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思成
【摘 要】目的:以性教育實施情況為端口,研究醫(yī)學健康課程在高中課堂全面開展的重要性可行性,以促進高中生的身心健康。 方法:以分析性健康教育現狀和經驗入手, 結合目前高中生身體健康狀況和高中生的生理期、心理期特點,提出在高中課堂全面引入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結果:整合學校力量和社會各界資源,利用高中健康教育特點完善高中生醫(yī)學健康教育的課程,挖掘高中健康教育潛力。 結論: 借鑒性健康教育經驗,開展健康教育進入高中課堂的實踐活動前景良好,充分挖掘其潛力對高中生健康水平的提高意義重大。
【關鍵詞】健康教育;高中生;性教育
【中圖分類號】R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9--01
引言
醫(yī)學健康教育是以健康為最終目標,進行相關知識宣傳,在多個因素的影響下達到促進健康行為采納的教育過程。學生健康教育一直是備受關注的領域,學生健康教育而在學生健康教育的落實過程中,性健康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重視領域,已得到較為全面的開展。然而,隨著生活習慣的改變,青少年健康水平并不樂觀。在原有健康教育的基礎上,豐富健康教育的內容,為青少年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內在動力意義重大。借鑒原有活動經驗,以性教育為端口,對未來醫(yī)學健康更多內容的普及的前景做出分析將有利于我國高中健康教育的開展。
1 健康教育現狀分析
目前, 我國健康教育工作成績顯著,主要的健康教育形式有4種: 一是面向全體人群,以大眾傳播為主的常規(guī)教育與宣傳; 二是以社區(qū)為基礎,針對社區(qū)優(yōu)先衛(wèi)生問題和重點人群開展系列活動; 三是以學校教育為基礎,對在校學生進行健康教育; 四是將健康教育納入社會其他部門或綜合到社區(qū)建設和規(guī)劃中開展工作[1]。其中以學校教育為基礎,對在校學生進行健康教育,一直是我國普及健康教育的重點內容。而以學校教育的影響力與系統(tǒng)性也決定了其在健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在健康教育領域,目前學校教育資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由于青少年時期是生理、心理發(fā)育的關鍵時期 ,也是各種心理沖突和行為、情緒問題發(fā)生的高危階段。面對日趨激烈的升學、就業(yè)壓力和環(huán)境變化 ,青少年在生活事件、意識形態(tài)、成長、家庭、社會等等方面難免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困惑和心理問題。 其中 ,特別是社會、家庭和心理健康的問題正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將醫(yī)學健康教育引入高中課程,適當引導,或可使高中生將正確的人生觀和正確的健康觀相結合,對其一生的發(fā)展形成積極影響。同時,在目前的教育背景下 ,學校、家長、學生面臨著更大的升學壓力 ,學校在觀念上更容易陷入片面重視分數 ,忽視學生健康狀況的誤區(qū),在時間安排上注重高考科目的課程、練習、輔導。因而 ,開展高中健康教育操作模式的研究、充分挖掘學校教育的潛力具有現實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且在時代快速發(fā)展的今天,由于互聯(lián)網和電子產品的大量使用、不良飲食習慣及食品、交通便捷度的提高以及不規(guī)律的生活作息,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不容樂觀[2]。擴大健康教育的內容,從目前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性健康教育延伸到營養(yǎng)健康教育、睡眠健康教育等多個領域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我國高中生的健康水平。
