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是大學學習課程中的一門必修學科,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高校大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使學生在英語學習時期,可以增強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加深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因此,高校英語老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需要注重和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充分提升英語教學質量,促使大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英語知識。介于此,本文針對高校英語課堂高校教學方法進行深入研究,探討如何提高大學生英語學習質量,試圖為之提供行之有效的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英語課堂;教學方法;自主學習;創(chuàng)新
【作者簡介】陳楠(1982.05-),女,山東濟南人,山東英才學院,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
引言
英語是國際主要通用語言之一,同時也是各國家、各地域之間互相交流、溝通的常用語言。因此,大學生學好英語對日后生活和工作具有較大幫助。本文通過實踐研究得知,在高校英語課程學習過程中,要提高高校英語的教學質量,可以通過培養(yǎng)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對于學習英語擁有自主性,然后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教學手段以及思維導圖等一系列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方式,提升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理解能力。
一、摒棄傳統(tǒng)教學模式,讓學生變成課堂上主要角色
高校英語教學要根據(jù)新課改的要求進行調整,首先,英語教學必須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英語老師會把課堂時間安排的非常緊湊,一節(jié)課下來英語老師不停地在講臺上給學生講述知識,而根本沒有注意到學生在座位上早就沒有集中注意力聽講了,而整節(jié)課講完英語老師會感覺十分疲倦,學生有沒有真正的掌握英語知識就不知道了。導致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的原因,正是因為英語老師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一直在充當主角的角色,而學生并沒有真正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想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首先出發(fā)點應該是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變成課堂上的主要角色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老師在課堂教學時一定要經(jīng)常請學生起來回來問題。其次,老師安排課下作業(yè)的時候要注意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只有自己動腦子思考才能真正的掌握知識,老師還要多給學生推薦一些值得閱讀的英語課外書,不要讓學生局限于英語課本,而是通過閱讀課外書籍來開拓自己的視野,只有讓學生參與到英語課堂教學中,才能讓真正的提高高校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教學效率
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現(xiàn)在教育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的目標,新課程改革英語學習中,對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主要是體現(xiàn)為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的能力,并且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的能力,也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以及符合我們國家的社會發(fā)展。在高校的英語學習課堂中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能力,還可以通過高校英語的教育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在實際能力上的創(chuàng)新,并且學生培養(yǎng)出自主學習的能力,可以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道路上學習的更加順利,不僅符合了我們國家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并且也符合我們國家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近年來,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越來越快,國家也越來越重視知識的發(fā)展,高校人才成為國家重點培養(yǎng)的對象,而自主學習的能力不管是對于學生還是應屆畢業(yè)生而言,都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學習能力,當大學生具備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就會提高學業(yè)水平,也會幫助學生順利的就業(yè),對于新步入社會的大學生而言,可以幫助企業(yè)實現(xiàn)持續(xù)發(fā)展。因此,英語老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不僅要在英語的課堂教學中給學生講述英語知識,還需要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1.創(chuàng)設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以及空間。英語老師在平時的英語教學課堂中多多活躍氣氛,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創(chuàng)設出自主的學習時間以及學習空間,在課堂學習中,英語老師要經(jīng)常向學生們提出問題,讓學生可以自己思考或者通過互相討論來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使學生通過思考來解決問題,從中體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并且獲得成就感,以后可以積極的去學習英語。
2.關注學生的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英語老師就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策略以及學習方法,英語老師在課堂教學的時候,不僅要注重為學生講述知識,還加強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訓練。在英語的課堂教學中加強對于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英語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還要讓學生學會根據(jù)所學知識舉一反三。在課堂學習中,英語老師應該將學生分成小組,每組三到四個人,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英語,小組之內的成員可以通過討論來獲取更多的知識,并且可以解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這樣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會幫助大學生在學習的道路上走的更加順利,例如:大學生能夠獨立的思考問題,同學之間相互學習與競爭以及對于自身的學習行為進行評價和反思等都屬于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有這樣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后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就變得相對容易。此外,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還需要英語老師能夠耐心的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利用思維導圖的創(chuàng)新方式,幫助學生記憶英語單詞
