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也好
書法藝術是中國漢字特有的文化,它是世界文化史中的一朵奇葩。低年級學生正處于培養(yǎng)寫字能力的起步階段,學生的寫字習慣就是這個時期形成的。語文教學擔負著培養(yǎng)引導學生把字寫工整、寫規(guī)范、寫漂亮的任務,但不少教師沒有根據漢字的規(guī)律和特點,巧妙結合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進行引導,導致寫字教學形式單一,學生機械化練字。其實,寫字是學生愉悅身心的重要過程,如果教師能夠匠心引領,就能達到提升學生的寫字能力的效果。
一、引入趣味元素
書法藝術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不少語文教師非常注重學生寫字能力的提高,一個學生的字是否寫得好與教師在寫字課程中的引導是息息相關的,教師要根據漢字的特點和書法知識指導學生寫字,使學生能夠傳承漢字文化。如果教師不能科學地引導學生寫字,學生很容易出現(xiàn)寫錯字、寫字不規(guī)范等現(xiàn)象。在傳統(tǒng)的寫字教學中,教師不能以學生為主體,無法找到學生的寫字興趣點,引導方式枯燥,學生無法感受到寫字的趣味,更難以寫出有書法蘊味的字。為此,教師要緊扣學生的興趣特點,用心準備寫字教學內容,營造有趣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能夠樂于寫字。
如在學習“馬”“魚”“耳”這三個字做偏旁的寫字課上,首先,教師創(chuàng)設識字情境,將有趣的象形字引入課堂,通過圖文并茂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再讓學生了解這三個字做偏旁和不做偏旁時寫出來的形狀是不同的。然后,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示范,學生先認真觀察,再跟著練習。教師根據學生的練習情況請幾個寫得好的學生在黑板上進行展示,同時,教師把學生在練習中出現(xiàn)的共同問題進行集中講解,并告訴學生如何把握字的間架結構等處理技巧,以提升學生的寫字能力。
二、研究漢字規(guī)律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在寫字時觀察漢字的習慣,而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漢字的筆畫。在傳統(tǒng)的寫字教學中,寫字教學設計過于簡單,教師教,學生寫,學生寫得好壞,教師很少關注,很多學生并沒有根據漢字的規(guī)律進行書寫,導致無法寫出漂亮的字。同時,不少學生沒有養(yǎng)成復習思考的習慣,他們無法在寫字中發(fā)現(xiàn)字與字之間的關聯(lián),不利于寫字能力的提升。教師要用系統(tǒng)的方法引導學生寫字,使學生能夠真正掌握漢字的造字規(guī)律和漢字的書寫特點。
如在學習 “攔”和“欄”這兩個漢字時,教師要確定自己的教學目的,讓學生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知道這兩個漢字的讀音,并有效指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兩個漢字的聯(lián)系,通過認真觀察了解這兩個漢字的間架結構,體會每個筆畫的處理方法。為了進一步激活學生對漢字的認識,教師可以告訴學生這是形聲字,并借助多媒體讓學生了解這兩個字的意思和字形差別。當學生產生興趣之后,教師先讓學生觀察這兩個字的特點,學生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偏旁在田字格中占的空間比較小,而“蘭”字占的空間比較大,這是培養(yǎng)學生把握間架結構的重要引導過程。在這兩個漢字中,偏旁筆畫的處理也是非常關鍵,如木字旁的最后一筆是點,學生必須通過認真觀察才能體會運筆方法??梢哉f,想有效提升學生的寫字能力,教師必須把握漢字的規(guī)律,用心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并讓學生在寫字過程中進行反思,舉一反三。
三、用心臨摹生字
臨摹生字是一種學習寫漢字的方法,但在傳統(tǒng)的寫字課堂中,教師把臨摹生字當作一種課堂任務,使得臨摹教學氣氛沉悶。在這樣的授課理念下,學生不能更好地去體會臨摹的意義,導致臨摹的價值并沒有體現(xiàn)出來。為此,教師要重視臨摹生字這一環(huán)節(jié),引導讓學生用心去臨摹,通過臨摹掌握書寫的技巧,并在臨摹中不斷提升寫字能力。
如在臨摹課堂,教師首先要糾正學生的坐姿、握筆的姿勢,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然后,教師通過現(xiàn)場示范和講解讓學生體會臨摹的意義,掌握臨摹的方法。在部編版低年級語文教材中,每課的生字都設計了田字格的臨摹內容,這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寫字能力訓練的重要素材,讓學生學會利用教材進行臨摹。同時,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書寫問題,并指導學生及時改正,鼓勵學生多臨摹、多動腦,通過充分利用每次生字教學去掌握漢字的書寫方法??梢哉f,寫字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寫字本身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師能夠充分利用好教材,引導學生掌握臨摹方法,就能幫助學生寫出一手好字,而學生會在成功的體驗中對寫字產生興趣。
總之,想提高低年級學生的寫字能力,教師要構建有趣的寫字課堂,使學生感受到寫字過程的樂趣,并借助寫字教學向學生傳授寫字技巧,以提高學生的寫字水平。(作者單位:福建省安溪縣第十小學)
責任編輯:陳 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