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34年,廣西昭平縣五將鎮(zhèn)天保村小學教師周鳳蘭已是桃李滿天下。她有一本筆記本,上面滿滿都是她抄錄的學生逢年過節(jié)寫給她的祝福語。學生寫給她的信件她也都保存著,不舍得丟?!袄蠋?,您是我們的好媽媽”“周老師,我很感謝您當年對我的照顧……”師生間真摯的情誼令人動容。正如孩子們在信里所寫的那樣,周鳳蘭用她瘦弱的身軀教山里孩子讀書做人,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為他們點亮了成人成才的希望之燈。
1984年,高中畢業(yè)的周鳳蘭成為家鄉(xiāng)五將鎮(zhèn)天保村教學點的代課老師。當時的艱辛,她至今記憶猶新:“剛來天保村教學點的時候,每天上課都需要往返14公里,山路崎嶇,一遇上刮風下雨更是寸步難行,很多時候不得不借住在教學點附近的村民家中?!逼D苦的條件令很多人望而生畏,但周鳳蘭卻選擇了留下?!拔业母谶@里,我不留在天保,誰來教孩子們?”為了一份責任和義務,周鳳蘭一教就是34年。1992年進修畢業(yè)時,有鎮(zhèn)上的學校向她拋來橄欖枝,她卻拒絕了。她結婚后索性把家也安在天保村,后來她的愛人也調(diào)入天保小學,一待又是24年。
周鳳蘭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還非常注重對孩子們道德品質(zhì)的培養(yǎng)。她每周都要花一個晚上給孩子們上思想品德課,給大家評評誰是這一周進步最大的孩子。有一次,周鳳蘭注意到一個被人稱為“搗蛋鬼”的孩子走到另一個小朋友的桌邊,悄悄問:“你寫我了嗎?”實際上那一次并沒有學生寫他的名字,周鳳蘭在給學生發(fā)進步獎勵的時候,卻給他發(fā)了獎狀。同學們都很驚訝,周鳳蘭告訴學生:“雖然他調(diào)皮,但他也是要求上進的孩子,他在態(tài)度上已經(jīng)在進步了?!睆哪且院?,這個孩子漸漸轉(zhuǎn)了性子,成人后事業(yè)有成。
“仰望老師的臉龐,會看到媽媽的笑容。沿著老師的目光,會找到媽媽的眼睛。品味老師的話語,會聽到媽媽的叮嚀……”正如歌中所唱的那樣,周鳳蘭不但教孩子們知識,還像媽媽一樣照顧他們的生活。2002年,天保村撤點并校整合三個教學點成立了天保小學。許多家比較遠的孩子需要住宿,學校必須有人照顧低年級孩子們的生活。周鳳蘭主動擔起了照顧住宿生的重任,這一擔,就是16年。
為孩子們洗衣服、洗澡,半夜起來開燈守護孩子們上廁所,周鳳蘭事無巨細,不厭其煩。她多次送生病的孩子就醫(yī),陪伴在他們身邊,讓這些留守的孩子也能感受到親人在側(cè)的幸福。在她的辛勤操勞下,寄宿生的生活起居井然有序,為許多在外打拼的家長解除了后顧之憂。一些本來把孩子帶到外面的家長也愿意把孩子送回來了,甚至還有外村的孩子前來就讀。雖然照顧孩子們的起居耗費了周鳳蘭大量的精力,但她從來沒有耽誤過教學工作。她參加了昭平縣師范學校和廣西廣播電視大學的進修,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素質(zhì)。在教學中,她善于因材施教,讓孩子們學有所得。她所管理的班級班風好,學風好,所任教的學科在期中期末水平測試中成績優(yōu)秀,在全鎮(zhèn)名列前茅,得到群眾的好評和上級領導的肯定。2016年,周鳳蘭獲得了高級教師職稱,還獲得了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婦女創(chuàng)先爭優(yōu)先進個人、自治區(qū)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面對成績,周鳳蘭初心不改,她還是那個臉上始終掛著笑、和藹可親的“媽媽老師”,還是每天認認真真、勤勤懇懇地盡著自己的本分。雖然已臨近退休,但她愿意一直陪著孩子們,直到干不動為止。她就像家鄉(xiāng)那漫山遍野的山茶花一樣,美麗無瑕,堅韌不屈,溫暖綻放。
(本文部分內(nèi)容參考自《光明日報》《賀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