思維導圖的方法是由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托尼·博贊(Tony Buzan)提出的一種發(fā)散性思維工具,其原理是利用大腦思維的放射性,然后再利用發(fā)散性的思維方式,把不同概念的信息用不同顏色的圖案或者線條展示出這些各個概念之間的關系,最后是利用核心擴散的方法幫助人們學習或者記憶一件事物的由點到面。在中學生的英語學習中,思維導圖的方法正好可以幫助學生完成對英語單詞的記憶,用可以看到的圖案或者線條去完成對英語單詞的記憶。比如說現(xiàn)在的英語教材每個單元都是有特定的主題的,英語老師可以根據(jù)每個單元的主題將英語單詞進行劃分,讓學生利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對這些和特定主題有關的英語單詞進行記憶。英語教材中某個單元的主題是交通,那么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思維導圖的學習方法就是將交通作為記憶主體,將交通工具,交通狀況,交通規(guī)則以及其他和交通有關的英語單詞作為一系列的小分支,幫助學生形成清晰的知識體系,更快更好的記住這些和交通有關單詞,提高學生對于英語單詞的記憶的效率。
四、巧用多媒體技術提高教學質量
1.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通過老師在講臺上進行板書傳授知識點,而在英語課堂上加入對多媒體技術的利用,可以增加英語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使學生與老師在課堂上的思維能夠與英語老師同步,從而使教學模式得到了有效的改變,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課上的交流去學習其他同學的優(yōu)良品質,或者是交流學生們自己的學習方法,在以后的學習過程當中相互借鑒,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然后有效的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
2.利用多媒體技術提升課堂氣氛。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多媒體技術相比多媒體技術更加生動形象,而以往的教學模式就顯得比較枯燥乏味,因為利用現(xiàn)代的多媒體技術,能夠將枯燥的文字轉變?yōu)橐曨l的形式,將高校英語課本上的圖片轉變?yōu)閯討B(tài)的立體的圖形,這樣一來也將原本枯燥的英語課堂變得生動有趣,課堂氣氛活躍的同時學習效率也會提升。并且信息技術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也有效的減輕了英語教師的教學壓力,使學生與老師都能夠處于一個相對輕松的環(huán)境當中。
3.利用媒體設備進行課堂教學?,F(xiàn)代信息技術包括多媒體影像、電子白板等媒體設備(圖-1所示),這也是目前教學中比較常用的信息技術。我們了解到大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是非常強的,對于學生而言,只有課本教學根本無法滿足他們的求知欲以及好奇心的,所以英語老師需要利用多媒體影像技術進行教學,利用多媒體影像將提前準備好的英語動畫、音頻課件等文件進行播放,將課本上英語故事轉換為具體的動畫或者音頻,從而使學生對于學習英語更加感興趣。
4.建立信息化學習交流平臺。在信息技術背景下,高校英語老師可以在課下利用信息技術,將課上的重點知識以及難以理解的知識或者是課上沒有講完的知識分享到學習交流平臺中,方便學生進行學習交流,利用這種學習平臺,還可以督促學生按時、按量的完成學習任務,并且更加方便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可以對大學生英語學習情況以及課堂表現(xiàn)有一定的了解,老師也可以對學生在家的學習情況有一定的了解,這樣英語老師才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合理制定下節(jié)課的教學方案,將教學效率提升上去。
五、多元化教學方式和知識革新
1.設計豐富、生動的教學思路。老師在上課之前會進行充分備課,在備課的過程中,英語老師可以根據(jù)本班級內的學生特點來設計本節(jié)課程的教學思路。英語老師要主動去了解現(xiàn)在學生的喜好以及關注的事物,根據(jù)對學生的了解來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為了在教學當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加入一些能夠吸引學生眼球的事物,采用多元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于學習更加感興趣,同時這樣的教學思路也會讓學生和英語老師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融洽,從而大大的提升教學效率。
2.增加課堂的實踐環(huán)節(jié)。英語老師在課堂上加入實踐環(huán)節(jié)也是吸引學生注意力有效策略之一,英語老師和學生可以一起進行英語演講或者舉行辯論賽來討論英語,這樣不僅是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也是幫助學生記憶更多的英語詞匯,從而達到提高高校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而且也能讓英語老師和學生通過英語演講的形式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3.提高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和知識水平。英語教師在英語這門學科的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英語知識水平以及教學能力,為學生們學習英語知識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在新課標課程的改革條件下,教師們需要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英語教師們也要不斷深入學習英語學科的知識內容,這樣才能更好的為學生們解疑答惑,從而將英語教學效率提高上去。
六、結論
綜上所述,要達到提高英語教學效率的目的,需要英語老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英語老師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然后通過各種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最終使高校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更高。因此,本文從英語教學實踐出發(fā),對當前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方法進行研究,試圖為高校大學英語課堂高校教學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邢佳.混合模式下大學英語高效課堂的探索和實踐[J].黑龍江科學,2017,8(19):92-93.
[2]孫詩瑤.應用型高校外貿(mào)英語函電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現(xiàn)代商貿(mào)工業(yè),2018,39(30):175-176.
[3]李璐,李剛.二語習得理論視角下應用型本科院校英語教學模式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38):212-213.
[4]胡玲,劉旭陽.EP范式下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8,34(09):63-66.
[5]吳穎.“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及創(chuàng)新改革路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38(24):57-58.
[6]楊文英.英語教學中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運用與探究式學習[A].教育導刊編委會.向導-教育導刊第5期[C].教育導刊編委會:2018:1.
[7]曹小菊,曹曉慧.多媒體在當代大學英語課堂中的具體應用研究[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2(18):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