉(xiāng)社區(qū)等基層一線選拔優(yōu)秀人才充實團干部隊伍、選好配強基層群團負責人、更多采用兼職聘用等方式吸引優(yōu)秀社會人才加入團工作隊伍等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黨對團的支持在制度創(chuàng)建、干部培養(yǎng)、人才選拔上還有待加強。

        表1 各地黨政對團工作的組織領導和支持保障情況 單位:%

        開放性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回答“你對縣級共青團改革的建議”時,許多團委書記希望縣級黨委應進一步重視共青團改革,提高對團組織、團工作和團干部的重視程度,把團建作為黨建的一部分列入考核項目。

        (二)基層團干部的素質

        4號文件要求,各級黨委要加強群團組織領導班子建設,努力打造政治堅定、團結務實、群眾擁護的堅強領導集體。堅持德才兼?zhèn)?、以德為先,按照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標準,選拔群眾工作經(jīng)驗豐富、在所聯(lián)系群眾中威信高的同志,推薦作為群團組織主要負責人人選。當前團縣(市、區(qū))委書記的素質如何?能否擔當起領導改革的重任?調(diào)查顯示,團委書記認為最需要提高的能力是(見表2):

        表2 團委書記認為最需要提高的能力(可多選) 單位:%

        可見,團縣(市、區(qū))委書記比較缺乏的依次是創(chuàng)新能力占57.3% 、引導青年能力占54.2 %、調(diào)研把握青年需要能力占49%、表達能力(演講和書面表達能力)占47.9%、資源整合能力占41.7%。

        三、基層共青團改革的實踐

        (一)基層團組織的覆蓋面

        4號文件指出,基層組織是做好群團工作的基礎和關鍵。工會、共青團、婦聯(lián)等群團組織要以提高吸引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和擴大有效覆蓋面為目標,在鞏固按行政區(qū)劃、依托基層單位建立組織、開展工作的同時,創(chuàng)新基層組織設置、成員發(fā)展、聯(lián)系群眾、開展活動的方式。立體化、多層面擴大組織覆蓋,重點向非公有制經(jīng)濟組織、社會組織、城鄉(xiāng)社區(qū)等領域和農(nóng)民工、自由職業(yè)者等群體延伸組織體系。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目前團縣(市、區(qū))委這一級團組織對青年的有效覆蓋并未得到很好改善。以非公人員覆蓋為例,只有19.3%的團委書記認為自己的團組織對地區(qū)非公有制經(jīng)濟組織、社會組織和各類新興群體的影響力“很強”和“較強”,而認為一般的占52.6%,認為較差和沒有影響力的占28.1%。認為非公企業(yè)建團效果很好和較好的占17.7%,效果一般的占57.3% ,效果不好和很差的占25%。

        區(qū)域化團建工作推進效果并不理想。只有24%的團委書記認為自己所在區(qū)域的城鄉(xiāng)區(qū)域化團建工作(街道青年工作共建委員會,鄉(xiāng)鎮(zhèn)建設直屬團組織)效果“很好”(2%)和“較好”(21.9%),而認為效果一般的占47.4%,認為效果不好的占21.9%,認為效果很差的占6.8%。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作為有效覆蓋的基本組織建設單元,基層團組織還沒有實現(xiàn)按照青年聚集的規(guī)律建立組織。目前團縣(市、區(qū))委書記所負責的團組織的基層組織設置方式主要是傳統(tǒng)的單位團組織體系( 82.1%),而縱橫交錯的網(wǎng)絡化組織體系只占17.4%。在團干部看來,非公有制經(jīng)濟組織、社會組織團建工作最有效的方式依次是(可多選):青年興趣組織建團占70.7% 、 行業(yè)建團占58.6 % 、 園區(qū)建團占41.9%、產(chǎn)業(yè)建團占39.8%、網(wǎng)絡建團占30.9%、社區(qū)建團占24.6%、樓宇建團占12.6% 、駐外組織建團占11%??梢钥吹?,數(shù)據(jù)比較看好且比例最高的青年興趣組織建團和行業(yè)建團在現(xiàn)實中進展也比較緩慢。

