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李 清
對學生來說,寫作文很難,寫好作文更難。作為老師,如何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呢?不妨先從學生寫作思維途徑的訓練與培養(yǎng)著手。下面筆者將以拳王阿里這則材料來演示作文成文的思維途徑。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拳王阿里33歲那年與挑戰(zhàn)者弗雷澤進行第3次較量。在進行到第14回合時,阿里已筋疲力盡,幾乎再無絲毫力氣迎戰(zhàn)第15回合了。然而他拼命堅持著,因為他心里知道,對手肯定和自己一樣,如果在精神上壓倒對手,就有勝出的可能。于是他竭力保持堅毅的表情和永不低頭的氣勢,雙目如電,令弗雷澤不寒而栗。果然,在關鍵時刻,對手認輸了。衛(wèi)冕成功的阿里還未走到擂臺中央,便眼前一黑,雙腿無力地跪倒在地上。弗雷澤見此情景,如遭雷擊,并為此抱憾終生。
請你就“拳王阿里衛(wèi)冕成功的要素”談談你的看法,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作文,完成寫作任務,表達你的觀點、理據(jù)與思考。
這則材料有一個背景與四個場景,試切分如下:
背景:拳王阿里33歲那年與挑戰(zhàn)者弗雷澤進行第3次較量。
分析:簡單的一句話有著豐富的信息,33歲意味著已不是競技的最佳年齡,但阿里依然雄踞拳王寶座,意味著其實力超群?!芭c挑戰(zhàn)者弗雷澤進行第3次較量”一方面說明挑戰(zhàn)者實力超強,另一方面也說明其擁有百折不撓的精神。
場景一:在進行到第14回合時,阿里已筋疲力盡,幾乎再無絲毫力氣迎戰(zhàn)第15回合了。
分析:這個場景是背景的延續(xù),進一步說明對手與阿里實力相當。
場景二:阿里拼命堅持著,因為他心里知道,對手肯定和自己一樣,如果能在精神上壓倒對手,就有勝出的可能。
分析:知己知彼很重要,這是判斷自己能否支撐下去的前提。
場景三:他竭力保持堅毅的表情和永不低頭的氣勢,雙目如電,令弗雷澤不寒而栗。果然,在關鍵時刻,對手認輸了。
分析:知己知彼加上執(zhí)著的堅持,可以摧毀對手的斗志。
場景四:衛(wèi)冕成功的阿里還未走到擂臺中央,便眼前一黑,雙腿無力地跪倒在地上。弗雷澤見此情景,如遭雷擊,并為此抱憾終生。
分析:勝負往往在一念之間,勝利與失敗原本就是鄰居。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從材料中拎出一些關鍵詞或短句,如“實力”“知己知彼”“堅持”“堅持就是勝利”“勝敗在一念之間”,等等。我們需要綜合審察這些詞語或句子彼此之間的關聯(lián),并以此作為切入點行文,方可切合題意。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學生審讀這個材料,通常是從材料中選出一個詞語,如“堅持”,然后據(jù)此行文,將“個人堅持能通向成功之門”“集體堅持能做大做強”“國家堅持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之類所謂遞進式論點組合,還自以為深刻。殊不知,如果是話題作文,這類圍繞某個詞的寫法還說得過去,但就該材料作文所給的要求而言,這樣寫從一開始就偏離題意了。
可從阿里的角度、弗雷澤的角度、綜合的角度分別切入。
參考觀點:
A.堅持就是勝利
B.讓堅守之花在枝頭綻放
