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婷婷 鄭瓊
(南寧市中醫(yī)醫(yī)院 廣西 南寧 530013)
腰椎間盤突出癥作為一種骨科常見病、多發(fā)病, 發(fā)病率高、年齡跨度大、療效不確定為其特點。主要癥狀為疼痛顯著,更有甚者影響大小便排泄功能,使患者蒙上沉重的心理負擔,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首選保守治療,對經(jīng)系統(tǒng)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應考慮手術治療[2]。傳統(tǒng)外科手術創(chuàng)傷大,風險高,而經(jīng)皮椎間孔鏡技術出現(xiàn)后,手術治療中的首選方式,相比于傳統(tǒng)的外科手術而言,現(xiàn)代經(jīng)皮椎間孔鏡手術優(yōu)勢十分明顯:創(chuàng)傷小,切口6~8mm,費用低;有效降低了術后腰背部疼痛的發(fā)生率[3],護理是幫助患者恢復及降低復發(fā)率的必要性措施,下面就總結經(jīng)皮椎間孔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方法、特點和護理注意事項進行綜述。
1.1.1 術前需要對患者進行身體的全面檢查,病情評估。宣教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疾病知識、手術相關事宜的健康宣教,向其講解手術治療的必要性、注意事項及潛在的風險,并列舉一些成功案例,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及主動配合,提高患者對手術成功的信心。
1.1.2 心理護理 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給予個性化的心理疏導,并解答患者的疑問,盡可能消除患者對手術的疑慮及恐懼。講解手術的重要性及效果,以達到提高患者自信心,增強其安全感的目的。積極有效的術前心理干預可幫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緒,使其以良好的心態(tài)接受手術。
1.1.3 術前訓練及指導 術前1周戒煙酒,術前1~2d指導患者俯臥位姿勢 的耐受訓練,以增加患者對手術體位的耐受性。訓練方法:取俯臥位,雙手向后盡量抬高,訓練時間逐漸增加直至能夠持續(xù)俯臥位1h以上,通過訓練可使病變的椎間盤后間隙增寬,有利于呼吸以及手術的順利進行;術前2~3d開始訓練床上排便。
1.2.1 體位護理 術后平臥6h,以減輕麻醉反應及防止傷口出血。術后協(xié)助病人2~3h軸線翻身1次。術后平臥24h后可佩戴腰圍下床活動,3d內以臥床休息為主,翻身時要注意保持脊柱的穩(wěn)定性。
1.2.2 生命體征監(jiān)測 嚴密監(jiān)測病人生命征,并做好記錄,觀察腰背部針孔敷料有無滲血、疼痛、紅腫等;多與患者溝通、交流。出現(xiàn)異常立即向主治醫(yī)生報告并采取急救措施。
1.2.3 訓練指導 術后說明功能鍛煉的目的、意義,教會病人掌握要領,保持正確的姿勢,鼓勵病人主動鍛煉。根據(jù)患者制定科學的鍛煉計劃:(1)術后1~3d,直腿抬高鍛煉初始200開始,逐漸加大抬腿幅度,同時指導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鍛煉,2次/d,并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2)術后3~5d加強以上鍛煉的同時增加下床活動時間,鞏固鍛煉效果,增加信心;(3)術后7~14d開始腰背肌的鍛煉,提高腰背肌的力量,增加脊柱的穩(wěn)定性;開始時五點式,2周后改為飛燕式,鍛煉要循序漸進,逐漸增加活動量,以病人不感疲勞為原則。
1.2.4 飲食護理 由于手術所采取的是局部麻醉,術后一般無需禁食,可給予清淡而富于營養(yǎng)的食物,如骨頭湯、新鮮蔬菜、水果等;少食產(chǎn)氣性食物,如豆類、牛奶、面食等;保持大小便通暢。
1.2.5 并發(fā)癥護理 (1)預防壓瘡:做好基礎護理工作,保持皮膚的清潔、定時更換水墊、保持床單位的整潔。(2)預防深靜脈血栓:抬高患肢,踝關節(jié)活動,股四頭收縮、早期肢體活動、下床活動。(3)預防肺部感染:盡早下床活動、多飲水及做深呼吸、吹氣球及咳嗽動作。(4)預防便秘:順時針按摩腹部、多飲水,多食膳食纖維的食物。(5)術后血腫壓迫馬尾神經(jīng)也是一種常見的并發(fā)癥,其可造成患者大小便功能障礙甚至失禁,若發(fā)現(xiàn)應及時告知醫(yī)生,行血腫清除手術,以解除壓迫。術后若患者腰椎間盤突出癥癥狀消失,而小腿麻木加重,應考慮遲發(fā)性足下垂的可能,及時告知醫(yī)生進行處理
術后3個月內佩戴腰圍,注意腰部保暖、防寒、防潮。術后6周內避免重體力勞動和劇烈體育鍛煉,術后3~6個月以內避免劇烈活動及提重物,增加腰部負荷。搬起重物時應采取屈膝,下蹲的姿勢提取。堅持平臥硬板床,同時繼續(xù)加強腰背肌的鍛煉,并堅持半年以上。醫(yī)護人員定期加強隨訪質量,起初做到每周回訪一次,以后可1月、3個月、6個月、1年回訪。佩戴腰圍后只能從事一般的活動,禁止劇烈活動及重體力勞動,正確使用腰圍,防止活動造成脊柱扭傷,使用腰圍不超過3個月,在此之間保持一定的功能鍛煉,以免造成肌肉廢用性萎縮。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致病原因發(fā)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變導致[4]。腰部為運動力度較活躍部位,椎間盤纖維因為外力因素的作用導致纖維環(huán)破裂損壞,髓核組織從纖維環(huán)破裂出突出,迫使相鄰的神經(jīng)受到刺激和壓迫,周圍組織相應產(chǎn)生水腫和炎癥,因而患者感覺到疼痛、麻木等癥狀[5]。腰椎間盤突出癥通常使用藥物治療,臥床休息(硬板床),常用口服藥物芬必得和地塞米松等[6]。通常情況該疾病在治療無效時采用手術療法進行治療,手術療法治療該疾病的效果滿意度頗高,但圍術期的護理是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7]。不論在術前、術中、術后,護理則是手術成功的基礎,康復的保障[8]。尤其是患者的心理護理,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來說,手術勢必會造成極大的恐懼感,情緒出現(xiàn)較大波動[9]。同時患者被病痛折磨,對手術有著強烈的高期望值,針對患者的復雜心理和情緒,護理人員需要不斷給與鼓勵和安慰,使患者心情放松[10]。多講解相關成功案例,增加患者治療疾病的信心,更好地配合后續(xù)的治療和護理。
綜合以上論述,骨科疾病治療當中,護理內容必不可少,不同護理理念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通過歸類、類比,在術前、術中、術后,分別就心理護理、輻射防護、功能鍛煉等方面進行系統(tǒng)化的綜合護理。圍術期護理不但能與患者增進交流和信任,而且有利于手術的順利完成,術后的護理能加快患者康復速度,并發(fā)癥降低,具有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