        目前,共青團改革亟需打造線上線下相互促進、有機融合的工作新格局。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基層團組織紛紛“觸”網(wǎng),但基層團組織的宣傳效果并不理想。數(shù)據(jù)顯示,您處的網(wǎng)絡建設工作平臺是(可多選):微信占97.9%、qq 群占73.4 % 、微博占62.5 %、團組織網(wǎng)站占66.1%、網(wǎng)絡論壇占18.8%、維權熱線占14.6% 、手機報占12.5 %、其他占1%。雖然都在使用網(wǎng)絡,但影響力有待提高。而認為自己網(wǎng)絡平臺影響力很大的只有 13.5%, 有76.6 %的平臺認為影響力一般 , 有9.9%的平臺認為影響力較差。與團中央微信公眾號和微博的活躍度和覆蓋面相比,基層網(wǎng)絡工作平臺顯得影響乏力,主要是由于基層團干部的網(wǎng)絡傳播水平有限和上級團組織沒有進行標準化“傳輸”所致。

        (二)基層團組織改革重點工作的推進及效果

        從47號文件中可以看出,團中央正在從三大塊(改進團中央領導機構人員、機構設置和運行機制,改革團中央機關干部選拔、使用和管理,改革創(chuàng)新團的工作、活動和基層組織建設)10個方面推進團的改革,其中團干部學習改革精神、團干部健康成長討論、團干部下沉制度、青年之聲建設、1+100是與基層共青團改革緊密相關的幾件事情,客觀評價這些工作的成效有利于我們觀察共青團改革的實際效果。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團縣(市、區(qū))委都開展了相關的學習活動,傳達了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有87.9%的團縣(市、區(qū))委書記參加了縣級團委班子成員主題學習班 , 有62.6%的縣區(qū)團干部參加了街道社區(qū)、鄉(xiāng)鎮(zhèn)、中學、駐外團組織的主題學習,有33.3%的農(nóng)村合作組織團工委抓了各自所聯(lián)系的農(nóng)村合作組織團組織的傳達學習工作,有94.7%的團書記通過網(wǎng)絡載體宣傳會議和精神,有68.7% 的團委書記針對自己的問題,提出了改革措施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團干部健康成長大討論活動的效果有待提高。其中有29.2 %的團干部參與大討論,認為效果很好;有46.9%的團干部參與大討論,認為效果一般;有9.9%的團干部參與大討論,認為效果不好;有14.1%的團干部沒有參與大討論。有75.5 %的團干部在健康成長大討論中收集了青年群眾的意見。對團中央下沉工作褒貶不一。有37.7%的團委書記認為效果很好;有39.8%的團委書記認為效果一般;有9.9%的團委書記認為效果不好。這其中的原因需要進一步研究。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青年之聲平臺建設工作效果并沒有得到基層廣泛認可。只有18.8%的基層組織認為效果很好;而49%的基層組織認為效果一般 ;還有30.2 %的基層組織認為效果不好。

        開放性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青年之聲的表現(xiàn)形態(tài)不太符合青年的興趣點。如有的青年說:“應該借用微信等平臺,借力比自己打造要好,現(xiàn)在這個平臺青年不太接受?!痹偃纭扒嗄瓴幌矚g共青團創(chuàng)辦的平臺,缺乏天涯、貓撲論壇等網(wǎng)絡平臺的吸引力并且操作方式復雜”等。部分團干部對1+100存有疑慮。有41.1%的團委書記認為此工作很重要,已完成;有27.1%的團委書記認為此工作重要,完成困難;有28.6%的團委書記認為工作意義不大,已完成, 有3.1%的團委書記認為此工作意義不大,未完成。由此可見,目前團中央推行的各項改革措施在推向基層過程中還需仔細研究,不能一廂情愿,既要考慮團縣(市、區(qū))委的實際情況,更要考慮基層青年的特點和接受程度。

