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冬梅
(錦州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錦州 121000)
妊娠期糖尿?。℅DM)在婦產科中屬于常見的疾病,其發(fā)病率較高,其發(fā)生原因為孕產婦在妊娠期間,胰島素分泌受到限制,使得無法代償妊娠期的生理變化而出現持續(xù)高血糖癥狀,導致妊娠期糖尿病的發(fā)生[1]。該病會影響到母體或胎兒的健康,并且嚴重情況下會導致胎兒死亡,同時會給產婦家庭的經濟造成較大壓力。針對該產婦而言,需要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以便確保良好的預后,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2]。本次就64例妊娠期糖尿病產婦進行研究,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對64例妊娠期糖尿病產婦進行研究,入選時間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對照組(32例)產婦中,年齡在21~39歲,平均為(28.4±3.6)歲。初產婦21例,經產婦11例,妊娠周期在22~39周,平均為(25.6±2.3)周。實驗組(32例)產婦中,年齡在22~38歲,平均為(28.7±3.9)歲。初產婦22例,經產婦10例,妊娠周期在22~40周,平均為(26.2±2.4)周。一般資料對比中,兩組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采用一般性的晚期妊娠護理干預,告知產婦注意事項,對其生命體征進行密切觀察,并給予有效的心理護理。實驗組采用早期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①加強飲食控制:針對妊娠期糖尿病的情況進行分析,以便對飲食進行合理控制,其飲食比例為55%~60%碳水化合物,20%~25%脂肪,15%~20%蛋白質。并且需要適當的增加微量元素、纖維素與無機鹽等物質的攝入量,每天采用少食多餐的原則,需要定時飲食,每天飲食6次,在就餐期間可以給予點心,但是,需要堅持適度原則,對產婦的尿酮水平進行監(jiān)測,嚴格控制飲食,對患者不良飲食進行合理調整。對其體質量進行定期測量,確保體質量合理增加,如果出現體質量明顯增加或者明顯下降,需要給予有針對性的飲食進行調整。②健康教育:在產婦懷孕之后大多數家庭對產婦的飲食與生活均給予不合理的干預,其通常表現為營養(yǎng)過度攝取,活動量較少,容易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因此,需要給予有效的健康教育,告知產婦與家屬需要對血糖進行正確控制,給予指導,并幫助產婦提高自我血糖監(jiān)測的能力,及時掌握簡單的血糖檢測方法。護理人員需要幫助產婦完善自我護理水平,根據產婦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方案。告知產婦與家屬妊娠期糖尿病相關知識,對飲食結構與生活習慣進行合理調整。③運動護理:告知產婦適當的運動,在血液中的胰島素含量需要對其進行適當的增加,并且能夠有效的降低胰島素抵抗作用,提高其敏感性,合理調節(jié)血糖。在慘禍1 h之后可以開展適當的練習,確保動作舒緩,適當的開展有氧運動,確保強度適中,對其進行正確的指導,避免出現劇烈運動引起不適。④加強血糖監(jiān)測:根據患者血糖與病情進行分析,制定出有效的監(jiān)測方案,采用合理的血糖監(jiān)測儀器,每周監(jiān)測空腹血糖次數在1次以上,監(jiān)測餐后2 h血糖的次數在1~2次。如果病情比較嚴重,在三餐后需要對其血糖進行監(jiān)測。⑤合理使用胰島素治療:如果患者在飲食與運動控制后血糖水平不夠理想,胰島素輔助治療效果較好。在醫(yī)師的指導情況下,適當的采用胰島素治療??梢赃x擇在餐前30 min注射胰島素,在注射后需要按時進食。并對餐后2 h血糖監(jiān)測,并對其數據進行記錄處理,根據血糖變化水平來調整胰島素劑量。⑥心理護理:產婦在妊娠階段會出現焦慮、煩躁等心理,妊娠期糖尿病會加重患者不良心理狀態(tài),并對其開展合適的心理疏導。對不良心理情況進行分析,查找原因,并采取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緩解產婦的心理壓力,告知治療成功的病例,幫助產婦樹立治療的信心。
1.3 統(tǒng)計學分析:所有數據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數據采用(平均數±標準差)表示,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妊娠結局對比:實驗組自然分娩26例,占81.3%,剖宮產6例,占18.7%;對照組自然分娩19例,占59.4%,剖宮產13例,占40.6%;兩組產婦自然分娩率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 兩組產婦并發(fā)癥對比:對照組中,妊高征1例,羊水過多2例,產后出血3例,產后感染2例,產科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5.0%(8/32);實驗組中,妊高征1例,羊水過多1例,產后出血1例,產科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9.4%(3/32),兩組數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胎兒/新生兒不良反應情況:對照組中,巨大兒2例,高膽紅素血癥1例,胎兒窘迫2例,胎兒畸形1例,死胎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1.9%(7/32);實驗組中,高膽紅素血癥1例,胎兒窘迫1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3%(2/32),兩組數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于妊娠期糖尿病產婦而言,其在孕期容易出現酮癥酸中毒、胎兒畸形以及早產等情況,自身及圍生兒均存在一定的病死率。有研究表明,孕婦的血糖控制情況會大大影響到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程度,因此,為確保母嬰安全,就需要積極開展妊娠期糖尿病產婦的早期護理干預工作,將患者血糖控制在良好的水平范圍內[3]。在早期護理干預中,可以為產婦提供全面的護理措施,通過在飲食、血糖監(jiān)測、運動、心理、胰島素治療、健康教育等方面提供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其中飲食護理是基礎,單純借助飲食治療及飲食結構調整,大約85%的妊娠期糖尿病產婦血糖可被控制在理想的范圍內,通過開展健康教育,可加強孕產婦對妊娠期糖尿病的認識,促進其治療依從性的提高。此外,運動護理也能很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且無任何不良反應[4]。良好的心理護理,可以幫助產婦維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并加強血糖監(jiān)測,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早期護理干預,可以提高自然分娩率,以便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5]。
綜上所述,在妊娠期糖尿病產婦中,需要給予早期護理干預,能夠對臨床癥狀進行迅速緩解,并可以取得顯著的護理效果,可以降低嚴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與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