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如意
課堂評價作為一門藝術,運用得精妙,對于創(chuàng)造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思維,增強克服困難的決心,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要考慮到評價對象的不同需求,對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評價的側重點應有所不同,針對學生個體實際情況的、具有激勵作用的評價,使每個學生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產生樂于求知、積極向上的情感,形成主動、健康的學習心理。
一、豐富評價語言,營造學習氛圍
1.激勵性評價——激發(fā)學生的求知興趣。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點滴進步,運用言語激勵,還可以通過畫紅旗、獎勵自制的小星星或小紅花、小笑臉等小物品等進行形象化的榮譽激勵,這樣一來,能使學生得到充分的自我肯定和心理上的滿足,因而他們就會在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輕松、樂觀的良好情緒。
如:在指導學生朗讀《小鎮(zhèn)的早晨》一課時,一位平時很少發(fā)言的學生舉了手,并能聲音響亮的讀了一段話,我及時給予了評價:“你很勇敢,能大膽的站起來讀書,我們希望能經常聽到你響亮的讀書聲?!蔽矣纸辛艘晃焕首x能力較強的學生讀了這一段話。我給他的評價是:“你的聲音真好聽,可以當播音員了,希望你繼續(xù)努力。”課堂上教師具有激勵性的評價語言,不但回答問題的學生直接得到鼓勵,而且其他學生也會躍躍欲試,這樣的評價,不僅使學生了解了自己學習的狀況,知道了自己努力的目標,也感受到了老師關懷后的溫暖。
鼓勵是教師的法寶,是最有效的潤滑劑,一句贊揚、肯定、激勵的話,一個鼓勵的眼神,一顆小五星、一朵小紅花,都能讓學生得到相應的鼓勵,讓學生更多地看到自己的優(yōu)勢與進步,對未來的學習充滿信心,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求知興趣。
2.針對性評價。
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情況是形成性評價的一個重要內容。班級里多才多藝的學生很多,有的能歌善舞,有的能寫會畫,有的熱衷表演,有的擅長言辭,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同時,應善于觀察、了解學生的個性差異,挖掘每位學生的才能,引導每位學生去體驗“學——學會——會學”的過程。在課堂上,可以采用小組學習法,把學生分為若干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討論,進行比賽,分組過程中注意讓內向和外向的學生相對集中,基礎好的和基礎差的相對集中,以便于他們在小組中發(fā)揮各自的特長,在合作中取長補短,百花齊放,同時增強他們的團隊意識和競爭意識。在課堂上,當教師對學生的回答、朗讀、游戲、表演等積極評價的同時,學生也為自己出色的表現(xiàn)感到高興,從而更加熱情地投入,大膽地實踐。
二、活用評價方式,體現(xiàn)教學評價研究的價值
1.教師與學生的評價相結合,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教師與學生的評價相結合,使學生在課堂上處于一種能動的、活潑的動力狀態(tài),從而引起需求不斷向更高目標邁進。用多元互動拓寬展示平臺。讓學生參與課堂評價讓學生走進文本,使他們在評價中發(fā)現(xiàn)自我,躍上一個嶄新的空間,釋放生命的精彩。
如:學習兒童詩《地球什么樣》,當大家興致勃勃地研究到地球這件“美麗的花衣裳”時,教室里學生們的意見各不統(tǒng)一,我思索了一下說:“大家講的都有道理,請你再思考一下,哪一種意見更合情合理,并進一步講明自己的理由?!边@時,馬上有學生站起來補充說:“老師,我發(fā)現(xiàn),作者寫的四種顏色具有季節(jié)的代表性,綠色代表春天,那是小草的顏色;藍色代表夏天,小朋友最喜歡在藍藍的水里游泳了,黃色代表金色的秋天,而白色代表大雪紛飛的冬天,課文這樣的編排多么的巧妙,我們還是別把它破壞了?!币幌?,講得頭頭是道,擲地有聲,讓大家心悅誠服,一致公認按照課文內容來學習。學生通過比較評價,充分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又增強了課堂的師生、生生間的交流,達到了學而有所得的宗旨。
2.學生與學生的評價相結合,突出了主體。
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能改變以往只有教師評價的傾向也確立了學生也是課程評價主體的地位。
如:《金色的魚鉤》教學案例評析
在《金色的魚鉤》的教學中,老師讓學生用一定的速度讀課文,完成一道填空題:這是一個_____的班長。小組合作討論之后,學生代表發(fā)言。
生:這是一個誠實守信的班長。
生:老師,我反對。老班長沒有做到誠實守信。
生:老師,這篇課文講的是老班長犧牲自己,成全三個小戰(zhàn)士的事情,與“誠實守信”沒有什么關系。
……
師:我建議同學們先別急躁,你們都靜下心來聽聽他的理由,好嗎?
