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有星
初中思想品德涵蓋面很廣,這也是學生在以后的思想品德或者政治學習中基礎的重要一步,不僅關系著他們的升學考試,還對他們的人生規(guī)劃有著重要影響。教育界以及論壇、媒體等等推出很多諸如“素質教育”、“創(chuàng)新教育”、“關懷教育”新的理念,思想品德體現一個人的個人修養(yǎng)和素養(yǎng),見證著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隨著課改的實施,思想品德教學也漸漸融入課程改革的旗幟中。
一、興趣是關鍵,教學方法是其次
思想品德教學內容如今不僅僅是指學生興趣所在,另一方面,它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探索新知識的能力。初中學生有一個特點,好動、好強,那么我們可以可采用主題班會、問卷調查、社會調查、娛樂競賽、觀摩錄像、演講辯論、模擬法庭、小品表演等多種活動方式,讓學生親自參與一些能力范圍內的活動,讓學生體驗到其中的樂趣,這樣做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而且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思想品德教學與時俱進
以學生為主體的問題,更新教師的教學觀念把傳統(tǒng)的常規(guī)化教學模式轉型向主體性教育發(fā)展。主張和提倡學生自己動手實踐,主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積極思考問題,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另外一個問題我們談及農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在經濟較為發(fā)達的城市,由于各方面條件允許,和學習環(huán)境等各界影響因素前提條件比較充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積極性遠遠高于處在農村的學生,他們能適應各種學習環(huán)境,思維靈敏度明顯高于農村學生,包括上課活躍性等等,而農村學生有什么特點或者問題,部分學生由于家庭負擔造成的課業(yè)負擔往往體現出害羞的性格,或者不良好的學習習慣導致教學活動的參與性不高,農村教師在以學生為主體這個問題上往往都很傷腦筋,這也就是為什么大部分農村教育教學頻頻出現教師牽著學生走的原因。鄉(xiāng)村教育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因材施教,鼓勵學生,提高學生本身對思想品德學習活動參與的信心,對自身有信心,學生的積極性自然而然就上來了。
用改變教學模式的方法來增強學生的主體作用,來激發(fā)學生在思想品德課程學習的熱情,在學生學習方法和對學生分層要求、分類提高以“教”,在學生心理、思維的疏導以“導”,在學生自學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以“考”。課堂開放、互動,學生善于從多角度觀察、分析和提出問題,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三、以學生為主體打造“民主”課堂
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不單單指課堂,課堂之外,也就是說,智商之外還要注重學生的情商培養(yǎng)問題,那么,首先得尊重學生的情感,這在思想品德的形成過程中所占的比例相當大,也是人們越來越重視學生情商培養(yǎng)問題的原因,比如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也是其中之一,提到學生情感問題,我們通過感悟來讓學生親自體驗或者說悟出其中做人的一些道理,也是在情感培養(yǎng)中教會學生約束自己和作必要的選擇。思想品德任課教師在教學方面不但要努力激勵學生的道德情感,另外一方面則要鼓勵尊重學生的情感,盡量避免刺激、挖苦,或者貶低學生的情感流露,這對主體性教育是沒有好處的。在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信任學生,嘗試和學生以朋友的角色交談,克服說教者和批判者的角色,盡量站在學生的角度和學生進行必要的思想品德教育,鼓勵學生敢于和教育者進行情感交流,其間,學生表現出來的來自個人或者自己本身的想法,教師要給予尊重和保護。
教師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傳播者,讓學生在思想品德學習中感受到自身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存在,在精神生活上有目標、有追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為其鋪墊一條前進的路。教師本著以理論為基礎,實踐為輔的心態(tài)把素質教育做到極致。(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qū)教育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