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國勇
我和老伴兒每月退休金加在一起有5000余元,兒子的小家庭經濟狀況甚好,也不用我們操心。按照我的建議,老伴兒早晨去菜市場買菜,上午在家做飯,中午睡一覺,下午去麻將館打打麻將,晚上在家看看電視,充分享受退休生活,多好??墒抢习閮簩Υ擞彩遣毁I賬,她選擇到一家民營醫(yī)院去當保潔員。她說不想當家庭婦女,伺候一個有手有腳的男人;她要在忙碌之中找到屬于她自己的快樂。
老伴兒性格內向而又倔強,我是感受最深的,這可能與她5歲那年父母親便雙雙病故有關。我說服不了老伴兒,只有隨她的便。去醫(yī)院打工后,她每天早出晚歸,一整天家中就我一個人,雖說空蕩蕩的,但我也覺得很愜意:一是不用聽她嘮嘮叨叨的話語,二是可以專心致志地讀書寫作。吃飯不是問題,我自己嘗試著去做;若是懶了,門口就有幾家餐館,午飯完全可以自由打發(fā)。
按照我的想象,老伴兒打工頂多撐半個月,就要敗下陣來,打道回府。試想,一個62歲的老人,在四層樓的病房,每天樓上樓下打掃衛(wèi)生、拖地不說,還要洗醫(yī)護人員的白大褂和病房里的床單,她能吃得消嗎?況且是給私企老板打工,挑剔不可避免。這真是放著福不會享。然而,老伴兒卻挺了下來,而且已經干了半年,她非常喜歡這項工作。據(jù)我觀察,她最大的收獲是每天和許多人接觸,原本性格內向的人,現(xiàn)在變得愛說話、開朗多了,并且還常給我講一些在醫(yī)院學到的養(yǎng)生保健知識,成了我的家庭保健“顧問”。
人各有志。老伴兒在忙碌中找到了屬于她自己的快樂。而我也在想,作為男人,都希望自己的另一半能圍在自己的身邊,成為一名“仆人”,這實際上是自私的一種表現(xiàn)。只要她在忙碌中找到快樂,那就夠了;而男人脫離了保姆式的呵護,生活能力也得到了鍛煉,可謂實現(xiàn)了“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