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玉英 李琳
(1酒泉市中醫(yī)院針灸康復科 甘肅 酒泉 735000)
(2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qū)城關醫(yī)院中醫(yī)內科 甘肅 酒泉 735000)
盆腔炎為女性內生殖器、盆腔腹膜炎、內生殖器周圍結締組織炎癥總稱,根據其發(fā)病和進展過程,可分為慢性盆腔炎和急性盆腔炎,其中,多數(shù)慢性盆腔炎可由急性盆腔炎未徹底治愈而轉化,反復發(fā)作,可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不利于其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需及早選擇有效的治療方法控制發(fā)作,改善患者生活質量[1]。本研究探討了中醫(yī)辨證結合理療治療慢性盆腔炎療效,報道如下。組治愈有31例,好轉12例,無效2例,兩組總有效率分別為80.00%、95.56%。
納入我院90例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慢性盆腔炎患者,根據施行方法分對照組、辨證組。對照組年齡21~65歲,平均(37.73±5.21)歲。病程9個月~16年,平均(3.17±1.45)年。其中,寒濕凝滯、濕熱淤積、氣滯血瘀、氣虛血瘀各有5例、17例、8例、15例。
辨證組年齡21~64歲,平均(37.13±5.34)歲。病程9個月~16年,平均(3.12±1.47)年。其中,寒濕凝滯、濕熱淤積、氣滯血瘀、氣虛血瘀各有6例、17例、8例、14例。兩組患者資料有可比性,P>0.05。
對照組采用理療治療,用脈沖超短波治療20分鐘,選擇合適型號硅橡膠電極板置于少腹部,對輸出強度進行調節(jié),以少腹部輕微發(fā)熱為宜。另外給予微波治療儀照射氣海和關元穴20分鐘,對輻射器和腹部距離、輸出功率進行調節(jié),以照射部位溫熱感為宜。物理治療每天1次,月經期間停止。
辨證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中醫(yī)辨證治療。寒濕凝滯給予桂枝、丹參、川赤芍、當歸、白術、小茴香、茯苓、烏藥、延胡索組成的少腹逐瘀湯。濕熱淤積證給予止帶湯,方劑組成藥物包括赤芍、澤瀉、丹參、敗醬草、枳殼、大黃、梔子等。氣滯血瘀患者給予盆炎方,藥物組成包括枳殼、木香、丹參、牡丹皮、香附、赤芍、當歸、車前子、敗醬草。氣虛血瘀給予歸脾湯治療,方劑組成有黃芪、白術、黨參、木香、茯苓、大棗、龍眼肉。上述方劑每天1劑,治療2個月。
比較兩組患者慢性盆腔炎治療總有效率(治愈:癥狀完全消失,停藥3個月無發(fā)作;好轉:癥狀改善;無效:癥狀未改善[2]);腰骶脹痛、下腹疼痛、盆腔積液和異常白帶消失時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計量、計數(shù)數(shù)據比對統(tǒng)計,分別作t檢驗、χ2檢驗,P<0.05說明對比之后差異顯著。
辨證組患者慢性盆腔炎治療總有效率比對照組高,P<0.05。其中,對照組治愈有20例,好轉16例,無效9例,辨證
辨證組腰骶脹痛、下腹疼痛、盆腔積液和異常白帶消失時間 12.24±1.11d、12.51±2.34d、11.62±1.23d、6.51±1.61d比 對 照 組15.45±2.77d、16.45±3.57 d、14.61±2.59 d、9.45±2.57 d短,P<0.05。
兩組患者均無明顯不良反應發(fā)生,P>0.05。對照組僅有1例治療后陰道流液,辨證組有1例服用中藥后輕微嘔吐。
慢性盆腔炎是中醫(yī)學“帶下病”、“腹痛”范疇,中醫(yī)認為其發(fā)病多為急性盆腔炎未徹底治愈導致病情遷延不愈、氣血功能失調、胞宮脈絡氣機受阻所致。從中醫(yī)辨證分型看,慢性盆腔炎多為濕熱邪引發(fā),可導致氣血虧虛而損傷沖任,繼發(fā)腹痛、帶下量多和月經不調,引發(fā)各種不適。在治療上需結合患者中醫(yī)辯證分型給予相應的藥物治療。其中,寒濕凝滯給予少腹逐瘀湯以發(fā)揮活血化瘀和散寒除濕之功;濕熱淤積證給予止帶湯以發(fā)揮清熱利濕和活血化瘀之功。氣滯血瘀患者給予盆炎方以發(fā)揮活血化瘀、理氣止痛之功。氣虛血瘀給予歸脾湯治療,以發(fā)揮祛瘀止痛和補血益氣之功[3-4]。
除此之外,還可借助超短波治療、微波治療儀等所產生的溫熱效應促使患者肌肉放松,以加速血液循環(huán),有效消除炎癥,促進病灶腫脹消退,減少致痛和致炎物質,減輕患者痛苦[5]。
本研究中,對照組采用理療治療;辨證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中醫(yī)辨證治療。結果顯示,辨證組患者慢性盆腔炎治療總有效率比對照組高,P<0.05;辨證組腰骶脹痛、下腹疼痛、盆腔積液和異常白帶消失時間比對照組短,P<0.05;兩組患者均無明顯不良反應發(fā)生,P>0.05。
綜上所述,中醫(yī)辨證結合理療治療慢性盆腔炎療效確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加速癥狀體征消失,無明顯副作用,安全性高。
[1]高潔,呂瑾瑜.中藥灌腸加穴位注射治療慢性盆腔炎90例護理體會[J].西部中醫(yī)藥,2012,25(12):111-112
[2]白雅娜.中藥灌腸加穴位注射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護理體會[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5,21(z1):123.
[3]于姝娟.慢性盆腔炎的中醫(yī)外治法臨床應用進展[J].中醫(yī)藥導報,2012,18(2):97-99.
[4]柴淑慧,沈靜,于亞波等.針灸與穴注相結合治療慢性盆腔炎臨床療效觀察[J].河北醫(yī)學,2016,22(5):839-840.
[5]梁彩英,陳南官,廖穎文等.中醫(yī)綜合治療與護理治療慢性盆腔炎40例臨床觀察[J].中醫(yī)藥導報,2012,18(3):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