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新禎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福建 漳州 363105)
普通高校中的公共音樂教育作為一種素質(zhì)教育,對學生起到的不僅是修養(yǎng)身心可以更好投入到學習中去,更深層次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陶冶情操,為了讓學生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發(fā)展。所以高校實行公共音樂教育不僅只是為了應付應試教育的模式,培養(yǎng)固定化人才,更是希望學生在音樂的海洋中可以更好的找到自我,完善自身的素質(zhì),培養(yǎng)自身的人格魅力。所以懂得音樂欣賞是提升自我很好的途徑,理解音樂中飽含的思想和意境,不僅可以更快捷的學習音樂知識,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內(nèi)涵。
因為音樂是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無論其多種多彩的形式和復雜多變的藝術氣息都會給學生帶來正面的影響,是建設學生心理和精神文化的有針對性的課程。音樂不同于傳統(tǒng)教學類的學科,他表達的是一種人文關懷和信仰,是需要所學之人用心體會和欣賞,因為音樂不僅僅是一門死記硬背和通過書面表達的一種學科,它也不僅僅是一種符號,所以學生需要運用音樂欣賞來應對音樂教育。
懂得欣賞音樂對學生是十分有好處的,它不僅能夠使在學業(yè)中疲勞的學生放松心情消除疲勞,還能夠凈化學生的心靈。音樂的美麗在于可以通過自身特有的感染力,傳達作詞作曲者的思想、精神以及世界觀。音樂知的教育也是文化知識教育的的一個組成部分,通過對音樂的欣賞,能夠擴大學生的文化視野,了解多民族和多國家的特色。學生可以通過對音樂的欣賞找到屬于自己的喜好和方向,樹立鮮明的個性,同時也能培養(yǎng)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學生也可以把具體的音符和旋律想象成一個畫面、一部電影,這就是對音樂欣賞的升華。
對于音樂的教育應該從文化的角度出發(fā),以欣賞的態(tài)度去學習音樂,這樣才能真正的了解音樂,也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放飛自我。對普通高校的音樂教育來說,讓學生能夠進行音樂欣賞是指引學生通向另一個美好世界的重要途徑。
現(xiàn)如今很多高校只注重應試教育,即使開展了一些藝術類的學科,也是為了應付教育部的統(tǒng)一要求,并沒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很多高校知識開立了一些音樂課程,教音樂識譜和一些音樂歷史,很膚淺又沒有營養(yǎng)。即使有一些高校開展了音樂欣賞類課程,上課的時候也只是播放名家所作的曲子或者一些音樂劇的影片供學生觀看,老師沒有用心和專業(yè)在教課,在底下的學生也沒有認真和專心在聽。多數(shù)學生只是把音樂欣賞類課程當成睡覺和自習的休閑娛樂時間,多數(shù)任課老師的不負責任也讓學生錯失了這個學習和鑒賞音樂的寶貴時間。
由于許多高校平時的教學任務重,老師只抓重要的學科、需要應試的學科對學生進行輔導。而像體育、音樂等不受重視的學科,每周的排課情況就不好,一周1-2節(jié)課,有的時候甚至被主課的老師占用來講題或者做卷子,更不要說讓學生們通過實踐來提升自己的音樂素養(yǎng),在實踐去欣賞音樂。這種風氣是許多高校都有的,雖然這個做法是為了讓學生有著更好的成績,為孩子的將來負責。但是這在無形中也抹殺了學生其他的可能性,禁錮了學生的思維。把學生圈養(yǎng)在學校的封閉環(huán)境中,練一周一次的放飛自我的時間都被無情的剝削,這樣的做法就像把學生的翅膀剪斷,放棄了學生想飛的夢想,把他們變成了只會做題的機器人。
沒有實踐的音樂教學嚴重制約了學生對于音樂欣賞的理解,需要音樂知識和理論,只能通過書本和視頻體會,這樣對于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是遠遠不夠的。
現(xiàn)如今的教育風氣,無論是社會各方面,上到國家、學校,下到家長和學生,都拿學生成績說話。即使國家要求高校必須對學生進行全方面的教育,包括音樂方面的欣賞。但多數(shù)高校只是為了國家政策的需求,并沒有真正重視學生對于音樂欣賞的需要。而學生家長更是一心希望子女“成才”,只要成績好他們就滿意了,并不在意自己孩子的精神建設和品行素養(yǎng)的形成,對于孩子的興趣愛好或者是音樂欣賞水平就更加不在乎了。而在重壓之下的學生們,不得不成為學校、老師和家長心目中的好學生,壓抑了自身的夢想和喜好,也開始慢慢不去重視對其他方面的培養(yǎng),這就導致了沒有人重視音樂欣賞這個惡循環(huán)在一直不斷循環(huán)著。
現(xiàn)如今國內(nèi)高校開展公共音樂課程的主要形式是以講課和讓學生自己觀看為主,老師對于音樂欣賞的部分并沒有做過多的引導和發(fā)掘。所以很多學生不知道如何去欣賞好的音樂。所以說大部分高校只是把音樂教育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同時又把對音樂欣賞當成對教學內(nèi)容的一種應付,并沒有認真的教授音樂欣賞方面的知識。所以導致多數(shù)的音樂欣賞課程真的僅僅只是讓學生自己欣賞,這樣的做法無疑是在浪費學生的時間,失去了建立這門學科的作用。
