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萬枝 田艷紅
(湖北省天門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湖北 天門 431709)
妊娠期子宮破裂是由于先天的子宮缺陷或后天原因致妊娠期子宮壁部分或全部裂開,是產科嚴重的并發(fā)癥,嚴重威脅孕婦和胎兒的生命安全[1]。早期診斷,準確判斷其程度和并發(fā)癥,及時的臨床處理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本文回顧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7例中期妊娠子宮自發(fā)性破裂的病例,對其術前超聲檢查聲像圖與術后結果對比,旨在探討超聲檢查在妊娠期子宮破裂診斷中的價值。
7例病例均為本院產科住院并手術的患者。本組病例中,2例為初產婦;5例為經產婦,其中4例有剖宮產史,1例有子宮肌瘤剔除史。孕婦年齡24~37歲,在妊娠12~26w發(fā)生自發(fā)性子宮破裂。
使用儀器Philips iU22、Acuson Sequoia512、HDI-4000彩色超聲診斷儀,凸陣探頭,探頭頻率3.5~5MHz。按產科常規(guī)腹部檢查,重點檢查子宮,胎兒及附屬物和腹腔積液情況。
本組7例病例均為中期妊娠子宮破裂,因破裂部位、原因不同,超聲表現有所不同。
4例為瘢痕子宮,其中3例為剖宮產切口瘢痕破裂,1例為子宮肌瘤剔除術后瘢痕破裂;2例為子宮畸形,其中1例為殘角子宮,1例為雙角子宮;1例為多次妊娠、多次清宮術后,胎盤植入并穿透性子宮破裂。
6例完全性子宮破裂,1例不完全性子宮破裂,超聲表現盆腔包塊、子宮肌層不均質性團塊、腹腔積液,部分病例見羊膜囊向子宮外突出。
妊娠子宮破裂是指妊娠期或分娩期的子宮體部或子宮下段的裂傷[2]?,F在由于我國孕期保健和產科質量的提高,發(fā)生率明顯降低[3]。而妊娠子宮破裂是嚴重危害母兒生命的產科并發(fā)癥,產科病死率高達5%,胎兒病死亡達50%~75%或更多[4]。
分析本文結果及結合文獻[1-11]研究表明,自發(fā)性子宮破裂多發(fā)生于產前,多見于瘢痕子宮、子宮畸形、多產婦[5]。
瘢痕子宮已成為子宮破裂的重要原因[6],是產科急癥,嚴重威脅母嬰生命。因此,早期診斷及時治療非常重要。本組子宮破裂中,其中2例距前次剖宮產3年內,1例發(fā)生于術后3~4年,提示對剖宮產術后,即使3年以上的妊娠也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7]。超聲檢查發(fā)現子宮下段疤痕缺陷或變薄,或羊膜囊稍向外突出,同時伴有下腹疼痛,均應高度重視。
當子宮破裂,超聲表現為胎盤后子宮壁不均質性團塊,易誤診為胎盤早剝,本組有2例因此而誤診,后經手術證實1例為子宮不完全性破裂,1例為胎盤植入合并穿透性子宮破裂。一般,胎盤早剝常發(fā)生于妊高征或外傷患者[8]。因此詢問病史有助于超聲診斷。
1例殘角子宮妊娠中期破裂,臨床表現為右下腹疼痛明顯,超聲見右下腹不均質性包塊,腹腔積液,誤診為闌尾炎。闌尾炎臨床表現為轉移性右下腹疼痛,當闌尾穿孔時,張力減低,周圍網膜炎性粘連形成包塊,超聲較難觀察到管狀的闌尾回聲,而出現不均質性包塊回聲[9]。因無瘢痕子宮破裂發(fā)生率為1/16849[10]且患者為妊娠中期,故未考慮到子宮破裂。后回顧性分析,子宮破裂多見孕晚期或分娩期,胎兒存活,檢查時往往注意力放在胎兒及附屬物上,忽略了子宮壁的觀察。此殘角子宮宮腔及內膜,與正常子宮相通[11],受孕后右側壁明顯變薄而致破裂,于右下腹形成血腫。
超聲檢查懷疑孕中期子宮破裂時,不僅要注意剖宮產瘢痕,還應注意詢問既往有無接受人工流產、宮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產前子宮有無畸形等,檢查中通過觀察子宮壁連續(xù)性、盆腔包塊,腹腔積液情況,及時發(fā)現子宮破裂,協(xié)助產科醫(yī)生迅速決策,早診斷,及時治療及手術非常重要。
[1]來佩琍主編.婦產科疾病診斷標準(第二版)[M].科學出版社,2007:8.
[2]高岳生,陳全娘,朱青.婦產科學[M]2版.上海:上??萍汲霭嫔?1993:174-177.
[3]葉芳青.子宮破裂的影響因素分析[J].遵義醫(yī)學院學報,2002,25(3),457-458.
[4]吳鐘瑜.實用婦產科超聲診斷學[M]修訂版.天津科技翻譯出版社,2000,286-270.
[5]莊依亮主編,現代產科學[M].科學出版社,2003:473.
[6]張虹,姚天一,剖宮產術再次妊娠子宮疤痕破裂36例分析[J].中華婦產科雜志,1998,33(4):238.
[7]陳莞春,劉保民,鄭穗瑾.子宮破裂的超聲診斷與手術對照分析[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05,8(14):587.
[8]莊依亮主編,現代產科學[M].科學出版社,2003:474.
[9]丁姣姣,高軍喜,孫艷.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14(8):722.
[10]莊依亮主編.現代產科學[M].科學出版社,2003:473.
[11]來佩琍主編.婦產科疾病診斷標準(第二版)[M].科學出版社,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