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萍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祈福醫(yī)院 廣東 廣州 511495)
腦卒中也就是中醫(yī)學的中風,或稱腦血管意外,其病因復雜、病情嚴重,屬于“急癥中的急癥”[1]。在腦卒中急性期后患者生命體征大致得到保證,此時進入康復期,大約為發(fā)病3周后至3個月,按照中醫(yī)理論,需要針對遺留的各種功能障礙進行康復護理,以盡快去除體內邪氣,恢復機體內正氣。為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本研究引入了中醫(yī)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并觀察其具體效果,現(xiàn)總結如下。
選擇2016年3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96例腦卒中康復期患者,全部經(jīng)臨床CT或MRI確診。其中腦出血42例,腦梗塞54例;年齡32~74歲,平均年齡(50.67±3.26)歲。把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8例,對照組男性29例,女性19例;觀察組男性28例,女性20例。兩組年齡、性別、疾病分類等基礎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對比研究的價值。
給予對照組常規(guī)康復護理,主要為健康教育、心理疏導、飲食指導、關節(jié)運動、肢位擺放、床上翻身移動等。而觀察組加施中醫(yī)綜合護理干預:(1)情志護理。腦卒中患者驟然發(fā)病,肢體、言語功能出現(xiàn)障礙,治療難度大,康復周期長,容易產(chǎn)生煩躁、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護理人員應耐心傾聽患者主訴,并根據(jù)五行情志理論,采用疏導、相制、移情等矯正方法,緩解悲傷、化解憂愁,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2)針灸護理。常規(guī)針灸方法有頭針、體針、手針、耳針等,以醒腦開竅、疏通經(jīng)絡為主,主穴取百會、絕骨、四神聰?shù)妊?,根?jù)陰虛陽亢、氣虛血瘀、風痰瘀阻等腦卒中常見的辨證分型配穴,主穴和癥型配穴取雙側,而肢體功能障礙配穴取患側,每針一柱,留針30min,間歇行針2~3次,1次/d,可加用電針。針灸師應做好針具、穴位皮膚、操作手指的滅菌消毒,根據(jù)患者體質、針刺部位、病情程度等選擇針具,并且正確掌握針刺的補瀉手法,針針得氣,讓患者有局部酸、脹、麻的感覺。(3)中藥熏蒸。根據(jù)患者體質和病情辨證選方,痰熱腑實證采用星萎承氣湯,風痰上擾證采用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陰虛風動證采用鎮(zhèn)肝熄風湯,氣虛血瘀證采用補陽還五湯加減,風痰上亢證采用天麻鉤藤飲加減,用紗布包緊,置入中藥熏蒸機,倉內溫度適宜,每天熏蒸患側肢體1次,30min/次[2]。(4)按摩護理。以患側陽明經(jīng)穴為主,主穴加減配穴,采用揉按、拿捏等手法做身體按摩,每個穴位點揉1min。同時在患側肢體行按、拍、拿、搖、搓、抖等按摩手法,時間約40min。(5)飲食護理?;颊呒捎湍?、辛辣、刺激食物,少食肥甘厚膩食物,應以清淡素食為主,多食蔬菜、水果、蜂蜜等,每餐不宜過飽,宜少食多餐,攝入營養(yǎng)要均衡。在恢復自主意識后,應積極鼓勵患者進行自主康復訓練。
經(jīng)過為期3個月的中醫(yī)綜合護理干預,對兩組康復效果進行評價。采用FMA運動功能量表評價肢體運動功能;采用Barthel指數(shù)評分量表評價日常生活能力,項目為進食、穿衣、如廁、活動、洗澡等方面。
使用SPSS23.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患者得分,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表明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前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FMA得分分別為(30.98±8.87)分、(31.02±9.12)分,經(jīng)對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護理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FMA得分分別為(42.82±11.73)分、(58.02±12.59)分,對比可知,觀察組患者的FMA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t=6.239,P<0.05)。
護理前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Barthel得分分別為(20.02±8.25)分、(19.87±8.16)分,經(jīng)對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護理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Barthel得分分別為(39.76±10.83)分、(56.59±11.95)分,經(jīng)過對比,觀察組患者的FMA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t=8.437,P<0.05)。
腦卒中屬于常見的腦血管疾病,中醫(yī)古籍早有記載,被稱為大厥、暴厥、偏風、偏癱等。中醫(yī)認為腦卒中的病機是本虛標實、竅閉神匿,導致神經(jīng)中樞失效,肢體不能運動,致殘率高達80%,給病人及其家屬帶來極大的痛苦[3]。腦卒中急性期以后前3個月,病人機體機能常有自然康復的傾向,此時是清除所遺留的各種功能障礙的最好時機。傳統(tǒng)中醫(yī)學認為,人體布滿了運行氣血的經(jīng)絡,并連通全身各個器官,主導了肢體運動功能,因此康復護理的關鍵是疏通經(jīng)絡、氣血等,逐漸恢復身體器官的功能。中醫(yī)綜合護理干預秉承中醫(yī)辨證施護的理念,通過情志護理、針灸護理、中藥熏蒸、按摩護理、飲食護理等無創(chuàng)處理手段,疏通經(jīng)絡,調理氣血,強筋健骨,逐漸恢復身體機能,重新建立身心平衡,使患者逐漸回歸正常生活。
從回訪的結果可以看出,經(jīng)過3個月的中醫(yī)綜合護理干預,觀察組肢體運動功能得分為(58.02±12.59)分、日常生活能力得分為(56.59±11.95)分,兩項指標都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中醫(yī)綜合護理干預效果較好,可有效改善腦卒中患者的肢體運動功能,增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加速預后康復進程,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