        (三)基層團組織的品牌創(chuàng)塑

        共青團改革要讓青年有獲得感,最重要的是帶領青年開展有影響的活動,特別要擴大共青團品牌活動的影響力。從共青團改革來看,如何發(fā)揮共青團在五個方面的作用是評價其改革成效的一個重要觀察點。即組織功能(團結動員青年圍繞中心任務建功立業(yè))、引導功能(引導青年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服務功能(加強服務青年和維護青年合法權益工作)、民主功能(在社會主義民主建設中發(fā)揮作用)、治理功能(參與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和維護社會穩(wěn)定)。我們針對這五方面對團干部做了品牌調(diào)查,即在當?shù)匾呀?jīng)形成品牌效應的點。

        開放性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團的基層品牌和項目化工作總體呈現(xiàn)四個特點:(1)總體品牌化和項目化不夠。很多團組織只有活動思路,但并未從擴大團的長期影響去考慮問題,無法形成積累效應。(2)傳統(tǒng)品牌多,創(chuàng)新品牌少。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等傳統(tǒng)品牌一直在做,但基于新時代新特征的品牌少,如目前圍繞扶貧攻堅工作就缺少品牌,很多基層團干部不知道以什么為抓手。(3)一些長期開展的活動不能有效上升為品牌。如在縣區(qū)普遍開展的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青年交友活動等,實際上這些活動有的已經(jīng)具備了上升為品牌的基礎。(4)在組織、引導、服務等活動上品牌多;在民主和治理活動上還沒有形成品牌。之前開展的青年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活動已成為建功立業(yè)的核心品牌,志愿者活動已成為思想引導的核心品牌,關愛留守兒童、愛心助學、法治教育已成為服務和維護青年合法權益的核心品牌,但支持團組織在社會主義民主建設中發(fā)揮作用、參與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和維護社會穩(wěn)定上卻還沒有形成有影響力的品牌。

        四、基層共青團改革的系統(tǒng)領導

        共青團改革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從中央到地方跨越五級組織。開放性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團的系統(tǒng)領導有四個問題亟待解決。

        一要警惕由共青團改革所衍生的形式主義。團縣(市、區(qū))委書記普遍反映,團的上級機關布置工作的出發(fā)點往往是好的,但急于推進就容易造成形式主義,弄得基層忙于應付,化“實”為“虛”。這種形式主義的產(chǎn)生與上級組織布置的臨時工作多、任務急、數(shù)據(jù)量大有關,即使基層組織在現(xiàn)有基礎上通過努力也難以達到上級要求的水平,因此基層存在工作做虛、數(shù)據(jù)造假現(xiàn)象,共青團改革變成了數(shù)據(jù)運動、造假運動,與改革的初衷南轅北轍、背道而馳。當基層團干部每天疲于應付上級的報表、材料時,就很難深入青年,更別說實質性推進服務青年的工作了。因此,團縣(市、區(qū))委書記強烈呼吁團的領導機關干部要多下來走走,掌握真實情況,做出切合基層實際的工作安排。

        二要加強對改革的分類化指導。(1)要更多地指導而不是發(fā)號施令。由于全國團的基層組織情況千差萬別,領導機構要多指導、少指揮,減少行政指令性任務。團的領導機關要提高指導水平,既不能要求過死,又要讓基層明確組織發(fā)展的方向。(2)要進行分類指導。出臺可實施操作的文件,根據(jù)地區(qū)差異,分類組織推廣,注意西部與中、東部地區(qū)的差異,不能全國上下一刀切,建議可以根據(jù)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和共青團工作基礎分類安排工作。

        三要創(chuàng)建機制讓資源多向基層傾斜。總體來看,目前全團還是上面資源多、下面資源少的“倒三角”結構。這樣容易導致大多數(shù)資源圍繞著少部分團員青年轉動,從而使得團組織漸漸遠離最廣大的青年。目前要將這個“倒三角”變成“漏斗”,將上面的資源,更多地“漏”到基層來。團縣(市、區(qū))委書記希望,上級最好有更多穩(wěn)定的項目下包。帶著資金的項目是基層開展活動、擴大影響力最有力的保障,共青團改革一方面要加強靈活指導;另一方面也要有更多標準化的支持。

