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淥水
【摘要】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是課堂,課堂教學也是教師價值體現(xiàn)和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叭姓n堂”應運在中職體育教學中,更多學生將會積極主動的參與體育課堂,體育課堂也將會大放異彩。
【關鍵詞】“三有”課堂 ?體育教學 ?措施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2-0216-02
我國堅持社會主義教育方向,立足國情,遵循教育規(guī)律,堅持改革創(chuàng)新,凝聚人心,提高人格,發(fā)展人才,培養(yǎng)人才,造福人民為己任,培養(yǎng)在道德,知識,藝術工作中充分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教育現(xiàn)代化,建設強有力的教育,管理人民滿意的教育。李克強總理說,“加強高職院校,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服務發(fā)展,促進就業(yè)的方向,促進生產(chǎn)教育一體化,校企合作,培養(yǎng)更多高技能人才?!苯逃切枰獎?chuàng)新的,教育的根本源自于課堂?!叭姓n堂”是我們正在尋找的職業(yè)教育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了解職業(yè)教育,創(chuàng)造學習型學校,享受學習化人生,讓“三有課堂”融入各個學科,體育教學更需要“三有”。
一、教師對“三有”課堂精髓的深入認識
我們都知道“三有課堂”的精髓是“有趣、有用、有效,讓課堂充滿活力”。中職體育教學中如何讓體育課成為“三有課堂”,如何利用場地設施、多媒體等手段將自己的課堂打造成為“三有課堂”,體育課的教學中如何將滾雪球、自由結對、餐墊法、展覽館、工作站、旋轉木馬等六種教學方法應運自如,更需要教師的鉆研和設計。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尤其是體育課教學中,鼓勵教師將教學內容的某一部分轉化為一個小項目、小任務、或者是小問題,激發(fā)學生對獨立探究的渴望,學生積極參與,參與幸福,學習和快樂。深刻地認識到課堂教學要真正學會使用,學會獲取,學會獲得,并使學生充滿收獲感;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能夠產(chǎn)生交流、交鋒、交融,課堂上真正充滿“掌聲、笑聲、辯論聲”,真正體現(xiàn)出“有用、有趣、有效”,這真的是以學生為中心,這樣的課堂是體育課堂追求的好課堂。
二、“三有”課堂的推進更需要貼近學生
調查數(shù)據(jù)1:學生是否愿意參與體育課情況:結果表明 75.1%原意參與,14.6%偶爾會參與,10.3%不愿參與。
調查數(shù)據(jù)2:學生不愿意參加體育課原因:6.7%擔心受傷、15.7% 嫌臟嫌累、32.1%沒有喜歡的體育器材、48.4%體育課無趣、9.2%表示其他原因。
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是主體,學生在課堂活動中扮演著圍繞老師進行活動的角色,這是輔助角色。學生的身體知識技能通常僅限于課堂,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的教學。無論哪個學生,他們的學習興趣,能力,思維方式和目標抱負都是不同的。他們有著不同的運動層次和對體育課不同的參與意愿以及有不同的體育愛好。對于任何一種教學方式,教育的對象永遠是學生,而體育教學的優(yōu)與差,就在于學生的學習情況,課堂氣氛、技能學習、參與度等等。體育教學要想成功就必須明確學生想學什么、愛好什么、需要什么,正如調查1和調查2的結果:學生大多還是喜歡參與體育課堂學習,而且更多的學生希望體育課是有趣的,所以體育課堂的教學更應該因材施教,課堂內容應該更接近學生,當有學生喜歡的體育時,再加上“三有課堂”中的餐墊法、展覽館、工作站、旋轉木馬等有趣方法,學生也會克服怕臟怕累、擔心受傷的心理,更多學生將會積極主動的參與體育課堂,體育課堂也將會大放異彩。
三、體育教學落實“三有課堂”的措施
1.改變教學理念,優(yōu)化課堂效率。調整教學模式以更好適應學生學習,將慣用的教學設計思維模式設計的7式:確定主題—分析學情—確定目標—準備資源—教學方法—設計過程—設計評價和課中教學實踐的9式:課前預習—激情導入—建立聯(lián)結—明確目標—探究新知—實踐應用—練習反饋—評價總結—課后鞏固等教學要素分解到有用、有趣、有效三個維度進行不同層面的評價考核,也將“三有課堂”的實用性、趣味性、時效性的教學理念貫穿到實際的體育教學之中,從理念進行更改,讓課堂真正發(fā)生改變。
2.中等職業(yè)學校的體育教學必須通過“子項目”創(chuàng)建課程,以便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愛好選擇自己想學的技能和知識。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愛好和興趣,充分發(fā)揮全體學生的體育特色和專長,積極參加體育課堂活動,讓學生充滿自信,充滿激情地學習。激發(fā)學生對獨立探究的渴望,學生積極參與,參與幸福,學習和快樂。
3.加大對學校體育設施的投入,改善體育場館和設施,投入移動多媒體和音響設備,盡可能滿足學生體育教育的需要,保證適當?shù)捏w育健身設施和設備。同時,將學生的考試成績和專業(yè)學生的適當行為分為合理的,有針對性的組織,指導,監(jiān)督和管理學生的體育鍛煉行為和培養(yǎng)習慣。學校要繼續(xù)大力發(fā)展體育協(xié)會和團體運動,正確引導學生選擇集體體育形式,調動學生的體育運動積極性。增強體育氛圍,注重加強學生交際能力的溝通,提高學生的科學鍛煉行為和堅持不懈。
4.全面實施教師培訓和考核,提高教師整體素質。首先,要培養(yǎng)和提高教師對“三有課堂”的理解,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課堂興趣點,在推動“三有課堂”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師所教授的興趣點,教學方式以及動員學生鍛煉的熱情,對學生未來參與體育鍛煉意識培養(yǎng)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1]劉旭升.項目學習打造“三有”課堂[J].教育.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