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亭湖新區(qū)實驗學校 陳照新
初中階段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教學階段,在這一階段的教學中,既不能同小學教育時期一樣,過分注重對于學生文化基礎知識的講授,也不能同高中教學階段一樣,過多側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而是要在初中教學實踐中,在文化知識講授的同時,加強對于學生良好學習思維的鍛煉和培養(yǎng)。初中語文科目是一門綜合性的知識科目,在語文知識的學習和理解過程中,不僅考察著學生的語文理解能力,還考察著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對話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就做到了將具體語文知識的講授與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相結合,通過系統(tǒng)性的語文知識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在知識學習和理解中,慢慢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意識和語文學習習慣,促進學生思維的更好發(fā)展。
在新時期的教育背景下,也要在教學實踐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新型師生關系的建立要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師生相分離的弊端,而是要在教學課堂上將老師和學生緊密聯(lián)系起來,形成師生合作學習、師生間相互互動、教學相長的學習氛圍和師生關系。對于這一良好師生關系的營造,自然離不開師生間自主對話的開展,因為只有通過有效的對話交流,教師才能充分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學習,促進相關教育教學目標的落實,學生才能及時反饋出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和疑問,在教師的幫助下及時消除學習障礙,提高學習效率。
比如,在語文課文《社戲》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要在課文具體講授的過程中,根據(jù)課文的主要內容,向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在童年時期是否也有過類似課文中的經(jīng)歷,如果有,請在課堂上與老師和同學們分享?”在學生具體發(fā)言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對發(fā)言學生給予鼓勵和肯定,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一方面要繼續(xù)向學生提問:“事件發(fā)生的背景是怎么的?從這件事情中你得到了哪些感悟?”促使學生在問題回答中做到更加具體完整。然后,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知識接受和消化時間,讓學生在這段時間中,再次進行本課課文的閱讀和結構的梳理,并將自己不能完全理解的知識部分記錄下來,及時舉手向老師詢問,從而同教師形成良好的雙向互動,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本課知識的學習。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運用本課學習到的相關描寫手法和修辭手法,將童年趣事以作文的形式寫在本上,教師針對班級中每個學生的作文反饋情況,再次與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對話交流,從而提高學生知識學習的實效性。
在學校教育中,同學關系是最主要的一組關系,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組關系,因為學生在一起學習和生活的時間是最長的,彼此之間也最了解。所以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為同學間的對話交流創(chuàng)造條件和搭建平臺,促進班級學生在課堂知識學習中形成充分的交流討論,在學生的
對話討論中,不僅充分加深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充分促進各個學生間相互學習,達到取長補短、優(yōu)勢互補的教學效果,從而真正改變傳統(tǒng)語文教學課堂過于枯燥呆板的缺點,使整個教學課堂變得生動有趣。
比如,在語文課文《變色龍》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要給予時間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要求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把本課內容能運用一兩句簡單的話概括出來,并說出自己對于課文中每個人物形象的認識和看法。然后,教師要將班級學生表達出來的集中主要的觀點清晰的寫在黑板上,讓班級學生以黑板上的內容為討論主體,在班級范圍內進行本課知識的討論對話。在對話交流過程中,學生可以打破前后座位的限制,在教室中進行自由結組和自由討論,同時教師也要在這一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和監(jiān)督作用,引導班級學生變化思考角度、拓展思維進行思考和對話,監(jiān)督班級中的每個學生都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知識的交流對話中去。最后,在學生討論完成后,教師要再次收集班級學生的主要觀點,選取幾名學生在課堂上說出自己對課文中人物的認識,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知識認知程度,對學生再次進行有差異性的引導。
在課堂教學中,由于受傳統(tǒng)教授式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自然就會產(chǎn)生學習依賴心理,對教師形成依賴,渴望教師在知識教學中做到對知識的全面灌輸;對同學形成依賴,渴望同學積極思考總結出相應的知識答案。在這樣的教學模式發(fā)展影響下,生本對話的空間受到了進一步的壓縮,學生的思維能力也難以得到及時的提高,所以教師要針對這一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引導學生開展生本對話,挖掘教材的內容,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能動性。
比如,在語文課文《背影》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要要求學生對本課課文的閱讀,準確會歸納出課文中“我”和“父親”兩個人物形象,并試著分析兩位人物的主要心理變化。接下來教師要選取兩名學生分別根據(jù)“我”和“父親”人物形象的語言和特點進行故事的復述展示。然后,教師要引導學生現(xiàn)在今天的學生立場上,試著與課文中的兩個人物進行對話交流,從而從更深層次上感知本課蘊含的思想感情。最后,教師要幫助學生轉換思維,將本課的故事想象到現(xiàn)代社會中發(fā)生,去思考故事中有哪些感情是改變的,又有哪些情感是不曾變化的,從而充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對話教學方式在初中語文科目教學中的應用,通過生動的教學形式,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在對話中學習到知識,思維得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