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
(荊楚理工學院,湖北 荊門 448000)
隨著我國幼兒教育事業(yè)不斷深入發(fā)展,素質教育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但是與世界上發(fā)達國家的教育質量相比,我國還處于相對落后的地位,因此,如何在教學中提高教育質量、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就成為了學前教育的重要課題。
當前很多幼兒音樂教師在學前教育中依然沿用陳舊的教學方法,在實際教學中造成了教學與學習的分離,對于幼兒歌曲彈唱能力的培養(yǎng)便無從談起。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歌曲教學往往隨意性很強,再加上傳統(tǒng)教學僵化的教學模式,使得幼兒嚴重缺乏對于歌曲彈唱學習的興趣。因此,學前教育需要打破原有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探索出更為適合的教學方法,以此來增加幼兒對于歌曲學習的興趣。在傳統(tǒng)的歌曲教學中,幼兒很少在課程學習前對于教學知識有所了解,所以在教學中缺乏有效的交流與互動,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兒對于音樂的想象力。缺乏思維活躍度的歌曲教學效果是可想而知。
音樂文化通過歷史的的沉淀得到了不斷的升華,最終留下的都是對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起到極大幫助的精粹。將幼兒歌曲教學引入學前教育,可以幫助幼兒在歌曲彈唱的學習中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使得心靈和精神得到更好的陶冶和洗禮,并且也有利于激發(fā)幼兒的學習熱情和,更可以促進幼兒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達到學前教育的教學目標。從當前國家軟實力的發(fā)展戰(zhàn)略角度來講,音樂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所以幼兒歌曲彈唱教學質量的提升對于提升國家民族的文化自信具有重大意義。
幼兒教學的根本在于孩子,所以在教學中一定要樹立以孩子為主體的教學觀念。專業(yè)幼兒歌曲彈唱教學的課程設置體系依然如此,要讓幼兒變被動為主動,培養(yǎng)對歌曲的愛好,激發(fā)興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在樹立以孩子為教學主體的觀念同時,要科學合理的進行啟發(fā)、引導。通過教育引導,發(fā)掘幼兒潛在的音樂天賦,潛移默化之中使得幼兒把歌曲的彈唱學習看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增加了他們的學習的積極性,就使得教學目標得以實現(xiàn)。
隨著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fā)展,教師再也不是憑著“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上課的模式了,對于教師來說可選擇的輔助教學工具越來越多。多媒體教學方法就是對學前音樂教育方法的極大突破與創(chuàng)新,有了多媒體教學工具的支持,幼兒歌曲彈唱教學就能夠更加的專業(yè)、科學,在課程設置體系的實踐上就可以更加得心應手。運用網(wǎng)絡媒體技術可以有效的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便于幼兒對于歌曲彈唱知識的學習與理解。
專業(yè)的歌曲彈唱教學對于幼兒來說有時也是十分枯燥乏味,并不受幼兒的喜愛。這就需要教師改變教學思路,改變教學模式,在歌曲彈唱的學習中增加審美的教學內容,這樣就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很好地參與到其中。比如說,在多增加歌曲鑒賞的教學內容,然后根據(jù)歌曲所要表達的內容對課堂環(huán)境進行相對應的布置,讓孩子們有很強的情景代入感,在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中可以增加幼兒對于歌曲的理解,增進學生與音樂家的共鳴。
綜上所述,學前教育中幼兒歌曲彈唱教學是孩子對于音樂學習的起點,音樂的學習對于學生審美能力、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與提升意義重大。因此,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專業(yè)幼兒歌曲彈唱教學的目標要求,在學前教育中要更加大開設力度,這樣才能更有利于幼兒的音樂學習的培養(yǎng)與提高。幼兒音樂教師要充分認清學前教育的重要性,進一步加強課程設置體系的實踐性探索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