C.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不殆
D.堅持,便要在精神上壓倒對方(困難或敵人)
E.振作精神便能頑強堅持
F.在虔誠中堅持
G.堅持與實力齊飛
H.洞察對手,堅持行動
I.本是旗鼓相當,但一念之差的放棄意味著失敗
J.勝利與失敗原來是近鄰,關鍵就在于堅持還是放棄
K.堅持·虔誠·使命
L.堅持與虔誠齊飛,責任與使命共舞
……
最差立意:ABC
稍好立意:DEFGHIJ
最佳立意:KL
解析:文章立意有等級。一般來講,一望而知的觀點是不值得去寫的。如這則材料,多數(shù)同學率先躍入腦海的就是“堅持就是勝利”之類的觀點,這類觀點是單線思維的觀點,顯得很幼稚、不成熟,在寫作過程中極易陷入“平面滑行”之中。這類觀點寫出的文章一般在40分左右。
那如何寫得深入呢?第一步,承認大多數(shù)人的判斷,比如材料中的“堅持”。第二步,拓展關鍵詞,作文題目盡可能不要呈現(xiàn)單線思維,而要寫出你的思維層次;以“堅持”為例,什么樣的堅持呢?在“堅持”前添加形容詞來修飾或限定它,使題目顯得有深度,如“在虔誠中堅持”“振作精神便能頑強堅持”等,這樣文章就深入了,這樣的觀點寫得好的話能得50分以上;但這并不是立意的最高層級,立意的最高層級要由此及彼、由個別及普遍,使立意具有普世意義,或使立意變得崇高。
就材料而言,阿里的堅持毫無疑問是關鍵,我們可以進一步追問,是什么讓阿里在巨大的困境下堅持不懈呢?是個人的物質與榮譽嗎?既是又不全是。在一般的寫作中,學生好像很害怕談及個人的物質與榮譽之類的東西,好像一這樣寫文章就變得俗氣了,殊不知我們是生活在現(xiàn)實世界的,雖然這些是“小我”范疇,但必須要有,否則論述就會不嚴密,因為人不能只在云端生活。
那“大我”是什么呢?是在為自己的物質與榮譽而戰(zhàn)的同時給觀眾獻上一場堪稱完美的比賽,把這種動力內化為自己的責任感與使命感。這樣,阿里的精神人格瞬間就變得崇高與完美了,人物形象躍然紙上。
堅持·虔誠·使命
李 清
結構提綱:
①概括材料,提出一個兩層的論點;②闡述“堅持”“實力”“知己知彼”之間的關系,為下文議論張本;③深入思考并引出關鍵詞“虔誠”與“使命感”,承上啟下;④厘清“虔誠”的概念,為下文的議論張本;⑤以“假設”“讓步”的方式揭示阿里強大的秘密;⑥由此及彼、由特殊到一般,為下文的事實論證張本;⑦兩個同質例深化論證,使文章說理具有普遍性;⑧照應標題與開頭,回扣論點。
拳王阿里在與挑戰(zhàn)者弗雷澤進行第3次較量時衛(wèi)冕成功,有人把阿里的勝利歸結為堅持的精神。在我看來,堅持固然是阿里成功的要素之一,但其雄厚的實力、知己知彼的能力、執(zhí)著的行動以及對職業(yè)的虔誠與使命感,更是他衛(wèi)冕成功的關鍵。
【解析】肯定“堅持”是阿里成功的要素時,引出更為出彩的論點:對職業(yè)的虔誠和使命感。針對材料快捷地呈現(xiàn)觀點,開篇點題。
誠然,堅持是很有必要的。但若沒有實力,阿里不可能在強大的對手面前堅持到第15回合。在實力相當?shù)那闆r下,知己知彼就很重要了。若不是阿里深知對手和自己一樣精疲力盡,若不是阿里知道在精神上壓倒對手就有勝出的可能,他是無法在幾乎沒有力氣的情況下保持堅毅的表情和永不低頭的氣勢的。正因為如此,阿里如電的雙目使對手不寒而栗,最終使弗雷澤認為阿里是不可戰(zhàn)勝的而認輸。
【解析】連鎖假設推進,從堅持、實力、知己知彼推導弗雷澤的認輸是一種必然。
那阿里何以有如此強大的氣場而使對手抱憾終生呢?細究之,透過阿里執(zhí)著行動的背后,我們看到其對職業(yè)的虔誠以及隨之而來的使命感。
