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qū)和平鎮(zhèn)九年制學校 陳 柱
隨著“大語文”觀念的漸行漸盛和閱讀分析題比重的不斷加大,如何提高后進生解答閱讀分析題的能力,已經(jīng)成為廣大語文教師亟待解決的一個實驗課題。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淺談提高后進生解析閱讀題能力的策略。
平時講解課文之前要求學生要預習、閱讀課文,其目的在于讓學生熟悉課文、讀通課文、讀懂課文。要答閱讀分析題,自然也不例外,讀是基礎。小學階段所選課文大多是文質兼美的文章,它們有的注重思辨、啟迪學生智慧;有的展示科技新貌、開拓學生視野;有的寓理于情、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人生觀;有的代表著新的文化觀念……這些材料對大多數(shù)同學而言是陌生的,因此引導學生對材料進行瀏覽、細讀、品讀是必不可少的。瀏覽,即引導學生學會快速閱讀包括標題和檢測題在內的所有文字資料。通過瀏覽,大體知曉材料的內容和命題的方向,形成初步印象。細讀,即在瀏覽的基礎上,讓學生帶著檢測題細細閱讀選文,深入了解文章立意、寫作思路、表達方式和表現(xiàn)手法等,在充分理解全文的基礎上,再去回答有關問題。這樣視野寬闊,整體感強,答題才不會有失偏頗,對選文中有些問題才能歸納到位,做到重點明確、胸有全局。品讀,就是要求學生帶著對材料的初步理解,首先重點品讀檢測題的題目,揣摩出題者的意圖,在有所思考的基礎上再讀選文,同時對那些答題要求較高的題目做到有的放矢、重點關注。
每篇選文都是有血有肉的,但是閱讀過程中,如不能很快地抓住主要內容或主題思想,而被一些具體瑣碎的材料遮住視線,答題就會吃力不討好。怎樣很快地抓住文章的主干和靈魂呢?大體有以下三種方法:
1.抓題目
標題是文章的眼睛,讀懂了它,文章大概意思也就知曉了三分之一。有些文章題目交代了文章的文體或寫作的方向,抓住了題目,一般情況下答題就不會產(chǎn)生太大的偏差。例如:《李時珍夜宿古寺》,從題目中我們了解到人物是(李時珍),時間是(夜晚),地點是(古寺)。說說題目的意思:李時珍夜晚住宿在一座古寺里。通過對題目的擴展,概括了課文的主要內容。這種概括課文內容的方法叫題目擴展法。再如《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通過質疑,“我”指的是誰?為什么要把他的心臟帶回祖國?通過讀課文,知道課文講波蘭音樂家肖邦身在異國他鄉(xiāng),不忘亡國之恨,彌留之際,請求姐姐把他的心臟帶回祖國,表達了對祖國強烈的愛。課文的題目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2.抓住中心句
中心句是文章內容的主要基石,常常是文章題目的闡釋和延伸。抓住它,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認識就會更準確更具體??梢詮奈恼碌拈_篇、中篇、結篇來抓。如《詹天佑》一課開篇首句是“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边@一句直接點明課文的中心思想。再如《船長》一課,結尾這樣寫道:哈爾威船長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對死亡,他又一次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這句話是對哈爾威船長一生品德的贊頌,謳歌了船長忠于職守、舍已救人的高尚品德,及尊重婦女、愛護兒童的人性美。
3.抓議論、抒情句
議論、抒情句往往起突出中心、深化主題的作用,是作者感情傾向最鮮明的體現(xiàn)之所在。因此,抓住這類句子,往往能明了文章的立意,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中心。例如:在《輪椅上的霍金》一課,品讀課文第八自然段:霍金的魅力不僅在于他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因為他是一個令人折服的生活強者。他不斷求索的科學精神和勇敢頑強的人格力量深深地感動了大家。感受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學家,贊揚了他的偉大人格,表達了我們敬仰之情?!懊蓾h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表現(xiàn)蒙漢人民的深情厚誼。抓重點段落和詞句就能捕捉和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
讀懂文章、明辨文體及基本概念,其目的還在于運用,在于答題。學會區(qū)分不同題型,巧妙處理也很重要。
1.選擇題。通常采用排除法。閱讀分析題的內容涉及到的不僅僅是內容,有時對課內知識也多有勾連考查。因此對課內掌握的知識如能或排除或選擇,就無形中降低了知識的選擇難度。
2.延伸題。如根據(jù)有關內容默寫名句等,對此要避難就易,寫自己最有把握的答案。否則容易吃力不討好。
3.基本概念題。要做到抓住語段的主要內容來答題,不能撿芝麻,丟西瓜,更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森林。
4.綜合分析題。對于這類題,則要在整體認知的基礎上扣住命題內容解答,不能斷章取義,更不能答非所問。這類題往往是最能見學生語文能力高下的題,答題應努力做到:簡明扼要,言簡意賅,一般不超過30字;句子要通順,語言表達沒有漏洞,符合邏輯推理;要圍繞文章內容,突出重點,不能信馬由韁,胡亂扯談。
閱讀是解答題目的前提,要答好題,如果僅是讀懂選文,而沒有一定的知識積累,不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可能也會無從下手。各類文體的特征就是必須掌握的知識。因為許多閱讀材料一般都有較明顯的文體特征,只有掌握各類文體的基礎知識,答題才容易“上路子”。例如,記敘文常涉及的是記敘的六要素、記敘的線索、敘述的方式、表達的方式等;說明文??嫉氖钦f明方式、說明順序、說明對象及特點、說明方法等;議論文則側重對議論文的三要素考查,如文章的論點、論據(jù)的類型、論證的方法等。這些都涉及到相應文體的基本概念,有共性的內容。如果學生對選文的文體類型辨別無誤,基本概念認識清晰,那么答題時就不會張冠李戴,這樣基本分就不會丟失了。
常言道:功在平時。在平時閱讀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的訓練,結合課文特點,有針對性地一課一練,學生的閱讀能力就能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