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妮
摘 要:班主任工作常被打上了繁與憂、苦與累的標簽。正因如此,好多老師不愿當班主任,逃避當班主任。殊不知,班級管理也是一門藝術,只要我們讀懂這門藝術,應用好這門藝術,我們的工作將告別累與苦,繁與憂。而做智慧型班主任則是時代的呼喚,是懂藝術的班主任。也只有智慧型的班主任才會享受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每分每秒。
關鍵詞:智慧型 班主任 享受
眾所周知,班主任工作是繁忙而瑣碎的,正如網絡上流傳的新時代教師的標準所言:上得了課堂,跑得了操場。批得了作業(yè),寫得了文章。開得好班會,訪得了家長。勸得了情種,管得住上網。解的了憂傷,破得了迷惘。Hold得住多動,控得住輕狂。受得了奇葩,護得住低智商。查得了案件,打得過囂張。而這又何嘗不是對班主任工作的真實寫照呢?累與苦同行,繁與憂相伴,是多數(shù)班主任對自己工作的認識與評價。不是還流傳這樣一句話嗎——不干就不會錯,錯的全是干事的。如此這般,我們的班主任能幸福嗎?如此這般,又有誰愿意當班主任呢?答案是有,依然有,永遠有。因為他們在這繁忙與瑣碎中享受著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每一刻,因為他們是智慧型的班主任,他們不會被瑣事而羈絆,更不會被繁忙而壓得喘不過氣。
師大附小王林波老師的班主任工作就充滿了智慧,充滿著激情,也充滿著快樂與享受。他用自己的智慧成就著班主任工作的藝術,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幸福教師的每一天。聽他的報告如沐浴春風,聽他的班級管理故事更是一種陶醉。相比之下,我們好多班主任的工作又是多么的痛苦與無奈呀!那怎樣才能做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享受著工作的每一分每一秒呢?下面是我的一點拙見:
一、做智慧型的班主任,要走進學生,讀懂學生的內心世界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不殆。班主任工作要做好,首先要了解學生。這就要求我們教師一定要時刻以一顆童心、真心走進學生,從而才能更好地讀懂孩子們的心。在我當班主任以來,遇到過形形色色的學生,他們有的好表現(xiàn),有的太活潑,有的太自私,有的太內斂。但是無論是怎樣的學生,我們都應該去走進他,了解他,接納他,甚至去挖掘他的潛能。記得我們班有一個學生,是全校出了名的“壞”學生,所有任課老師只要一提到他就頭疼。而就是這樣一位令老師們頭疼的學生卻有一顆善良的心,有一顆善解人意的心,甚至有一顆想被人贊賞的心。當這些重要的信息都是在我和他促膝交談之后才發(fā)現(xiàn)的。于是我做出了一個大膽地決定:讓他當一天的值日班長。就是這僅僅一天的值日班長讓他重拾信心,重塑形象。他用自己的努力獲得了當周的優(yōu)秀值日班長,贏得了大家的一致贊許。自那以后他很喜歡和我交流,甚至很關心我。一次上課時,我因為感冒而鼻塞,他發(fā)現(xiàn)后主動將自己的衛(wèi)生紙遞給了我,下課后還叮囑我注意多喝水。這舉動是多么溫暖,多么感人呀!這一切不恰好說明了:讀懂學生,走進他們的內心,我們會收獲滿滿嗎?因此不要再責怪學生有多么的調皮,有多么的難管,而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在工作中有沒有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真正了解他們的所需。
二、做智慧型的班主任,要將更廣闊的天地留給學生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這句話同樣適用于我們的班級管理工作。在教育和管理學生方面,我們不少班主任走進了誤區(qū),認為班主任要努力做到五勤,即腦勤、眼勤、口勤、手勤、腿勤。認為只有這樣才能管得住班級,也才能管得好班級。殊不知這樣恰恰束縛了學生的手腳,埋沒了學生的才能。我比較提倡學生自主管理,我們要利用學生,發(fā)展學生,解放自己。正如魏書生老師所言,在班級管理中要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如果班主任事事躬親,勢必累了自己,慣壞了學生,抑制了學生的發(fā)展。因此我們要舍得放手,舍得讓位,要盡力將更寬闊的空間留給學生。
三、做智慧型的班主任,要積極樹立起自己的威信。
威信不是靠打罵學生,鎮(zhèn)壓學生來獲取的。相反在筆者看來多數(shù)在學生心目中有著良好威信的老師往往是婉約派,他們又是怎樣在婉約之間樹立起自己的威信的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都是有魅力的老師?!坝H其師”,才能“信其道”??鬃釉疲骸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倍蠋焸兌贾?,一個學生對一個老師的感情,直接影響著這名學生對這位老師所教學科的情緒。喜歡你這個人,就喜歡聽你的課,喜歡學你這一科,相應的,這一科的學習成績就好。反之就不好??梢娎蠋煹娜烁聍攘τ卸啻螅《攘t體現(xiàn)在教師工作的方方面面,如近乎完美的教學藝術,高尚的道德情操,幽默風趣的語言,淵博的知識,親和的態(tài)度等等。
四、做智慧型的班主任,要善于使用藝術的語言
語言是人與人交流的重要工具,在小學,多數(shù)班主任都是由語文老師擔任。我們每天都在和語言文字打交道,每天都在引導學生們揣摩語言的藝術與妙用,然而在實際生活和班主任的工作中,又有多少人使用了藝術的語言了呢?
善于使用藝術語言的老師才是智慧的教師。王林波老師就很善于使用藝術的語言。記得他在自己的報告中列舉了這樣一個實例,當時是冬天,正直最后一堂課。外面下著雪,路面濕滑,行走艱難,為了鼓動家長們能主動自愿地為學生開辟出一條干凈的小道,他在班級群里這樣說道:“親愛的家長朋友們,你們知道此刻孩子們坐在溫暖的教室里享受著知識的滋潤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呀!可是再過幾十分鐘,他們將不得不離開這溫暖的教室,任憑雪水澆透他們的鞋子……就是因為雪水澆透了他們的鞋子不知道會有多少個孩子感冒發(fā)燒,又不知道會有多少個孩子因為生病而耽誤了明天甚至更多的課程。我愛班里的每一位學生,我不忍心看著他們走在濕滑的路面上,甚至還有可能摔倒摔傷。我想你們也一定不忍心吧?如果有人愿意為孩子們掃出一條干凈的道來該多好!”消息一發(fā)出,很快就有不少家長報名說“我愿意!”此刻的王林波老師順帶回復了一句話:“你們太有愛心了,我代表孩子們謝謝你們,請來時自帶清潔工具?!?/p>
這樣的語言就是藝術的語言,這樣的語言才富有感染力,這樣的語言自然也會幫助我們達到預期的效果。
讓我們一同行動起來,向苦與累、繁與憂說聲再見,讓我們用全新的姿態(tài)和飽滿的熱情迎接每一天的到來,讓我們一起做智慧型的班主任,享受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