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楠
【摘要】目的 探究心理干預對老年耐多藥肺結核患者心理狀態(tài)與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依照入院順序選擇64例老年耐多藥肺結核患者分為對照組與干預組,分別采用常規(guī)護理(對照組)與心理干預(干預組),對比兩組的心理狀態(tài)與生活質量。結果 干預組的精神健康、生理機能、社會功能、軀體疼痛 以及總體生活質量評分均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給予耐藥肺結核患者心理護理進行干預,不僅能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還能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心理干預;老年耐多藥肺結核患者;心理狀態(tài);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2..02
耐多藥肺結核病程長、治愈難度大,且主要通過呼吸道進行傳播,隨著全球空氣質量的不斷惡化,該疾病的發(fā)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對于耐多藥肺結核患者而言,其在長期的治療過程中容易產(chǎn)生消極、悲觀等不良情緒,這些負性情緒亦會降低臨床治療效果[1]。因此,臨床必須要重視心理護理,重點改善耐多藥肺結核的情緒狀態(tài)。本次研究則對部分患者采取心理護理進行干預,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4例老年耐多藥肺結核患者分為對照組與干預組,其中,對照組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齡(32.62±1.45)歲,平均體重(54.10±2.16)kg;干預組男17例,女15例;平均年齡(33.14±1.44)歲,平均體重(55.62±2.41)kg。兩組的一般資料差異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給予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如健康宣教、飲食干預等,干預組則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心理護理,具體如下:
(1)心理疏導:在對患者采取心理干預之前,護理人員應先與患者的家屬、朋友等進行溝通,了解其產(chǎn)生焦慮、抑郁情緒的根源,從而有針對性地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讓其將內心深處的隱情充分表達出來。同時,臨床還可以采取團體心理咨詢的方式來幫助患者排解負面情緒,護理人員組織交流活動,讓患有同類型疾病的患者有機會坐在一起相互交流,傾訴或分享治療過程中的狀態(tài)與感受,敞開心扉、相互支持[2]
(2)重點關護:耐多藥肺結核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咳血,從而引起其擔心與焦慮,部分患者甚至會產(chǎn)生絕望的心理,不愿再配合醫(yī)護人員進行治療,因此,護理人員必須要及時向患者及家屬闡述咳血的原因以及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對于情緒較為消極的患者,護理人員應主動關護,并指導其按時飲食與用藥。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的生活質量評分。采用美國波士頓健康研究所研制的健康調查簡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統(tǒng)計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質量評分,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分,具體內容包括精神健康、生理機能、社會功能、軀體疼痛以及總體生活治療5個方面,每項總分均為100分,分數(shù)高低與生活質量高低呈正相關。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0.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兩組的生活質量評分等指標計量資料應以(x±s)表示,并采用t對其進行比較,兩組的性別比例等計數(shù)資料則采用卡方值x2進行比較,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的生活質量比較
干預組的精神健康、生理機能、社會功能、軀體疼痛以及總體生活質量評分均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耐藥肺結核患者經(jīng)常出現(xiàn)咯血、胸部疼痛等不良癥狀,而且在治療的過程中還會出現(xiàn)各種不良反應,患者自然容易失去治療的信心與熱情,良好的心理護理干預對于患者情緒狀態(tài)的改善以及生活質量的提高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臨床在對耐藥肺結核患者進行治療時,應配以相應的心理干預。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的精神健康、生理機能、社會功能、軀體疼痛以及總體生活質量評分均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參考文獻
[1] 彭韞麗,席秀娟,秦艷秋.個性化心理護理干預對耐多藥肺結核患者治療及心理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01):11-13.
[2] 黃瑞娥,黃惠玉.護理干預對提高耐多藥肺結核患者生活質量的效果研究[J].中外醫(yī)療,2014,1(15):146-147.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