對上述問題的認識,為我國健康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動力。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強調:“將健康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把健康教育作為所有教育階段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以中小學為重點,建立學校健康教育推進機制。構建相關學科教學與教育活動相結合、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相結合、經常性宣傳教育與集中式宣傳教育相結合的健康教育模式?!逼渲刑貏e是性健康教育方面,得到了各界力量的支持與肯定,主要體現在:政府細則提出高標準、高要求;學校與家庭共同承擔教育責任推進性健康教育;學生自主獲取傳播性健康知識的意識增強;有關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相關科學知識出版物增加;網絡媒體利用自身優(yōu)勢擴大了相關性健康知識的傳播。有研究顯示學生性知識主要來源為[3]: 學校占30.76%,父母親占 29.95%,同學和朋友占42.51%,書報和雜志占 34.01%,網絡占 45.74%,電視占 27.12%,廣播電臺占 4.04%,其它為 11.33%;研究結果也體現了性健康知識傳播中的社會復雜性與手段多樣性。考慮高中生學生健康教育的特點,全面考量并進行具體分析改進,學生健康教育仍具有較好的發(fā)展前景。
盡管我國目前性教育在全國多地得到了有力的推進,但在此過程中所遭遇的問題曾經甚至仍然限制著性教育的全面開展。高萬紅等人在對大學生性教育研究中發(fā)現,社會轉型對大學生性知識的獲得、性心理發(fā)展及性觀念形成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性觀念方面,大學生一方面受到中國傳統(tǒng)的性文化和性價值觀的影響,羞于啟齒,談性色變;另一方面又受西方性解放運動及性革命思潮的不斷沖擊。在多元文化沖擊下學生對性開放的接納程度不斷增加,但性困惑、性壓抑、性罪錯等問題也日漸增多。[4]年齡與大學生相近且即將進入大學的高中生也難免陷入這樣的困境。同時考慮到目前國內某些影視作品的性暗示成分,缺少自我判斷的高中生更容易產生性困惑等問題。另外,由于高中生學業(yè)較為繁重,學校、家庭對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不足。性教育課程時長被擠壓,且由于對此問題的輕視,學校性健康教育的開展也很吸引學生達到健康教育的真正目的。而學校相關資源較為有限,缺乏與社會公益力量的合作也限制了學校健康教育發(fā)展的步伐。
由此,以性教育為借鑒,健康教育所面臨的難題中,最重要也最關鍵的問題是思維模式的轉變。利用多種宣傳方式及介入手段進行健康教育知識的普及,形成良好的健康思維模式熏陶環(huán)境至關重要。除此之外,各方的積極參與及合作也具有關鍵作用。而考慮到高中校園的環(huán)境的特殊性,高中健康教育的自身特點也需成為考量因素。
2 高中健康教育特點
2.1 專業(yè)性與高效性
高中階段的知識積累是多學科、專業(yè)性的,對高中生的人生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可以影響一生的行為。健康教育在這個階段進入,可以使學生在整個生長發(fā)育期形成一個持之以恒的行為模式。同時,高中學生是一個特殊群體,學習能力和表達能力都近于成年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又高于成人,課堂吸收能力更強,可以有效地將健康知識向周圍傳播。且高中校園中學生易于集中,健康教育活動方便組織,良好的團體學習氛圍也可以幫助健康教育知識得到更好的吸收。在這一階段,一種行之有效的醫(yī)學健康教育模式對青少年的各種病患的預防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5]。
2.2 社會性
高中校園可以良好地將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公益組織良好聯(lián)動起來,同時也可以在社會與個人形成緊密聯(lián)系。同時,鑒于高中畢業(yè)生的多個出口,部分學生進入大學或其他類院校繼續(xù)學習,但也不乏由于學業(yè)水平限制或者家庭環(huán)境問題在高中后便放棄學業(yè),進入工作崗位。而這部分人群在高中畢業(yè)后難以再集中進行健康教育,卻也是健康易受損群體。高中階段的健康教育可以伴隨高中生進入高等院校、職業(yè)技校或者工作崗位上,真正賦予社會各層人群其保護個人健康的知識儲備與能力。
2.3 多樣性與趣味性
高中課堂形式可靈活多變,在傳統(tǒng)課程教學的基礎上具有較大的創(chuàng)新空間。與音樂、美術、體育等課程的結合,以及新媒體等多種形式的引入為高中課程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fā)展平臺。
3 對策及建議
針對高中健康教育的自身特點,結合性教育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健康教育的全面開展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得以推進:
3.1 政府管理
