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質教育是當前教育界比較重視的內容,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提問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通過提問后,使學生能夠從提出質疑中提升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同時以開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借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提問能力;小學數學;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15-0158-01
在我國素質教育工程全面開展的同時,當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開始逐步轉變以往的教學形式及理念,不單單只要求學生掌握到數學基礎知識,還要發(fā)散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yǎng)學生善于提問、會提問,由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意識增強,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
一、分析目前小學數學的教學現(xiàn)狀
當前的教學改革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在小學階段數學教學工作還是缺少現(xiàn)代的教育思想以及教學工具,課堂教學過程中仍舊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在課程完成后,學生還是在機械性的記憶、背公式、做題等,無法實際提高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實效性,反而還會影響學生提問能力的產生。下面便對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及策略進行具體分析。
二、培養(yǎng)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提問能力的措施
(一)營造良好的提問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在課堂營造良好的提問氛圍,并且利用學生自身的求知欲以及好奇心等引導其提問,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而能夠使其主動將自身存在的數學疑問提出來。另外,教師應該明確其自身的引導性,并根據其差異性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將自身放在與學生平等的位置,進而與教師構建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便于讓學生提出自己存在的疑問和問題,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一定的提問能力。例如:在學習《認識線段》的時候,教師若想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鍛煉學生的提問能力,則可以以“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為學習內容,并設相應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探討,并且要以小組探究模式進行互相討論,學生間的交流產生出思維上的碰撞,隨后結合教材實際來進行知識點的延伸,從而提高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
(二)創(chuàng)設情提問,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為了使學生“會問”,提出更多有價值、有針對性的問題,為此,教師可以實施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進行教學,進而通過問題情境對學生進行引導,對學生探究能力進行培養(yǎng),通過有趣的微視頻、或者動畫文字等合理添加,為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奠定堅實基礎。例如:以《加減混合》的學習而言,“借助豎式計算連加、連減的方法及簡便寫法”,進行分析,還要鞏固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相關知識點,使學生能夠靈活解題;教師設置相應的問題情境:“將本班學生分成3組比賽跳繩,第1組學生跳了30個,第2組學生跳了25個,第3組跳了20個,請問本班共跳了多少個?每人各跳了多少個?”學生通過分別計算得出相應的結果;之后教師在問題情境的基礎上對學生加以引導,且教師在一旁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討論,讓學生能夠對提問的針對性以及問題價值進行分析,為學生自主作用的充分發(fā)揮奠定基礎。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鼓勵學生進行質疑。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可鼓勵學生相互提問,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及課堂討論環(huán)節(jié),能夠敢于在其他學生及教師的面前將自己的觀點進行表達,同時教師需要注意對學生表情等進行觀察,避免使尚未準備充分的學生提問或作答,避免對學生提問積極性及勇氣造成打擊。例如:在學習《乘加乘除》這一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給予學生兩條信息,根據已知條件提出問題:一箱牛奶35元,一箱中有4盒牛奶,然后向學生們進行提問,如“一盒牛奶的單價是多少元?等。通過這種方式的教學不但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主動參與到課堂討論之中,還能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一定程度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提問能力,從而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
(四)傳授提問方法,開拓學生的思路。為了使學生能夠對提問要領進行把握,善于提問,教師可為學生進行適當的講解示范,同時也可從生活中提取素材,列舉典型且代表性較強的例子,同時教師需要對學生思路進行適當的引導,使學生能夠發(fā)散思維和舉一反三,進而提升其提問能力。例如:以“三角形的內角和”的教學工作為例進行分析:教師借助多媒體播放器為學生播放一段有趣的動畫視頻,動畫將2個不同大小的三角形擬人化,之后對2個三角形的對話故事進行播放;教師向學生提問:“大家覺得哪個三角形的內角和更大,或是大家有什么其他不同的看法和觀點嗎?”教師為學生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啟發(fā),之后有的學生提問:“大的三角形內角和更大一些嗎?”有的學生提問:“2個三角形的內角和是相同的嗎?”教師帶領學生通過量角器測量、撕拼法、折疊法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及不同觀點進行驗證:部分學生剪下三角形幾個角,將其拼接成了1個平角,還有學生通過折疊的方法組成了1個平角……;通過上述方法,教師能夠為學生提供提問的思路,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啟發(fā)和引導,進而使學生提出更多與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相關、具有較高價值的問題,使學生對提問方法進行掌握,促進學生提問能力的提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開拓學生的有效提問能夠鍛煉其自主發(fā)展問題、思考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教師可以在實踐教學中結合學生認知水平來采取多樣化手段進行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促使小學生數學綜合素養(yǎng)得到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李秀珠.探究小學數學教學與學生提問能力的關聯(lián)度[J].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2015(5):10.
作者簡介:王潔,女,大學本科,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