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 閆會才(正高級教師)
2017年十月“十九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社會發(fā)展步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與之相適應,2018年高考作文命題也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廣大考生面前。我們應該意識到這一點,并且了解、熟悉、把握其新特點,只有這樣,才能拿出新舉措,科學高效地備戰(zhàn)2019年高考。
科舉時代的學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個人與社會分離。當今時代,社會的進步、國家的發(fā)展與每一個人息息相關。每一個有志青年,都應該關注社會,富有家國情懷。所謂家國情懷,也就是強調個人修身,重視親情、民族精神、愛國主義、鄉(xiāng)土觀念、天下為公,心懷天下等??梢哉f,“家國情懷”在增強民族凝聚力、建設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識等方面有重要的時代價值。正因為這樣,作文命題才十分注意和時代掛鉤。
2018年全國新課標卷I作文題,提及“北京奧運會”“‘天宮一號’首次太空授課”“公路‘村村通’”“精準扶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與新世紀的中國一路同行、成長,和中國的新時代一起追夢、圓夢”,這都是富有時代氣息的內容。全國新課標卷Ⅲ“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等口號、時評標題或標語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時代氣息濃郁。
北京卷有兩道作文題,第一題言“18年過去了,祖國在不斷發(fā)展,大家也成長為青年”,要求以“新時代新青年——談在祖國發(fā)展中成長”為題寫文章,直接將個人與時代、祖國聯系在一起。第二題言“生態(tài)文明建設關乎中華民族的永續(xù)發(fā)展,優(yōu)美生態(tài)環(huán)境是每一個中國人的期盼”,要求以“綠水青山圖”為題作文,更是切合環(huán)保熱點。天津卷則言“有一種‘器’叫國之重器,肩負榮光,成就夢想”,浙江卷則言“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浙江精神”,使用當今社會高頻詞,體現了時代特點。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民族,是難以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的。怎樣才能創(chuàng)新?最為重要的就是要有善于思辨的頭腦,也就是不僅要會常規(guī)思維,還要會非常規(guī)思維。非常規(guī)思維包括逆向思維、原點思維、縱向思維、橫向思維、辯證思維、比較思維等。高考,承擔著為國選才的重任,通過作文題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自然是題中應有之意。
全國新課標卷Ⅱ作文題給出的是一則富有思辨色彩的材料。英美軍方決定哪里彈痕多就加強哪里,這是常規(guī)思維;統計學家沃德指出更應該注意彈痕少的部位,這則是難能可貴的非常規(guī)思維。從英美軍方角度思考,我們可以立意:只有常規(guī)思維是不夠的。從統計學家沃德角度思考,我們可以立意:①換個角度天地新;②真理有時掌握在少數人手里;③獨立思考最重要。
任何事物,都具有多面性。從不同側面觀察,我們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天津卷作文題材料的第一句就是“生活中有不同的‘器’”,接下來就從不同側面,或者說不同角度來談對“器”的認識,這就是:①器能盛納萬物,美的形制與好的內容相得益彰;②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③有一種“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顯才識氣度;④有一種“器”叫國之重器,肩負榮光,成就夢想……值得注意的是,材料最后用了省略號,意思是還可以從其他側面或角度來觀察認識“器”,這也是一則富有思辨色彩的材料。
“需要”是一個常見詞語,可能平日沒有誰去給“需要”分類。上海卷作文題指出“需要”有自身需要,還有“被他人需要”,這是思辨的結果。給出了“被需要”的概念后,命題人說:“這種‘被需要’的心態(tài)普遍存在,對此你有怎樣的認識?”這其實是要求我們沿著命題人的思考進一步思考,或縱向,或橫向。沒有一定的思辨能力是難以寫出好作文的。
江蘇卷作文題談語言。一是“生活中處處有語言”。不僅人有屬于自己的語言,花鳥也有屬于自己的語言;二是語言的功用,“不同的語言打開不同的世界”,并且舉例說“音樂、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要想進入其特有的世界,就需要擁有其語言??梢哉f,關于語言的思維,是從多個角度切入的,內涵極其豐富。由此看江蘇卷作文題也是富有思辨色彩的。
寫作是需要激發(fā)、需要興趣、需要靈感的。高考作文命題人十分注意這點,于是會讓所命作文題切合考生思想實際、生活實際、閱讀實際,讓考生看到作文題后,會感興趣、有靈感,從而產生強烈的寫作愿望。這樣的作文題,才利于考生寫出富有真情、富有內容、充滿個性的好文章。
2018年參加高考的學生,大都是2000年出生的“世紀寶寶”,于是全國新課標卷I作文命題人將他們人生經歷的大事件列舉出來,最后說“你們與新世紀的中國一路同行、成長,和中國的新時代一起追夢、圓夢”,這樣,又怎能不激起廣大考生的自豪感、責任感?這是一道能夠讓廣大考生產生共鳴的作文題。
浙江卷,先說“浙江大地,歷史上孕育過務實、知行合一、經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浙江精神”;接著來了一段激情洋溢的話:“在與時俱進的浙江文化滋養(yǎng)下,代代浙江人書寫了一個又一個浙江故事,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浙江傳奇?!痹诖嘶A上,命題人發(fā)問:“作為浙江學子,站在人生新起點,你有怎樣的體驗和思考?”可以說,浙江卷命題人在激發(fā)考生寫作熱情方面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北京卷第一題命題人給了一段文字,這就是:“今天,眾多2000年出生的同學走進高考考場。18年過去了,祖國在不斷發(fā)展,大家也成長為青年?!边@段文字,相信每一個考生讀后,都會感到親切。因為命題人是在和自己對話。第二題要求以“綠水青山圖”為題,在被霧霾困擾的日子里,相信每個北京人都在心中描繪過自己的綠水青山圖。題目出到自己的心坎上了,讓人欣喜,下筆如有神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時代性、思辨性、共鳴性,是新時代高考作文題的三大特點。面對這三大特點,我們又該怎樣備考2019年的高考作文呢?