建立政府與學校的績效考核和崗位評價機制,將學生體質健康達標情況作為對各級政府職能部門分管領導、學校校長績效考核和崗位評價的重要標準之一,建立健全獎懲制度。將健康教育開展情況也納入考核,形成從上而下的壓力推動機制,將校園從單一重視成績的怪圈發(fā)展為關注學生全面素質的游樂場。
3.2 重視對專業(yè)團隊的培養(yǎng)
醫(yī)學健康教育是一個高度專業(yè)化的教育活動,這就需要我們要從專業(yè)領域引進人才,建立專業(yè)的健康教育團隊。健康教育涉及到多個方面,包括心理健康、性健康、營養(yǎng)健康、睡眠健康、運動健康等多個內容,每一個領域都需要專家作為項目指導,進行專業(yè)培訓,根據各地區(qū)的情況因地制宜,培養(yǎng)本地的健康教育團隊。另外,各地也可以利用當地的醫(yī)療資源,與本地醫(yī)院或者醫(yī)學院合作,確保健康教育課程內容的科學與嚴謹。
3.3 增設評價、反饋機制
以學生作為健康教育評估的主體,以發(fā)問卷的形式進行反饋信息收集。同時,鼓勵健康教育團隊內部自我監(jiān)督,收集各方意見與建議,不斷更新自我血液。目前,許多學者以科學研究為目的對某些地區(qū)人群的身體素質或健康意識展開過調查,但是各校極少有自我的調查系統(tǒng),對自我的無評估、無了解狀態(tài)使得健康教育開展的方向和深度難以評估,可以借鑒已有的研究經驗與信息調查方式創(chuàng)建完善的評估體系。
3.4 改良課堂結構,增強課程的個性化
在傳統(tǒng)授課的基礎上,健康教育可以結合其他課程及領域以多種形式介紹健康知識。例如可以結合歌唱比賽、話劇表演、運動比賽以及同伴教育等多種形式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激發(fā)高中生的積極主動性。同時,針對不同年齡或者身體狀況的同學,還可以設計更為具體、個性化的方案進行針對性教育,而根據健康教育開展的時間與深度,及時更新教育內容,是健康教育過程成為一個連續(xù)的、持久的、有針對性的學生個人改變過程。
3.5 加強學校與社會公益力量的互動
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增強與健康公益聯(lián)盟與慈善基金會的互動,為校園健康教育帶來人員支持與資金支持,為全國各地特別是貧困地區(qū)相關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減輕學校自身負擔。
3.6 合理利用新媒體
呼吁社會各界加入健康教育體系,鼓勵相關的藝術創(chuàng)作。使用抖音短視頻等潮流軟件,以及更為吸引高中生的動漫、電影等形式展開對健康教育內容的宣傳。同時,以此作為健康教育課程的素材,相互促進,是健康教育得到長足發(fā)展,賦予其更加廣泛的影響力。例如動漫《工作細胞》(2018.7.8開播)在其播放平臺上的播放量已破億,以及其生動的形象與劇情將醫(yī)學免疫學知識講述地準確而清晰,在高中生中擁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健康教育借鑒這樣的優(yōu)秀作品為自身生產影響力不失為良策。
結論
為提高高中生健康水平,健康教育具有必要性,且具有良好的發(fā)展前景。結合我國目前高中生健康知識掌握情況與健康教育發(fā)展現狀,利用高中健康教育專業(yè)性、高效性、社會性、多樣性及趣味性的特點,以政府管理作為主要推動力,通過建立專業(yè)團隊,完善評價反饋機制形成健康教育良好實施的基礎。同時,結合多方力量確定個性化、獨具特色的傳播方案,充分發(fā)揮時代媒體力量為醫(yī)學健康教育進入高中課堂創(chuàng)造多種可能,挖掘健康教育和高中課堂潛力為未來健康教育的推進提供了藍圖。
參考文獻
陳永超,王芳,丁雪.醫(yī)學模式轉變對英美國家健康教育發(fā)展的影響[J].中國健康教育,2014,30(02):170-172.
鐘亞平,蔣立兵.多學科視域下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的困境與突破[J].體育學刊,2018,25(03):38-43.
史軼群,張嘉楠,孫怡心.青春期性教育的現狀與思考[J/OL].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12[2018-10-15].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80928.1047.002.html.
高萬紅,劉碧雯.綜合性性教育在大學生性健康教育中的行動研究[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17,36(06):85-90.
王淑芬,許先蘭.安徽省高中生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現狀及需求[J].疾病控制雜志,2001(01):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