        四要重視基層團干部培訓。由于基層團干部流動快、傳承差,培訓工作顯得格外迫切。目前團縣(市、區(qū))委書記的培訓從團中央層面已經(jīng)給予保證,但鄉(xiāng)鎮(zhèn)(街道)和基層團委書記的培訓還很有限。特別是對基層團支部書記的培訓目前還沒有找到更好的方法,還需要團組織大力創(chuàng)新。如何建設學習型團組織、給各級團干部更多學習機會是組織發(fā)展的重要課題。

        五、做好基層共青團的改革

        基層組織是執(zhí)政黨的關鍵之所在。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提高基層組織組織力,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包h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企業(yè)、農(nóng)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qū)、社會組織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fā)展的堅強戰(zhàn)斗堡壘……要推進黨的基層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創(chuàng)新,加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擴大基層黨組織覆蓋面,著力解決一些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盵3]與此同時,加強共青團基層組織建設是鞏固黨執(zhí)政青年群眾基礎的必然要求,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從調(diào)查來看,至2017年底共青團改革的重要成效表現(xiàn)為全團認識不斷提高,團中央、各級團省委、團市委制定改革方案,展開改革,推動各級團的機關領導干部加強與青年群眾的聯(lián)系等方面,改革整體上處于的“預熱”期,其成效還沒有普遍惠及基層,特別是縣以下和全團基層團支部。2018年后,改革將向基層延伸。推進共青團基層改革,做好以下八個方面的工作至關重要。

        一是黨政重視。越是基層,黨政領導對工作的認識和重視程度就越成為團工作能否做好的核心環(huán)境變量。目前一些基層黨政領導并不能從執(zhí)政黨的青年群眾基礎角度考慮團工作的重要性,而是把團工作當作可有可無的擺設,把團干部當作自己任意安排的青年干部,對此工作比較“任性”。而團的管理是雙重管理機制,以同級黨的管理為主,這難免會使工作陷于虛化。要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要不斷強化黨建帶團建的制度安排;另一方面要教育基層黨政領導充分認識群團工作的意義,認識到青年工作的重要性,推動他們過“關”成“人”。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全黨要關注青年、關心青年、關愛青年,傾聽青年心聲,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的引路人?!盵4]黨政領導要過三“關”(關注、關心、關愛)成三“人”(知心人、熱心人、引路人)。

        二是關注青年需要。團的基層組織建設要考慮青年特點,從利益輸送入手,以感情構建為抓手,進而實現(xiàn)思想引領。廣泛開展青年調(diào)查,了解基層青年的需要及需要表達的特點。形成既能把握青年“溫度”,又能緊貼黨政中心工作需要的空間。提高團干部把握基層青年需要的能力,密切聯(lián)系青年,有針對性地服務青年.

        三是抓好陣地。從工作時間、工作空間和工作組織上看,目前基層團組織的結構都有與青年實際情況不適應的一面?;鶎咏M織要重新布局,核心是樹立新的時間觀、空間觀和組織觀,以建設有機組織為方向,按照單位、社區(qū)、興趣空間對基層共青團組織進行重新布局。激發(fā)基層青年社會組織的活力,將其更好地納入當?shù)亟M織體系中,形成以團組織為核心,以社會組織為支撐的樞紐型組織格局。

        四是改變語言。開展思想引領要注意方法,要用青年相信的話語去開展思想引導工作。要按照利益、規(guī)律、事實、歷史、文化等邏輯開展工作。要提高團干部的意識形態(tài)工作能力,強化網(wǎng)絡引導的重要性,團的上級領導機關要統(tǒng)籌網(wǎng)絡宣傳,給基層更多的標準化支持,從而解決思想引領任務較重與基層團干部網(wǎng)絡素質不高之間的矛盾。

