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岸秋,郭澤霞,張秀燕
(海南省第三人民醫(yī)院護理部,海南三亞572000)
乳腺癌已成為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乳腺癌治療常采用手術根治后輔以化療的方案,該方案可減少或防止術后腫瘤復發(fā)或轉移,改善乳腺癌的療效[1]。但患者術后需在健側上肢行經(jīng)外周靜脈留置中心靜脈導管術(PICC)置管進行化療,一般化療周期為6個療程左右,每個療程間隔約3周,在化療間歇期患者需帶PICC管出院?;颊叱鲈汉竺撾x了護理人員的視線,PICC導管維護得不到有效監(jiān)控,導管正常與否、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征兆等均需要患者進行自我觀察。因此,患者心理負擔大,擔心發(fā)生導管移位、脫出、斷裂而中斷功能鍛煉,往往依賴他人幫助完成日常生活;出院后肢體功能未能有效鍛煉[2],影響恢復;術后乳房缺失及癌癥的打擊使患者及其配偶對疾病的治療缺乏信心,對疾病錯誤認知影響性壓抑等原因?qū)е律钯|(zhì)量下降。為改善化療間歇期患者心理負擔,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促進肢體功能恢復,提高生活質(zhì)量,本研究對此類患者開展康復沙龍系列活動,探討其對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根治術的患者88例,年齡31~65歲,平均(41.5±6.5歲)。納入標準:①年齡>18歲;②符合乳腺癌診斷標準,均接受手術治療及術后化療,病理學檢查證實診斷;③對病情及本研究均知情,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乳腺癌復發(fā)者;②予術前新輔助化療或者已行放療者;③合并心、肺、肝、腎等重要臟器疾病或功能不全者;④中途停止化療或者改變化療方案者;⑤合并認知功能障礙、精神障礙或者存在語言表達、溝通障礙者。按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4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文化程度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預方法對照組患者在乳腺癌術后留置PICC化療間歇期進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即給予電話隨訪1次及PICC門診健康教育,內(nèi)容包括PICC維護及注意事項、化療相關知識,如副反應和注意事項等,以及上肢功能鍛煉、飲食指導。觀察組患者則在對照組基礎上從第1次化療間歇期開始到第6次化療結束給予康復沙龍干預,干預療程為6個月,具體如下:
1.2.1 成立康復沙龍團隊由1名護長(承擔的內(nèi)容為巡視及督查),5名不同層級護士組成,其中1名護士負責按時通知患者參加活動,確?;颊呖祻蜕除埖某銮诼?,2名護士組織、帶領,另外2名則對患者的動作進行指導和監(jiān)督。
1.2.2 建立微信交流平臺主要目的是為患者提供乳腺癌預防相關知識、術后康復知識、飲食注意事項、PICC置管維護及自我觀察、功能鍛煉、飲食注意事項等,提供全面、全程、連續(xù)的整體康復。
1.2.3 功能康復指導每周二、五下午16:30~17:30由1名康復沙龍團隊的護士負責帶領患者做康復操,護長和2名護士負責在旁協(xié)助,觀察和指導患者動作。
1.2.4 健康知識講座定期舉辦乳腺癌知識講座,主要形式為相關知識教育、視頻和同伴支持教育。根據(jù)患者不同的背景(如年齡、文化文化程度)進行授課交流。授課內(nèi)容提前1周以信息形式發(fā)通知給患者及家屬。
1.2.4.1 疾病相關知識教育每周一次,為周三下午15:00開始以PPT及專家答疑形式進行教育,涉及乳腺癌疾病的相關知識如其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以及PICC置管的目的、維護時間、沐浴方法、功能鍛煉及化療間歇期注意事項,康復指導,飲食知識、性生活維護、假發(fā)和義乳的佩戴等以及專家對患者疑問進行解答。
1.2.4.2 視頻教育每周二15:00觀看乳腺癌術后患肢功能鍛煉視頻、康復操、PICC置管側肢體的鍛煉以及勵志影片,為患者及家屬提高對疾病治療的自信心。
1.2.4.3 同伴支持教育每周五下午15:00舉辦1次,由4或6人組成的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同伴支持互助小組,組長的選拔標準:積極性高、責任心強以及恢復良好。組長介紹PICC維護相關知識和自我護理經(jīng)驗,組員間交流帶管出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體會、乳房缺失后的自身感受、化療反應的應對,推廣對PICC管道護理有益的經(jīng)驗、糾正不恰當?shù)南敕ê陀^念,相互鼓勵,相互支持。
