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珠
【摘要】教育問題從古至今都和國家的發(fā)展息息相關。在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社會中,教育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但是隨之在發(fā)展教育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也日益顯現(xiàn)。國家和社會都十分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變化和發(fā)展,在整個教育階段和體系中最令人關注的還是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
【關鍵詞】中職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5-0289-02
一、對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的分析
中職學生在初中階段由于自身或外界的影響導致了不能繼續(xù)讀高中,而只能選擇讀中職,在多數(shù)人的眼里中職不是一個好學生的代名詞
在踏入社會后往往有一種自卑的感覺,而且在就讀中職時由于多數(shù)初中同學都順利就讀了高中,他們的心理會產(chǎn)生一種落差。這種落差如果得不到及時的疏導和開解,很容易就會使中職學生對人生失去希望,對社會充滿一種厭棄的心理。因此從他們自身來說,中職學生的心理問題大多是自己放棄自己而產(chǎn)生的自卑感和厭世的態(tài)度,對周圍的人事物都不關心,抱著一種混日子的心理繼續(xù)人生之路。很多中職學生都是“留守兒童”,從小就缺乏父母的關愛,不善于和人交往,經(jīng)常獨來獨往,可以說這些孩子從小心理方面就極為脆弱和敏感,而多數(shù)家長意識不到這些問題,在學業(yè)方面他們也容易不進取,不努力,如果老師和同學在不經(jīng)意間表現(xiàn)出一絲不滿,那么他們就會更加封閉自我,養(yǎng)成孤僻的性格,產(chǎn)生厭學的情緒。在農村多數(shù)“留守兒童”是需要承擔家里的一部分家庭勞動的,通常會導致精力不足,難以支撐學習。在長大的過程中接觸了更多新新的事物,對事物充滿好奇,但是本身卻缺乏判斷能力,盲目跟隨別人。中職學生又多處于青春叛逆期,心理方面多有反叛心理,喜歡與眾不同,不樂意聽家長和老師的教誨。因此從外部環(huán)境來說,家庭和學校對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
二、關于中職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解決方法
較好的心理素質有利于人生的發(fā)展,可以提高他們對學習的喜愛,促進身心健康。因此,學校要特別注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用正確合適的方式引導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讓學生擺脫自卑,厭學等一系列消極的想法。心理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有來自自身的原因,也有來自外界因素的原因。而學校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教育學說,學校是根據(jù)一定的社會階級的需要,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進行培養(yǎng)。因此,學校方面應該高度重視這一問題,建設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提供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健康成長,還通過很多有趣的活動來使學生消除自己的心理問題。針對學生應該進行一定的環(huán)境影響,而老師方面就應該加強師德師風的建設,讓學生有一個和諧的學習氛圍。教師應該秉承著師生平等的教學理念,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以及關愛。
具體來說,首先學校方面可以定期舉報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例如一些技能比賽。讓學生有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同時讓學生在比賽中建立自信,激發(fā)他們對學習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熱愛,在比賽中找到自我。學校應該建立一個良好的氛圍,讓學生感受到來自各方面的關愛,讓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有一個良好的交流環(huán)境,準確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理問題,有目的地進行疏導,消除他們心理的障礙。有意識地開展有趣的集體活動,增強學生的交流和表達能力。有些中職學生缺乏人際交往和溝通的能力,性格比較內向,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有利于讓他們交到朋友,提升自己的交流能力,讓學生在活動中培養(yǎng)高尚的情操,塑造良好的品德,發(fā)現(xiàn)自我的優(yōu)勢,建立強大的自信心,克服心理問題。學校還可以開展關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宣講活動,讓學生知道健康的心理素質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宣傳方式上也可以采取多種多樣的方式方法,可以進行班級板報和學校宣傳欄的繪制比賽,讓學生深入了解心理健康問題,對自我有一個認識。同時在教學課程中增添一個心理教育課程,系統(tǒng)地對學生進行教育,讓學生知道自己心理變化的主要原因,消除他們因為心理變化產(chǎn)生的不適感。增加他們對心理健康問題的了解。學校還可以開展多方面的心理咨詢,如建立一個心理咨詢室,讓學生有地方傾訴自己成長的煩惱,心理咨詢室可以在了解他們的心理問題后選擇有效的方法對他們進行疏導。還可以開展如心理咨詢專線,心理咨詢信箱等一系列的心理咨詢途徑,讓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學校是中職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因此學校對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應該重而視之,盡學校最大的努力改善學生的心理問題,把學生塑造成身心健康的人。
其次,老師方面要加強對學生的關愛程度,積極與學生交流思想,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然后進行有效的疏導。教師應該意識到健康包括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問題有可能影響學生的成長,所以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對他們進行一定的心理引導。中職學生由于自身就具有自卑等情緒,并且處于一種不穩(wěn)定,不成熟的成長階段,而且多數(shù)中職學生具有敏感,脆弱的心理,對待事物的接受能力弱,有叛逆心理,青春期的懵懂又使他們感到迷茫和不自信,對此老師就應該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平等地對待學生,一視同仁,這樣才能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有效地進行心理疏導。老師對中職學生有言傳身教的影響力,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老師應該發(fā)揮自己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以身作則對學生進行引導,努力將學生塑造成一個積極向上,熱愛生活,團結同學,身心健康的人。
最后,在現(xiàn)實的生活中中職學生就業(yè)受到歧視,來自社會的偏見都對中職學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傷害,而社會作為教育的又一場所應該明確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家庭教育作為學校和社會的補充場所,家長應該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在關心他們學習成績的同時也關注他們的心理成長,從家庭的方面給予他們鼓勵和自信。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父母的鼓勵和肯定對孩子有莫大的鼓舞作用,所以家長要對孩子多多鼓勵,在生活中對他們進行引導,讓孩子健康成長。
三、 結語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可以讓中職學生在學校的學習中,有效地改善自我的心理問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面對將來的考驗時有信心有勇氣去挑戰(zhàn)自我,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中職學生必須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壓能力,社會的競爭殘酷而激烈,他們需要自我調節(jié)去適應社會復雜的環(huán)境,在面對困難挫折時要堅定自我。因此,學校要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疏導中職學生的心理問題,健全他們的心理健康,讓他們有自信,有勇氣,有信念,在以后的社會生活中不懼風浪,擁有自己的美麗人生。
參考文獻:
[1]“互聯(lián)網(wǎng)+”環(huán)境下高校心理健康課程改革趨勢微探[J]. 黎慧欽. 教育現(xiàn)代化. 2017(32)
[2]中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設計初探[J]. 高榮.教育現(xiàn)代化.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