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艷鳴
今年86歲、家住江蘇揚州市的謝碩穎老人對筆者說,2014年他摔了一跤,腿骨骨折,在醫(yī)院住了一段時間,回家后臥床五個多月,雖然康復(fù)了,但是雙腿不良于行。2016年,謝碩穎的老伴兒撒手人寰,他成了獨居老人。如今謝碩穎的生活起居靠一位保姆照料,但由于缺乏共同語言,彼此之間交流較少。
起初謝碩穎腿傷時,基本上不能走動,一度非常灰心,畢竟年紀大了,越是不能走,心情越沮喪。但是當他看到孩子伺候自己非常不容易,而且他們都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時,于是下定決心進行康復(fù)運動。從去年開始,他忍著劇痛,堅持拄著拐,先是在家中堅持行走,后逐漸擴大范圍,慢慢地越走越遠。
在謝碩穎看來,晚年不給子女添麻煩,是做父母的給子女的最大幫助。在筆者來到謝碩穎家時,正值晌午,由于保姆回家辦事,他只能自己將保姆做好的飯菜熱一下。謝碩穎告訴筆者,雖然有保姆照顧他的生活起居,但有些自己能做的事,他還是會自己動手。生活能自理,生活質(zhì)量就提高了一大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