生:老班長答應過指導員,無論多么艱苦,也要把三個小戰(zhàn)士帶出草地。而在還有二十多里路就要走出草地的時候,老班長卻死了。所以我說他沒有實現(xiàn)自己的諾言。而且在老班長奄奄一息的時候,他自己也親口說“我沒有完成黨交給我的任務”。
師:老師很喜歡聽到你這樣的觀點,說明你認真看書,認真思考,這個方法值得所有的同學學習。生命誠可貴,難道老班長就不愿意讓自己好好活下去嗎?請同學們再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老班長為什么就不喝那救命的魚湯?
(學生讀書思考。)
生:我從“奄奄一息”這個詞看出來老班長快要死了,他知道自己就算喝了魚湯也活不下去,所以他就說別浪費東西了。他不喝,是要省下來讓給三個小戰(zhàn)士喝。
生:文章前面說,老班長四十歲還不到,就“背有點馱,高顴骨,臉上布滿皺紋,兩鬢都斑白了”,我覺得老班長常時間營養(yǎng)不良,到這時,生命已走到盡頭。
生:老班長之所以會變成現(xiàn)在這樣子,是因為他總把吃的東西讓給了三個小戰(zhàn)士。書上說得很清楚,“我從來沒見他吃過一點兒魚”“他坐在那里捧著搪瓷碗,嚼著幾根草根和我們吃剩的魚骨頭”。
生:這讓我想到了《馬背上的小紅軍》這篇課文,小紅軍和老班長都是那種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的人。endprint
師:現(xiàn)在我們再回到最初的那個話題,老班長是個講誠信的人嗎?
生:我覺得是,他答應指導員要把三個小戰(zhàn)士送出草地,事實上三個小戰(zhàn)士是平安走出草地了,老班長說到做到了。
生:老班長和《軍神》中的劉伯承一樣,讓人肅然起敬。
……
【評析】把握課堂內與眾不同的聲音,教師就能讓自己的課堂煥發(fā)出不能預設的精彩,在這時候,教師的即時評價成了畫龍點睛之筆,課堂的亮點在教師即時評價過后出現(xiàn)。當學生有爭論的時候,教師不必過早地表明自己的觀點,畢竟教師的“權威”在某種程度上始終存在。
學生認真研讀文本,悟出了字里行間所蘊涵的前因后果,難能可貴的是,這是學生自發(fā)自覺地主動參與,因而生成的教育意義與教師的生硬解釋有著天壤之別。在這里,既要求教師對文本的熟知,又要求教師敏銳地發(fā)覺問題的價值,而且一旦問題鋪展開來,教師對它的動向要把握得不偏不倚,處理得恰到好處。在即時評價用得好,生成狀況來得妙的課堂里,學生才有可能做到“言者善繪”“聞者有味”,或者“言者善辯”“聞者善斷”。
3.自我與他人的評價相結合,保持了學生的熱情,使學生的評價興趣濃厚。
學生對自身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能促進其自我學習方式的改善,學習熱情的保持,這樣能幫助他們更清楚地認識自我。比如當一名學生的朗讀比以前有進步時,教師可引導學生自我評價:“你今天為什么讀得這么好呢?”學生自我評價結束后,教師可引導其他學生進行評價:“同學們,你們認為他讀得怎么樣?”學生會從優(yōu)點和不足兩面進行評析,這樣既關注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又通過教師和同學的激勵使其樹立了自信,也明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再如一堂課結束了,也是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的契機,教師可問:“這節(jié)課你們學得怎么樣?你們認為本節(jié)課中誰的表現(xiàn)最出色?”學生馬上就會展開自我評價和對他人的評價,既有對知識和能力的評價,也有對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評價,使三維目標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新課程標準》提出:“在評價時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發(fā)展?!睂W生的體驗是富有個性化的,個性是創(chuàng)造力的源泉,個性化的學習氛圍將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充滿活力。每個教師都應該積極地、耐心地去俯下身來傾聽每個孩子的聲音,用一雙熱情、冷靜和智慧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珍視每一棵富有個性的幼苗,并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盡性地表達見解、表現(xiàn)自我、展示才華。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沈玉順著.課堂評價[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