        五是提供資源?;鶎幼钊辟Y源,基層改革又最需要資源。要進一步研究黨政對青年工作支持的資源體系構建,更加細致地研究資源的下沉機制,提高基層團干部社會化融資能力,構建項目+資源的工作格局,真正使基層的“腰桿”硬起來。

        六是文化創(chuàng)新。要建構更為統(tǒng)一的共青團文化,從上至下在價值、制度、行為和外在特征上統(tǒng)一規(guī)劃打造,形成共青團在全社會的集體形象。要在團干部和團員的先進性上下大工夫。要在制度上大力推動文化創(chuàng)新,堅持實事求是,朝氣蓬勃,力戒形式主義。

        七是培養(yǎng)青年領袖。提高共青團干部的群眾工作能力,不斷涵養(yǎng)對黨忠誠、熱愛青年的青年領袖的精氣神,將更多知青年、懂青年、愛青年的青年領袖吸納到團的基層工作崗位上來。全面加強團干部培訓。

        八是品牌建設。多年以來團組織是以品牌立身的,目前共青團還要不斷研究品牌、創(chuàng)新品牌、打造品牌,既要有立足全團的“大”品牌,又要有立足團的基層支部的“小”品牌。真正使團的工作穩(wěn)定下來、傳承下去,從而對青年形成強大的影響力和凝聚力。

        要做好以上八個方面的工作,需要兩個“松綁”:一個是地方黨政領導要給團干部“松綁”,鼓勵他們勇于創(chuàng)新而不是過分謹慎和循規(guī)蹈矩,對團的工作要包容;另一個是上級團組織要給基層團組織“松綁”,強化指導,立足實際,多做一些推動基層青年群眾工作的實事,真正使團干部在共青團工作的良性循環(huán)中成長起來。

        [1]習近平:《牢牢把握群團改革正確方向 努力開創(chuàng)黨的群團工作新局面》,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8/26/c_1121547453.htm

        [2]《抓改革機遇解決基層普遍存在的“四缺”問題 把提升團的先進性作為評價改革的根本標準》,載《中國青年報》,2017年8月18日。

        [3]《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52-53頁。

        [4]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九十五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7頁。

        猜你喜歡
        團委書記群團團干部
        《共產(chǎn)黨宣言》與無產(chǎn)階級政黨的群團工作
        貫徹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 我們有探索
        陜西畫報(2016年1期)2016-08-02 03:58:40
        關于構建大群團服務平臺實現(xiàn)精準服務的思考
        工會信息(2016年4期)2016-04-16 02:39:08
        2015年度“全國優(yōu)秀共青團干部”名單
        中國共青團(2016年6期)2016-02-13 02:42:58
        略論中國夢視野下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
        淺談班主任對班團干部的培養(yǎng)
        亞太教育(2014年3期)2014-04-29 10:46:07
        開卷
        中國共青團(2014年8期)2014-02-03 02:33:45
        團干部須有5種特質
        下崗團委書記給人的啟示
        中國青年(1997年11期)1997-09-11 03:36:14
        百名專業(yè)團干成才追蹤
        中國青年(1989年5期)1989-08-24 05:50:12
        国产狂喷水潮免费网站www| 青青草免费激情自拍视频| 人妻乱交手机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综合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 精品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在线观| 老女人下面毛茸茸的视频| 国产超碰人人做人人爽av大片|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无码| 日本老年人精品久久中文字幕| 情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无码gogo大胆啪啪艺术|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秘 无码一区二区久久| 日本黄色影院一区二区免费看 |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看片|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齐齐| 国产自产21区激情综合一区| 国产av一区二区亚洲精品| 人妻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码精品色| 天天综合网网欲色| 人妻少妇被猛烈进入中文字幕| 大屁股少妇一区二区无码| 最新国产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无码| 日韩一区二区,亚洲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经典 | 免费看片的网站国产亚洲|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欧美人与动牲交片免费| 亚洲蜜桃视频在线观看| 伊人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 | 久久少妇呻吟视频久久久|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免费|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人与物videos另类|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乱码|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天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