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鵬
【摘 要】目的:探究婦科超聲檢查,對絕經后陰道出血的診斷結果。方法:將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2例絕經后陰道出血病人,隨機分為對照組(接受病理學檢查)、觀察組(接受婦科超聲檢查)各61例,對比兩組診斷結果。結果:觀察組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增生、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癌、萎縮性子宮內膜檢出率,比對照組低,但組間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O.05)。結論:婦科超聲檢查對絕經后陰道出血病變檢出率高,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婦科超聲;絕經后陰道出血;臨床價值
【中圖分類號】R5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9--02
女性卵巢功能衰退后會出現絕經現象。絕經后的女性,受子宮內膜病變影響,會出現陰道出血情況,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為查明出血原因,尋找行之有效的檢查方式尤為關鍵;對此,超聲技術應用越發(fā)廣泛,診斷與檢查方式安全可靠,且效果確切,與病理學檢查結果比較無明顯差異,如下所示。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122例絕經后陰道出血病人作為觀察對象,患者及其家屬均同意參與本次研究,簽署了書面知情書。排除意識、精神障礙者,以及心腎等器官出現嚴重器質性病變者。隨機分組各61例。觀察組平均年齡55.3±4.2歲。對照組平均年齡56.5±4.6歲。兩組體質量、年齡等基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O.05,可比。
1.2 方法
對照組展開病理學檢查,醫(yī)護人員嚴格按照病理學檢查流程展開檢查,避免出現操作差錯。觀察組接受婦科超聲檢查,膀胱充盈后取截石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3.5-5.0MHZ探頭頻率,展開多角度與多方位的切面檢查。觀察患者子宮位置、子宮內膜厚度等,了解可疑病灶大小、位置與邊緣情況。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據統(tǒng)計分析,用spss19.0軟件,計量資料方面,()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方面,用2檢驗。P<0.05,表示數據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檢查結果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O.05),如表1所示;
3 討論
絕經后陰道出血是臨床婦科常見疾病,是婦科疾病早期信號。絕經后卵巢功能減退,身體雌激素水平降低,陰道粘膜變薄,由于上皮細胞內糖原、桿菌數量含量變少,且酸度下降,抵抗疾病能力隨之降低,以受感染致使局部潰瘍,從而引起出血。通常女性在絕經1年后,會出現白帶血染、陰道不規(guī)則出血、血色分泌物等情況。臨床研究表明,絕經后陰道出血病因,與非器官性因素有關,治療不及時會出現炎癥、腫瘤等病理性改變。絕經后陰道出血是多種病因共同作用的結果,部分患者無其他特異性表現,患者就診積極性不高,導致疾病診斷難度也隨之增加[1]。
臨床診斷絕經后陰道出血的方法局限,傳統(tǒng)刮宮診斷方法,雖然檢出率高,但診斷過程會對患者帶來不同程度的身心傷害,同時對醫(yī)生專業(yè)水平要求較高;對此,尋求行之有效、安全可靠的診斷方法尤為關鍵。超聲檢查方法具有無創(chuàng)、安全、簡便與高效的特征,臨床應用效果顯著,得到了國內外專家的一致認可。
診斷過程中,首先需排出惡性疾病,如子宮內膜癌,可通過婦科陰道超聲檢查,了解子宮內膜回聲、厚度等情況進行診斷。部分內膜癌患者,會出現腫瘤細胞壞死脫落情況,子宮內膜相對較薄,易出現誤診等現象,需加強隨診。對超過5mm厚度的子宮內膜患者,以及子宮內膜層增厚的患者,建議接受刮宮診斷。子宮內膜癌與子宮內膜回聲、厚度有直接關系。超聲下的子宮內膜增生,子宮內膜弧度增加,可見宮腔線,回聲均勻分布,肌肉、內膜分界清晰。但內膜癌膜壁明顯增厚,通常會超過1mm,回聲不規(guī)則且紊亂[2]。
婦科超聲檢查方式,通過觀察子宮內膜的形態(tài)學特征、回聲特點、厚度變化等信息,可有效診斷、分析病變及其累及部位,可為后續(xù)治療提供價值依據。超聲技術屬于無創(chuàng)檢查方式,患者痛苦少,尤其承受能力差的老年女性患者更加耐受。同時操作簡單,操作差錯率低。除此之外,檢查方式性價比高,醫(yī)療費用家庭可承受,對患者檢查配合度、依從性、診斷率的提高,起到了積極存進作用。
隨著年齡的增加,子宮癌、子宮頸癌的發(fā)生機率會增加。雖然絕經后陰道出血癥狀相對常見,但嚴重威脅身心健康,建議做盆腔彩超排除子宮內膜疾病、宮頸疾病。尤其是老年女性,多合并基礎疾病,子宮內膜病變,極易提高身體炎性反應,降低生活質量,增加治療難度;對此,加強疾病重視尤為關鍵。醫(yī)護人員應當加強患者就診過程中的健康宣教,包括注意外陰局部衛(wèi)生勤換洗內褲等。加強心理護理,使其身心處于最佳診斷、治療與預后狀態(tài)。加強出院指導,叮囑其定期復診,對預后效果不佳患者,需要進一步診斷于治療[3]。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的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增生、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癌、萎縮性子宮內膜的檢出率比觀察組高,但組間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表示超聲檢查與刮宮病理學檢查同樣有效,但檢查時間相對較短,經濟費用相對較少,診斷準確率無明顯差異;對此,婦科超聲檢查技術更容易被絕經后陰道出血患者接受。
綜上所述,婦科超聲檢查可準確評估絕經后陰道出血病變類型,利于早確診、早治療,臨床應用優(yōu)勢明顯;對此,值得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姜水清, 徐金先. 超聲檢查對絕經后陰道出血患者的臨床診斷價值研究[J]. 中國婦幼保健, 2016, 31(19):4068-4070.
吳莎. 陰道內鏡在絕經后女性宮腔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 2017, 32(23):5942-5945.
孫平平, 顧小燕. 經陰道超聲聯合宮腔鏡檢查在絕經后宮腔積液病因診斷中的價值[J]. 中國婦幼保健, 2017, 32(18):4551-4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