關注時代,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①三餐時間,無論是在家中還是在學校,都要注意收聽收看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F在學校餐廳,大都配備了壁掛式電視機,為學生收聽收看提供了便利。
②課余時間,閱讀《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教育報》的時評。很多學校為每個班級都訂閱了這些報紙且在閱報欄中張貼,一定要充分利用。
③閱讀富有家國情懷的圖書,比如梁衡的散文集《千秋人物》等;收看反映時代熱點的電視劇,比如《人民的名義》等。
關注時代的作文題,往往從大處著眼,無論是全國新課標卷Ⅰ、全國新課標卷Ⅲ還是浙江卷,無不如此。這樣的作文題,在寫作時,宜化大為小,從小處入手,也就是文章切入口要小,這樣才容易將文章寫具體,寫出與眾不同的個性,“用一滴水折射光輝燦爛的整個太陽”。而泛泛而談則會將文章寫得空洞、言之無物,這樣的文章是不可能得到閱卷老師青睞而獲得高分的。因此在平常訓練時,就應該堅持學習使用化大為小的方法,爭取通過近一年的訓練,熟練掌握這種方法。
重視培養(yǎng)思辨能力,可以引導學生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①抽出時間,參加學校組織的辯論會;或者是收看關于辯論會的片子。辯論,是不同思維的碰撞,在碰撞中往往會產生明亮的火花,給我們以啟迪。
②閱讀具有思辨色彩的圖書,比如英國哲學家培根的《培根隨筆選》,中國美學家朱光潛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思辨色彩濃厚的作文題,要做到審題準確往往有一定的難度。不過,審題也有一些方法,比如置換法、補充法、變換角度切入法、探明原因法、厘清關系法等,若掌握了這些審題方法,再多做一些審題訓練,那么面對具有思辨色彩的作文題時要做到準確審題,也就不是一件難事。
在收聽收看電視、閱讀書報或作文訓練過程中,對那些能夠撥動自己的心弦、讓自己產生共鳴的觀點、文章、作文題,不妨在專門準備的本子上做些筆記,高考前夕做些梳理工作,可能會獲得滿滿的驚喜。
除了從以上三個方面?zhèn)淇纪猓€應該把握考場作文特點。考場作文閱卷,可用六個字概括:“時間緊,任務重?!钡酶叻值目紙鲎魑?,必須具有三個特點:
①書寫認真。卷面就是我們的臉面。
②層次清楚。閱卷老師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將一篇作文看完打分,我們理應給其快速閱卷提供便利。做到層次清楚,就是為閱卷老師閱卷提供便利。怎樣才能做到層次清楚呢?寫作議論文,可用總—分—總結構。第一部分,提出中心論點,第三部分加以總結。“分”的部分,可以是“正反對比式”,即先從正面論證,再從反面論證,且以正面論證為主;可以是“并列式”,就是將中心論點分解為幾個分論點,每個分論點都置于分段的段首,十分醒目,每個分論點得到了論證,中心論點也就得到了論證。寫作記敘文,可用“化整為零法”,就是將一篇文章分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都給其精彩的小標題,一般而言,800字的文章,除了開頭、結尾,中間主體部分可設置三個小標題。如果不用這種辦法,也可以運用線索強化法,無論是時間線索、空間線索,還是其他線索,最好置于每段段首或單獨成段,便于閱卷老師快速把握。
③觀點鮮明。觀點是文章的靈魂。觀點在議論文中稱論點,在記敘文中叫主旨,叫法不同,但都是一回事。要做到觀點鮮明,對議論文來說,就需要我們在文章首段亮出中心論點;在論證的過程中,反復出現與中心論點有關的字眼;在結尾段,再次點題,與首段提出的中心論點呼應。對記敘文來說,就需要注意藝術點題,或是運用文章中人物的心理描寫點題,或是運用文章中人物的對話點題,或是運用抒情、議論點題。無論是哪種點題方法,都要自然、不做作。
明白了書寫認真、層次清楚、觀點鮮明對考場作文的重要性,并不意味著我們在寫考場作文時便能夠做到。要將這些知識化為能力,還需要我們做一些工作。
一是認真仔細揣摩高考范文??锤呖挤段氖侨绾巫龅綄哟吻宄?、觀點鮮明的。通過揣摩,我們會得到直觀感性的認識。需要指出的是,這種揣摩應該是一而再、再而三,而不是僅揣摩幾篇就放手了。
二是認真對待每次作文練習。老師每次布置的作文,都要按實戰(zhàn)的標準認真書寫,這樣,久而久之,才能養(yǎng)成習慣;每次都要運用我們所說的做到層次清楚、點題明確的方法,可能一次、兩次甚至三次、四次作文,都難以完全掌握,但請相信鐵杵磨成針的道理,有志者事竟成,隨著練習次數的增加,一定能夠讓我們的作文也具有層次極為清楚、觀點極為鮮明的特點,從而讓閱卷老師喜歡,取得理想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