1.3 觀察指標干預結束后,采用乳腺癌生活質(zhì)量測定量表(FACT-B)評估兩組患者術后生活質(zhì)量,該量表包含生理狀況、社會/家庭狀況、情感狀況、功能狀況、附加關注5個維度36個條目,總分144份,分數(shù)越高則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越高。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算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兩樣本均數(shù)比較采用t檢驗,兩樣本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均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FACT-B量表各項評分及總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s,分)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shù)44 44生理狀況21.83±3.57 18.39±3.71 3.268<0.05社會家庭狀況22.15±3.04 16.92±3.32 4.511<0.05情感狀況21.35±3.14 16.17±4.29 5.326<0.05功能狀況23.06±3.59 16.61±4.83 4.893<0.05附加關注29.27±1.75 23.14±1.80 9.018<0.05總分117.66±1.75 92.23±2.00 21.450<0.05
乳腺癌是最常見的女性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其在我國的發(fā)病率與死亡率有逐年增加及不斷年輕化的趨勢[3]。手術是治療乳腺癌的有效方法,術后化療進一步提高了臨床療效。但是患者由于受到疾病本身、手術及化療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創(chuàng)傷和心理應激反應[4],進一步影響了患者生活質(zhì)量狀況。長期社會支持對乳腺癌患者的康復有利,而康復沙龍則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社會支持平臺。其主要內(nèi)容及作用如下:
3.1 功能鍛煉的作用功能鍛煉是促進乳腺癌術后患肢及PICC置管側肢體的有效運動,避免淋巴水腫及血栓等并發(fā)癥發(fā)生,促進肢體功能恢復,改善了患者生活狀況和功能狀況,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
3.2 康復知識講座的作用康復知識講座是乳腺癌患者獲得康復知識信息的主要方式。術后患者承擔著巨大的心理壓力,盡管在住院期間通過醫(yī)護人員健康教育以及專家知識講座,但由于化療藥物副作用的影響,使患者對疾病信息獲得較少,對疾病治療和預后存在很多疑問?;熼g歇期患者心理處于恢復階段,對疾病知識求知欲較高。此時開展健康知識講座不僅可以使患者對疾病知識有了系統(tǒng)、直接的了解,還可以通過與專家的交流解決自己本身出現(xiàn)的問題,進而得到了準確的信息支持。此外,乳腺癌術后患者往往因乳房缺失,引起患者及配偶對疾病的錯誤認知而導致性生活障礙,嚴重時可影響夫妻感情甚至引起家庭的破裂[5]。而康復知識講座則可以幫助患者及患者進行認知重建,有利于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提高。
3.3 同伴支持教育的作用同伴支持教育給患者提供生的希望及心理支持[6],共同安慰,相互鼓勵,增強康復信心。乳腺癌術后化療間歇期由于帶PICC管出院,患者及家屬存在心里上的擔憂和相關知識缺乏[7-8],容易出現(xiàn)負性情緒,導致生活質(zhì)量降低。同為乳腺癌術后乳房缺失,PICC帶管化療患者,通過相互溝通PICC導管護理過程中碰到的困難及內(nèi)心恐懼,分享和探討應對乳房缺失后的心理體驗感受,提高患者認知水平和信息需求,使患者在帶PICC管期間能進行日?;顒?,改善心理狀態(tài),提高生活質(zhì)量。
綜上所述,康復沙龍可以有效提高乳腺癌術后化療間歇期PICC置管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張士淮,駱成玉,張鍵,等.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患者康復操的應用及評價[J].北京醫(yī)學,2013,35(10):818-820.
[2] 張效輝.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患者肢體功能鍛煉的護理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13(2):255-256.
[3] 王艷紅.1990-2010年我國城鄉(xiāng)成年女性人群乳腺癌死亡率的流行趨勢[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4,18(9):808-811,819.
[4] 唐梅,唐艷,陳秋菊,等.乳腺癌患者化療前期抑郁焦慮的現(xiàn)況調(diào)查和心理+藥物干預的療效評價[J].海南醫(yī)學,2013,24(16):2352-2356.
[5] 莊鑫,趙維瑜.乳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狀況以及社會支持對其康復的影響[J].四川醫(yī)學,2013,34(3):472-474.
[6] 楊婷,秦亞輝,李莉,等.家屬同步健康教育在乳腺癌護理中的應用進展[J].全科護理,2017,15(5):535-537.
[7] 唐曉風,李錚.慢性病同伴支持模式的研究進展[J].中國健康教育,2012,28(3):219-222.
[8] 鄭艷,張慶慶,唐英,等.化療間歇期PICC帶管出院患者健康管理需求及影響因素調(diào)查[J].海南醫(yī)學,2015,26(2):603-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