【解析】承上啟下,自然銜接下文,細究“虔誠”“使命感”的含義。
虔誠,從字面上看,是“恭敬而有誠意”。對于阿里而言,對職業(yè)的虔誠是“以最好的狀態(tài)為觀眾獻上一場堪稱完美的比賽”。
若不是阿里對職業(yè)的虔誠,一個精疲力盡的人能站在場上就已經很了不得,遑論保持氣勢如虹的競技狀態(tài)。當然,我們并不能完全排除贏得比賽所帶來的豐厚的經濟效益這一影響因素,但對于已經多次獲得冠軍的阿里而言,物質的收獲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在阿里的心中,一場完美的比賽所獲得的精神的充實感遠遠勝過物質財富帶來的滿足。當阿里把這樣的充實感進一步內化為“為觀眾獻上一場完美比賽”的使命感時,其強大的氣場足以讓對手不寒而栗。
【解析】進一步針對阿里的心理狀態(tài)自設語境,層層剖析,認為強大的氣場來源于使命感,析理的深度由此自然延伸,可謂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
擁有這種使命感的人或企業(yè)是極其強大的,幾乎強大到萬事萬物都會為之讓路的地步。
【解析】由材料內阿里“使命感”的闡述過渡到材料外企業(yè)、優(yōu)秀人士的“使命感”。
當喬布斯把用戶極致舒適的體驗當成他的使命時,蘋果新品迭出、吸粉無數(shù),成為業(yè)界頂尖品牌;當華為把鑄就民族品牌作為其使命時,華為四面出擊、攻城略地,在蘋果、三星等國際巨頭的夾擊下殺出一條血路,甚至在美國政府對其大動干戈、橫加指責的情況下依然不改初衷,業(yè)績喜人,讓我們驚嘆其強大的韌性與力量。
【解析】引同質例,以手機品牌更新變革的使命感再次闡釋其意義之大。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僅有堅持的精神是撐不起偉大的事業(yè)的,實力和對局勢的洞察也是必要的條件。要想把事情做到極致,需要在此基礎上執(zhí)著堅持,并將堅持內化為對職業(yè)的虔誠與使命感!
【解析】聯(lián)系現(xiàn)狀,強調觀點。
總評:
此材料作文貌似話題作文,實則是隱含性驅動作文,材料邏輯有內在關聯(lián),在分析中緊扣材料的主體與核心,對材料隱含的潛在矛盾,即拳王阿里的成功因素“堅持、知己知彼、虔誠、使命感”,與社會現(xiàn)實“物質、榮譽”等進行比較、權衡,進一步思考推導,呈現(xiàn)材料內涵的多元性、層次性,由此產生多種驅動任務,讓這“新酒裝舊瓶”的文章材料依然醇香滿齒。
文章縝密的邏輯思維、創(chuàng)新的分析著力點,讓人耳目一新。將材料逐層深入挖掘,將優(yōu)秀運動員擁有的拼搏精神解讀為神圣的使命感,阿里的高大形象頓時躍然紙上??梢?,材料的多角度解讀能否出新出彩,與作者的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意有著必然的關聯(lián)。
綜上所述,面對新材料作文,要從材料的切分著手,對切入角度進行分析,再界定切入角度的層級,最后確定文章觀點。在觀點的基礎上以邏輯推演的方式形成作文提綱并據(jù)此行文不失為一種可行的作文教學方式。當然,絕不是說用這樣的方法寫出來的議論文就是好文章,因為文章的質量還與學生的閱歷、材料切入角度、謀篇布局的能力、分析問題的深度、遣詞造句的能力等有關。不過,對于抽象的寫作思維來說,能夠從“寫作思維途徑”進行具體指導,已經是寫作教學可喜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