高校應該專門成立一個音樂欣賞的課程,這個課程專門用來感受音樂、欣賞音樂。老師通過教授學生一些特殊的科學知識和技能,去研究和鑒賞很多著名的音樂。音樂的欣賞不僅僅是作為聽眾去享受音樂帶給他的美,也需要用專業(yè)的知識去理解和感受音樂中包含作者怎樣的心情和精神,通過曲譜、曲調(diào)和樂器等諸多的因素和音樂知識,達到賞析的目的。
所以,高校開設相關對于音樂欣賞方面的輔助課程來對音樂課程的教學進行強化,這樣的做法勢在必行,不能夠只是讓學生機械的學習書面上的音樂知識,要結合欣賞的思維去學習音樂。這樣不僅能夠使一些基礎差的同學更愿意學習音樂,也可以讓原本的課程任務變得更輕松自在,課程完成的效果也會事半功倍。從音樂欣賞的角度出發(fā),能夠使整個公共音樂課程教學的質(zhì)量提高,也能夠使學生們更容易接受這門課程帶來的快樂,并且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這才是高校公共音樂教育功能的真正落實。
現(xiàn)在高校開展的公共音樂教育課程,基本都停留在課堂上,老師的講課方式基本都是硬性的講解或者讓學生自己觀影。高校中的音樂社團都是十分少見,而且這些音樂社團的門檻高,沒有一定的音樂水平和專長的學生進不了音樂社團,所以那些興趣濃厚但水平不高的學生就無法享受對音樂的欣賞。對于學校開展的音樂節(jié)或者一些音樂鑒賞類的活動時候,由于日常宣傳不夠到位,導致能夠參與其中的學生范圍就是在音樂社團這種專業(yè)學生內(nèi)。這種講課方式和實踐形式不僅使得學生對音樂欣賞的興趣日漸低落,也無法讓音樂普及校園無法開展相應的活動,變相的給音樂教學帶來的困難。長久下去,就會極大的影響到整個學校的藝術氛圍。
普通高校對音樂教育開展的目的是提高全體學生的藝音樂素養(yǎng)和欣賞能力,高校必須對普及性予以重視,開展相應的實踐課程,例如由老師帶領學生去聽音樂劇,在現(xiàn)場聆聽藝術家們的演奏能夠更直觀的欣賞到純粹的音樂,回到學校之后以討論會的形式分析和鑒賞這次音樂會給他們帶來的感受。諸如此類的教學手段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知道學校重視對他們成績之外的培養(yǎng),這樣一來他們自身也會踴躍的投入到音樂的海洋中。
于此同時高校中的音樂社團也有義務引導全體學生參加音樂實踐活動。通過社團舉辦歌唱比賽或者樂器合奏的音樂會等等大型的音樂類活動,歌唱比賽大大降低了音樂欣賞的門檻,可以使得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樂器合奏表演又可以讓普通學生產(chǎn)生對音樂的興趣,了解音樂帶給他們的歡樂,并更有熱情的去學習音樂。高校只有堅持不斷的進行這些實踐形式的音樂教育,才能使得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和素質(zhì)不斷提高,并且形成一個學生都喜愛音樂、會欣賞音樂的良性循環(huán)。
音樂欣賞的能力對于每個學生來說不只是學業(yè)上的進步,更是精神建設和自身素質(zhì)的培養(yǎng)。所以應該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必須從政策、學校和家庭這三個方面去認真對待音樂欣賞這方面的音樂教育。
國家近些年來雖然一直大力提倡對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從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但其實一直落實的不夠到位,因為中國的應試教育一直存在的原因,國家主抓并且主要考核的還是學生應試方面的能力。雖然國家政策要求高校必須設立藝術類課程,也要求學生要好好學習音樂知識,但并沒有嚴格的監(jiān)管體系和審查制度。所以政府應該出臺一種考核學校和學生對音樂欣賞能力的政策,并定期監(jiān)督學生的完成情況,以學生的實際能力來評分。這種對于音樂欣賞的能力可以不需要專長,只需要闡述自己對音樂的理解,有著自身的欣賞態(tài)度即可。通過政府讓高校和學生產(chǎn)生重視,這是很好的開展音樂欣賞的途徑。
從高校的角度來說,高校的管理層應該對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重視,并且滲透到日常教學中去。首先,明令禁止其他科任老師占用音樂教學的時間;然后,對音樂欣賞需要進行嚴格的考核測試,當成一門主要學科來對待;最后,要在廣大師生和家長中宣傳音樂教育的重要性,這也是高校的基本義務。讓師生好和家長都了解學習音樂欣賞能力的重要性。
每位望子成龍的家長們也需要適當讓孩子有自己的愛好和思想,不能抑制在茁壯發(fā)展中孩子們。孩子們的未來有著無限的可能性,通過對音樂的欣賞,他們未來可能就會成為一名歌者或者演奏家。只有家長的支持和培養(yǎng),才能成就孩子美好的未來。
音樂欣賞在普通高校公共音樂教育中的意義非常重大,它不僅關系到學生們的精神和素質(zhì)的培養(yǎng),也是整個教育體系的發(fā)展和突破。對音樂欣賞的重視應該從政府、學校和家庭各個方面抓起,了解其中的內(nèi)涵和精神力量,打破以往陳舊的教學模式,以欣賞的角度去對待音樂的教育,這不僅對于學生是一次重獲新生的機會,也是對教育界新的洗禮。
[參考文獻]
[1]嚴昊旻.高校音樂教育公選課程的創(chuàng)新方法分析及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11:69+71.
[2]白晨.論音樂欣賞在普通高校公共音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音樂創(chuàng)作,2017,07: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