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新
【摘要】 高中階段美術鑒賞課程的開設,會讓學生對中外名作有系統(tǒng)的認知,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從繪圖、色彩搭配、線條粗細的角度深思作品的優(yōu)劣與否。學生通過鑒賞能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審美意識,進而能在學生特點展示的過程中,將多樣化教學方法展示出來,使學生對美術有新的學習感悟。
【關鍵詞】 高中美術 鑒賞課 教學淺談
【中圖分類號】 G633.9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8)11-051-01
美術教師在美術教學活動開設之際,需要教會學生繪畫技能,養(yǎng)成學生美術習慣,提高學生美術意識,最終深化學生美術鑒賞能力,使得學生在自身課程教學中,能做好相關美術作品的賞析。
一、激發(fā)學生鑒賞興趣的提升
美術鑒賞開展的主要目標便是要以鑒賞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要讓學生能夠在鑒賞的過程中提高對美術的感悟,加強對美術的興趣。師生之間能夠利用美術鑒賞的方式加強溝通,提高彼此的了解豐富教學經(jīng)驗,對學生的知識面進行拓展。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欣賞國畫,在欣賞的過程中要讓學生能夠對國畫的意蘊之美進行體會。通過簡單的銀鉤鐵畫,充分展現(xiàn)出周圍景物的神韻。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山水畫展開欣賞,引導學生對其中展現(xiàn)出來的情景交融的意蘊進行體會。美術鑒賞能夠引導學生,讓其對情境教學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自然情境產(chǎn)生興趣,研究其中包含的知識點。教師在帶領學生鑒賞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體會作品當中的內涵。每個時期的山水畫都有著自己的內涵,花鳥畫中最為重要的便是要體會自然,學生通過對其進行體會,實現(xiàn)對自然美的感悟。
美術作品能夠讓人們從視覺上進行直觀體驗,進行美術鑒賞時既要用眼睛去看,也要用心去體會。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選擇能夠讓學生產(chǎn)生興趣的作品。例如,希臘雕塑當中的《米洛斯的阿芙洛狄特》,學生對于這一作品都很熟悉,這一作品雖然并不完整,但卻呈現(xiàn)給了人們一種缺陷美,很多人都會在觀看之后陷入沉思,想要去了解這一作品當中的美在哪里。教師要對這一作品進行詳細介紹,從多個角度進行美的分析。從作品臉上能夠看到以一種安恬的美,身材上的曲線美以及缺少雙臂所帶來的缺陷美。如果它是完整的,便會變得非常普通,并不會創(chuàng)造出如此之多的精神財富。在維納斯身上我們能夠對女性魅力進行了解,同時還能夠對其內在美進行體會。
二、加強模糊層面的欣賞
學生在美術鑒賞課學習期間,能構建出自己的知識系統(tǒng)。學生在此過程中需要做好總結和感悟,并在教師講授中探知作品鑒賞需要注意的事項。所謂美術欣賞課既引導學生進行藝術欣賞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激發(fā)學生的感悟,而不是給學生灌輸自己的欣賞體驗或者他人的欣賞體驗,讓學生在欣賞之余,能主動地思考作品內涵,進而能有情感融入其中,最終找尋到藝術作品之美。教師在教學活動開設之際,先要給學生設置良好的學習情景,讓學生在學習情境中體會到學習的趣味性,繼而能在心靈升華前完成作品鑒賞。美術作品在展示的時候,很難做到面面俱到,且作品中的形象也較難展示給學生,由于作品中的一部分內容難以復制,所以這些內容被稱之為模糊層面。模糊層面能引發(fā)人的遐想,能讓人充分調動自己的思維進行思考,能在深化學生能力的前提下讓學生的思維意識有提高,所以能在做好作品感悟的過程中,讓學生主動欣賞作品。特別是抽象作品審美期間這種方式更是適用,教師帶領學生欣賞《構圖七號》《百老匯接的爵士樂》等抽象類作品的時候,由于這些作品的層次變化較多,所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年齡觀看會有不同的體會,色彩和線條的搭配,本就給人以良好的視覺感??傊?,學生在作品欣賞中能激發(fā)自己的視覺感知,能在思維和情感變化中深化自己的能力。
三、師生互動中提升學生鑒賞意識
課堂教學活動開設期間,教師能給學生留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讓學生有更多發(fā)揮自己能力的機會。教師可以使用小組學習法,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以討論教學的方式開展活動,使學生能在討論中有更多的想法涌現(xiàn),也能在與他人辯論的過程中,碰撞出新的思維火花,最后每個小組選派一名代表對小組討論結果進行展示,并在此過程中補充小組成員的發(fā)言。教師在教學中應時刻關心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課堂上不要占用太多的課余時間,不要在開設階段就將自己的想法傳遞給學生,教師要讓學生有自己想法的表達,否則教師的灌輸會讓學生感覺到枯燥,使學生的思維停滯。教學活動中,教師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積極進行討論。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欣賞《蒙娜麗莎》的時候,先要對作品中的美感有不同的解讀,鼓勵學生開展熱烈討論,并融入自己的想法。學生對作品的審美感悟不同,自然會將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并將在網(wǎng)絡上收集到的欣賞意見和欣賞角度展示給學生,最終讓學生做好欣賞角度的對比,通過互相印證欣賞作品。
結束語
高中開展美術欣賞課,教師帶領學生鑒賞中西方優(yōu)秀作品,使學生通過觀看探知內涵,進而產(chǎn)生感悟。教師需要在教師的教學引導下,分析和評判美術作品,并能理解藝術家的作品創(chuàng)作初衷,從而以深化學生的作品感悟能力,使得學生能體會到作品的精神美感,也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
[ 參 考 文 獻 ]
[1]孫朋.白河一中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現(xiàn)狀調查分析[J].陜西師范大學.(中).2013(15):3-5.
[2]胡云云.高中美術鑒賞課的教學現(xiàn)狀研究[J].華中師范大學.2010(0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