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玲玲 韓娜
【摘要】 為了適應未來信息化教學,我們以《牛頓第一定律》為課題進行了教學模式探索,相對傳統(tǒng)課堂,我們將班級分組且每位同學手持平板電腦一臺,教師利用forclass平臺及時收集每位同學的課堂掌握情況,使每一位同學得到關注,注重個性化教學。由于課堂生成性資源較多且教師需要在短時間內處理大量信息,我們進行了兩位教師同上一節(jié)課的同課同構教學模式嘗試,且對課堂教學效果進行了反饋分析。
【關鍵詞】 forclass平臺 同課同構 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 G633.6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7)12-209-01
0
珠海市文園中學韓娜老師(A老師)的教學知識結構嚴密,注重課程的完整性和課堂中的細節(jié)。積極參與備課活動,認真學習,追求進步完美。
珠海市文園中學柳玲玲老師(B老師)喜歡嘗試不一樣的課堂模式。在教學上,注重邏輯思維方式和聯(lián)系實際,喜歡產生新的想法并付諸于教學實踐中。
【教學藍圖】本節(jié)課有序展開,A老師韓娜注重新課引入和實驗探究的注意事項提升,B老師柳玲玲注重課堂實踐和課堂效果檢測。班級分為六組,每個小組除了具有一組實驗器材,每人手持平板電腦一臺,教師利用forclass平臺及時收集每位同學的課堂掌握情況,使每一位同學得到關注,注重個性化教學。
【授課課題】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八章第1節(jié)
牛頓第一定律(第1課時)(新授課)
【同構教師】角色A:珠海市文園中學韓娜
角色B:珠海市文園中學柳玲玲
【授課時間】2017年3月2日
【授課學校班級】文園中學2015級初二10班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知道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
過程與方法:實驗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活動和小組實驗感受科學就在身邊。
【重點定位】理解牛頓第一定律,并能解釋簡單的現(xiàn)象。
【難點挖掘】實驗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學情特點】在已經學完第七章《力》的基礎上,順應學生認知特點,很自然地進行本章內容,探究力與運動的關系,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本班學生思維活躍,課堂上可能會不斷有新的思想、問題產生。
【實驗器材】斜面、小車、毛巾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等。
【板書規(guī)劃】
主板書:
第八章第1節(jié)牛頓第一定律
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這就是牛頓第一定律,也叫做慣性定律。
副板書:
1.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2.科學實驗+理論推理
【觸覺延伸】
一、心路歷程
同課同構是一種很好的課堂模式的探索,是適應信息化教學的一種有益嘗試。
備課過程中兩位老師不斷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對教師個人能力提升有很大幫助;教學過程中,不斷生成新的課堂資源,傳統(tǒng)課堂是一位老師講授的課堂模式,由于老師個人精力有限,無法顧及每一位學生以及課堂的有效反饋,留下了很多遺憾;課堂上,教師可以多角度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對班主任工作以及學生的德育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合作探究是21世紀課堂的必然趨勢,不僅學生需要合作探究,教師作為導引者,更需要合作探究,同課同構在師生、師師、生生之間架起了一個網絡,全方位多角度為教師和學生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
但此課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如試題的設置可以更多且富有層次些,以供學有余力的學生有選擇地挑戰(zhàn)試題,可以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多媒體資源,加深學生的理解。
二、分析總結
問卷調查維度就是根據問卷調查目的和研究假設而設計的一系列有內在聯(lián)系的調查項目。本調查研究包括以下幾個維度:
1.學生知識點掌握情況的調查
在調查問卷中設置了“本節(jié)課知識掌握程度如何”的問題,由圖中數(shù)據可見,認為自己課堂知識掌握好的同學占60.71%,認為課堂知識掌握一般的同學占21.42%,認為自己知識掌握合格的同學占7.14%,認為自己知識掌握情況為其他的同學占10.71%。
2.課堂學習效率的調查
在本調查問卷中設置了“本堂課學習效率如何”的問題
由圖中數(shù)據可見,認為自己課堂學習效率好的同學為17人,占60.71%,認為課堂學習效率一般的同學為7人,占25%,認為課堂學習效率合格的同學為2人,占7.14%,認為課堂學習效率情況為其他的同學為2人,占7.14%。
3.自己課堂上的關注度
由圖中數(shù)據可見,認為自己課堂關注度好的同學為19人,占67.86%,認為課堂關注度一般的同學為4人,占14.2%,認為課堂關注度合格的同學為3人,占10.7%,認為課堂關注度情況為其他的同學為2人,占7.14%。
由此可以看出,學生們喜歡這種新穎的教學模式,課堂效率和關注度都高于傳統(tǒng)課堂模式,同課同構模式有利于師生的共同發(fā)展,具有很大的發(fā)展前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