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紅
(大連醫(yī)科大學,遼寧 大連 114000)
高熱驚厥是門診急癥之一,發(fā)病原因在于小兒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汗腺功能發(fā)育不全[1]。該病十分危險,可能導致嚴重的腦部受損,出現(xiàn)癲癇等嚴重并發(fā)癥,長時間的高熱驚厥還可導致患兒死亡。探討高熱驚厥的門診急診處理方法對提高搶救效率,規(guī)范搶救方法有重要意義[2]。本研究對高熱驚厥患兒的處理方法進行了探討,并且觀察了我院71例患兒的處理效果,旨在指導門診醫(yī)師對該病的處理,為搶救方法的發(fā)展提供參考,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我院自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門診收治的高熱驚厥患兒71例,其中男42例,占59.15%,女29例,占40.85%,年齡在6個月~12歲,平均年齡(6.1±2.2)歲;其中<1歲患兒29例,占40.85%,1~3歲患兒40例,占56.34%,4~8歲患兒1例,占1.41%,>8歲患兒1例,占1.41%;體溫38.2~40.6 ℃,平均體溫(39.1±0.4) ℃。
1.2 方法
1.2.1 門診基礎急救:患兒保持平臥,頭部偏向左側(cè)或右側(cè),因患兒年紀小,自控力差,給予壓舌板放在牙齒之間,避免咬傷舌頭,將口腔、鼻腔內(nèi)的分泌物清理干凈,避免窒息。對于存在舌根后墜的患兒,選用舌鉗,將舌頭拉出,避免呼吸道阻塞,根據(jù)嚴重情況可給予吸痰、氣管插管處理。觀察患兒缺氧情況,若嚴重,則給予面罩給氧處理,對于不太嚴重的患兒,給予鼻導管給氧,保持氧濃度在30%以內(nèi),氧流量在1.0~1.5 L/min[3]。迅速為患兒建立靜脈通道,以方便及時給藥。
1.2.2 驚厥控制處理:在患兒驚厥時,拇指貼著患兒人中穴、合谷穴進行按壓,也可以進行針刺,在緊急情況時,可掐人中穴,直至驚厥停止,同時給予患兒用藥。藥物選擇包括:①首選藥物是安定,因為安定起效快,且比較安全,給予患兒安定0.3~0.5 mg/kg,最大劑量<10 mg,給予靜脈推注,或者肌內(nèi)注射,推注速度控制在1~2 mg/min,正常5 min內(nèi)起效,必要時可在15 min時,再次給予安定1次。②在安定無效時,可給予苯妥英鈉,給予患兒苯妥英鈉10 mg/kg,行靜脈滴注,滴注速度控制在每分鐘50 mg以內(nèi),注意患兒的血壓及心率水平。③在安定、苯妥英鈉無效時,給予患兒苯巴比妥10 mg/kg,行靜脈滴注,滴注速度控制在每分鐘50 mg以內(nèi),15 min起效。④給予患兒10%水合氯醛5 mL/kg,可采取灌腸或者口服的方式用藥。⑤在必要的情況下,可選擇亞冬眠療法,給予患兒異丙嗪1~2 mg/kg,氯丙嗪1~2 mg/kg,行肌內(nèi)注射,注意觀察患兒水電解質(zhì)平衡情況,隨時進行急救。
1.2.3 降溫處理:可先選擇物理降溫,將冰袋用毛巾包裹嚴實,放在患兒的額頭、頸部、腋下、腹股溝等部位,或者用酒精擦拭身體,選擇大血管處皮膚進行擦拭,注意觀察患兒的情況,若患兒面色蒼白、呼吸不穩(wěn)、寒戰(zhàn),立刻停止擦拭,選擇藥物降溫。藥物降溫則給予患兒復方氨基比林2 mL,行肌內(nèi)注射,或者給予地塞米松1.5 mg/kg,行靜脈推注,每6 h一次[4]。
1.3 觀察指標:觀察本組患兒退熱時間、驚厥消失時間、急救成功率,患兒高熱已成功退熱,驚厥癥狀消失,可判斷為急救成功。
本組71例高熱驚厥患兒均給予急救處理后,高熱已成功退熱,驚厥癥狀消失,急救成功率高達100.00%,退熱時間(42.0±4.7)min,驚厥消失時間(40.1±4.3)min,治療效果顯著,且未發(fā)生嚴重并發(fā)癥。
小兒高熱驚厥指感染所致的高熱,并且出現(xiàn)的驚厥癥狀,由于病勢危急又較為常見,一般首發(fā)癥狀為發(fā)熱,在發(fā)熱開始一段時間后,體溫驟升,出現(xiàn)短暫全身性驚厥,伴意識喪失。如果不及時處理,可能因缺氧而引起腦損傷,亦可能導致患兒癲癇、智力低下,也有導致患兒死亡的可能性,因此其門診急救措施探討十分具有臨床價值[5]。
對于小兒高熱驚厥,最重要的是需要立即控制,就地搶救,在短時間內(nèi)控制臨床癥狀對挽救患兒生命有幫助,如果不及時搶救,后續(xù)損害嚴重,并且可能帶來永久性傷害。而處理驚厥的藥物主要選用安定,安定是常用抗驚厥鎮(zhèn)靜藥,效果值得肯定,必要時,可加大該藥物的使用劑量,但需要注意,安定劑量過大時,可能會使患兒出現(xiàn)呼吸抑制、窒息、血壓降低、心跳減慢或停止等不良反應[6]。其次,高熱驚厥患兒時常由于缺氧導致嚴重后果,因此吸氧也是必要的處理措施,適當?shù)奈蹩筛纳颇X部缺氧狀況,以防止腦部損害。除了上述措施外,針對高熱的處理也是必要的,正確而合理的降溫措施可使患兒快速脫離危險,使病情趨于穩(wěn)定降溫主要分為藥物降溫和物理降溫,藥物降溫主要依靠各類退熱藥物,需要注意,退熱藥物應選擇安全性較高,并且見效相對較快的,如賴氨匹林等。而物理降溫主要以貼敷、溫水浴、擦洗身體等為主。在小兒高熱驚厥搶救過程中也有許多注意事項,觀察患兒體征十分重要,患兒發(fā)生寒戰(zhàn)、肢體發(fā)冷、呼吸加快并且精神不振等癥狀則有很大可能性發(fā)生驚厥,同時在搶救過程中,應對患兒的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的監(jiān)護,注意一些可能發(fā)生的突發(fā)情況,在搶救過程中也需要爭取患兒家屬的全力配合,并且注意在氣溫較低時患兒的保暖措施。本研究結(jié)果中顯示,所有患者在經(jīng)過適宜的門診急救處理后,均成功退熱,并且退熱時間較短,也未出現(xiàn)嚴重的并發(fā)癥,說明了適宜的處理方法可緩解高熱驚厥兒臨床癥狀,避免并發(fā)癥發(fā)生,并且挽救患兒生命。
綜上所述,小兒高熱驚厥是嚴重的疾病,可能導致嚴重的后果,門診醫(yī)師應迅速判斷發(fā)病原因,就地搶救,采用正確的處理方法,以提高搶救成功率,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以及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