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建國
摘 要:人文精神就是審視人生,以人為本;就是對人生進行終極意義的探索,對人類命運進行深層關心??茖W是對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的探求,是揭示世間萬物奧秘的活動,科學與人文是有區(qū)別的??茖W揭示規(guī)律,求真;人文追求教化,求善,兩者之間具有本質的差異,而在體育教育思想中卻結合得非常完美,人文精神中也包涵著科學精神;在科學精神中也應包涵人文精神,這為體育教育的發(fā)展指出了一條非常正確的途徑,體育事業(yè)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也就會迎刃而解。高中體育教育是科學的更是人文的,這就要求我們:加強體育教學中的情感教育;處理好德育教育中“形”與“質”的關系;根據(jù)教材的特點、結合課堂常規(guī)、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關鍵詞:人文精神;體育;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5-023-01
一、加強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高中體育教學與其它教學一樣,是師生的雙邊活動過程,但它不是簡單的教與學的相互作用。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很有價值的“人際關系”,即老師與學生的相互關系。而在這種“人際關系”中,情感作為一種內動力,在老師與學生的相互作用中占著重要的地住。既然情感有著這么重要的地住,那么我們在教學中應當如何去調動學生的情感和自己的情感去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達到教學的目的?怎樣在情感教學中完成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這種師生的雙邊活動,把學生的過程情感在體育教學中充分體現(xiàn)出來呢?這就是靠我們高中體育老師在教學中不斷地研究、完善,才能充分的把情感調動起來,更加完善地完成教學任務。情感是人對客觀現(xiàn)實與人的需要之間的關系的體驗和評價,它是人對客觀現(xiàn)實的一種態(tài)度。在體育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聯(lián)系教師和學生的橋梁和紐帶,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由于兒歌事物與人的需要之間的關系不同,人對客觀事物便抱著不同的好惡態(tài)度,產(chǎn)生不同的內心變化和外部表現(xiàn),因而具有兩極性。作為高中體育教師應具備堅定深沉、熱情向上的情感,并且表里如一,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態(tài)度,激勵學生奮發(fā)向上。
二、處理好德育教育中“形”與“質”的關系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時一定要摒棄形式主義,摒棄理論空話與教條,認清新時期德育教育的基本問題,不能夸大或只做表面文章。在這里,有必要再提一下高中體育教師的道德人格問題,因為它決定著教師以身作則,以身立教。由于體育教學的特殊性,與其它學科教師相比,高中體育教師與學生之間更存在著一種“親密性”,在這種“親密接觸”中,體育教師可能比其他教師更多一份人格暗示與輻射。因此,體育教師要以自己語言的優(yōu)美、行為的文雅、生活的樸實、衣著的整潔、態(tài)度的積極、思想的進步和作風的正派,給學生以耳濡目染。所以,體育教師首先應具有希望在學生身上建構起來的普通公民道德,還必須率先修養(yǎng)希望學生們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養(yǎng)成的一些特有的良好品質(如尊重他人、敢于爭先、民主、果敢、公平競爭等)?!吧碚秊閹?,學高為范”,教師必須實事求是,腳踏實地地去完善自己??梢哉f,當體育教學中的“育”與教師人格不一致時,真正起到有效性教育作用的只能是在言傳身教中的教師的道德修養(yǎng),而不是“育”。最后,在宣揚與實現(xiàn)“快樂體育”的同時,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落實德育教育也完全可以使其成為一種“愉快德育”,成為一種樂于接受的德育,一種讓學生個性盡情舒展的德育,一種能促使學生健康人格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德育。
三、根據(jù)教材的特點、結合課堂常規(guī)、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1、根據(jù)教材的特點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學校體育教材分理論和實踐兩大部分,理論部分的教材內容有鮮明的思想性。如體育的目的和任務,可以提高學生對體育的正確認識,樹立為四化建設鍛煉好身體的思想,把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和為實現(xiàn)新時期總任務做貢獻結合起來;科學鍛煉身體的原則和方法可以啟發(fā)學生敢于在各種不同條件下堅持鍛煉,提高身體對自然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因此,體育基本理論教材是教師有目的的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內容。
2、結合課堂常規(guī)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在體育教學中,利用各個教學主要環(huán)節(jié),進行課堂常規(guī)教育,使課堂教學規(guī)范化、制度化,通過課堂常規(guī)的建立和貫徹,向學生進行文明禮貌、組織紀律、思想作風和安全教育,逐步養(yǎng)成學生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和一些優(yōu)良的思想品質。
課的開始要對學生進行動員,提出本次課的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項,結束時要進行講評總結。通過動員,對他們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通過競賽和游戲,培養(yǎng)他們集體主義精神和果斷、機智、勇敢、頑強的優(yōu)良思想品質;通過隊列隊形的練習,可以培養(yǎng)他們組織紀律性和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提高他們反映速度、動作準確和協(xié)調一致的能力;值日生借、還體育器材和整理場地,可以培養(yǎng)他們熱愛集體、熱愛公益勞動和愛護公物的良好品質。這樣,將思想教育同體育教學中的組織與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既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又能增強思想教育的效果。
3、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體育教學具有內容多、范圍廣、思想性強等特點,這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由于各個運動項目內容不同,所達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教師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內涵,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田徑運動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但堅持練習卻能培養(yǎng)頑強、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球類項目需要在同伴的配合下進行,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又可以增進學生的勇敢頑強、互相幫助、團結友愛的思想品德。優(yōu)秀道德品質的主題很多,有愛國、勇敢、團結等。
總之,合作、交往、共享、共處,是21世紀人際關系的重要內容。學會合作交流是新課程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目標,如何組織有效的合作學習,是廣大教師都在積極探索的課題,我們要和廣大教師一樣,積極思考、敢于實踐,致力于合作學習的潛心研究和學習。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受到情的感染、愛的激勵,美的享受,注重對學生的人文關懷,讓他們在興奮中發(fā)揚成績,在微笑中認識不足,在激勵與期待中增強信心,要把學生放在主體位置上,運用快樂教學,在快樂體育中提高自己在原有基礎上的技術動作水平,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解讀本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研制組編寫
[2]《中國學校體育》2005第6期
[3] 《中國學校體育》2005第7期
[4] 《中國學校體育》2002年4月刊
[5] 《體育心理學》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