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張家港市福前實驗小學 季 峰
著名特級教師于漪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fā)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睂朐谛W數學課堂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因為有效的課堂導入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增強他們獲取新知的熱情,引導學生努力思考,活躍學生的思維,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和效率。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忽視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將所學新知平鋪直敘地講解給學生,無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致使學生消極應付,制約著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阻礙著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教學內容的特點,精心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求知的內驅力,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的理解。
小學生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有著很強的好奇心,游戲是他們的最愛。游戲導入就是在新課伊始,引導學生做游戲而進入新知學習的一種方法。運用這種方法導入,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集中注意力融入課堂中,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理解、自己掌握,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真正讓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數學知識的增長與呼吸一樣自然。
如在教學“和與積的奇偶性”時,新課伊始,教師對學生說:“游戲是大家很喜歡的活動,下面老師和大家玩一個游戲?!睂W生們聽后,立即來了興致,靜靜地等待著老師宣布游戲規(guī)則,教師繼續(xù)說道:“下面請同學們任意說一個3個數連加的算式,任意說一個5個數連乘的乘法算式,大家可以運用筆算,也可以運用計算器進行計算,老師不用任何工具,判斷它們的和或積是奇數還是偶數?!睂W生們一聽樂了,心想老師必敗無疑,老師的計算能力再強,也趕不上計算器呀!為了難住老師,學生連續(xù)說了幾個較大的加數,但每次都是還沒等學生們在計算器上將數字按出,老師就早早說出了答案,而且準確無誤。學生心中很不服氣,于是在說乘法算式時,也一連說了好幾個較大的數,但結果無一例外,學生們都以失敗而告終。此時就會激發(fā)學生們的認知沖突:是不是老師掌握了什么奧秘呢?疑問驅動學生進入了新知學習中。
上述案例,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為學生設置了游戲化的導入,拉近了數學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主動融入課堂,在新課伊始就能牢牢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探究愿望,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
數學與生活有著密切而廣泛的聯系,數學知識來自生活,又回歸于生活,更高于生活。生活化導入是運用生活素材,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待和分析數學問題,加快新知內化的歷程。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導入,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學會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掀起主動求知的浪潮。
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時,在新課伊始,教師端了一個長方體玻璃魚缸走進了教室,魚缸里面的金魚在歡快地游來游去,學生的目光一下子就集中到了這個長方體玻璃魚缸上面,不知道老師要干什么。教師趁勢向學生提供了長方體玻璃魚缸的長、寬、高,然后提出問題:這個長方體玻璃魚缸的占地面積是多少?這個問題很簡單,學生們發(fā)現用長方體玻璃魚缸的長乘寬便可,學生們沉浸在喜悅中。此時,教師追問道:“如果要做這樣的長方體玻璃魚缸,需要多少玻璃呢?”有的學生說,計算這個長方體玻璃魚缸的6個面的面積之和便可。但很快遭到了其他學生的反對,魚缸最上面沒有玻璃,應該是5個面的面積之和。通過觀察、分析、交流,學生們確立了思路,自然地進入到了新知的探索中。
上述案例,教師通過生活化的導入,幫助學生消除數學知識的陌生感、抽象感,讓學生饒有興趣地投入到新知學習中,激活學生的思維,實現能力的不斷提升。
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都是學生有效的學習方式,可以幫助學生獲取知識、形成技能。而運用實踐活動導入,就是在新課伊始,教師有目的、有意識地組織學生進行動手操作活動,讓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地探索知識,發(fā)現真理。因此,教師應為學生搭建動手操作的平臺,充分放手,讓學生“多動”,讓他們在“做中想,想中學”,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如在教學圓錐的體積時,教師在課前為學生準備了圓柱體和圓錐體玻璃容器以及水和細沙。在新課時,教師讓學生借助相應的器材,動手探究圓柱體體積和圓錐體體積之間的關系。動手操作是學生們喜愛的活動,立即投入到了操作中。有的將圓柱形容器加滿水,然后倒入圓錐形容器中,看可以倒?jié)M幾次。也有學生將圓錐形容器里裝滿沙子,倒入圓柱形容器里,看需要倒幾次才能倒?jié)M。不一會兒,學生們得出了結論,但奇怪的是,大家得出的結論卻不同,有的說圓柱的體積是圓錐體積的4倍,有的說圓柱的體積是圓錐體積的兩倍多一些,也有的學生說圓柱的體積是圓錐體積的3倍。于是教師讓學生到講臺前進行了演示,在觀察的過程中,學生們發(fā)現,當圓柱和圓錐等底等高時,圓柱的體積才是圓錐體積的3倍。學生在活動中獲得了感性經驗,為后續(xù)探索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做好了充分的鋪墊。
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上述案例,教師將新課引入與動手操作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總之,導入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技術,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合理而巧妙的課堂導入能激發(fā)學生的認知期待,觸動學生的內驅力,讓學生聚焦課堂,產生學習的動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與效果。所以,廣大數學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優(yōu)化導入方法,構建靈動、多彩的數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