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端陽
摘 要:十九世紀,英國現(xiàn)實主義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簡·愛》出版,一時風靡整個文學界,掀起了女性作家的創(chuàng)作運動。在此書中,以女主人公簡·愛的成長歷程為時間線索,成功講述了女主角在傳統(tǒng)男尊女卑的社會大環(huán)境下追求獨立、自由、平等的反抗故事。在文章中,筆者將立足于當時的社會大環(huán)境,以簡愛的生活歷程為探索的線索,淺析《簡·愛》中的女權主義反抗意識,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簡·愛》 女權主義 反抗意識
中圖分類號: 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10-0-01
一、主人公的簡要介紹
簡·愛出生于一個窮牧師家庭,不久父母因病相繼去世,便成了一個孤兒。后來寄養(yǎng)在舅舅家中,舅母卻不喜歡她,將簡視作下人,肆意侮辱和毆打她,想盡辦法折磨她。最后,簡·愛被舅媽送進了慈善學校洛伍德孤兒院。正是在這種逆境中,激起了簡·愛的反抗意識。憑借著堅強的意志,她以優(yōu)異的成績完成了學業(yè)。為了獨立生活,她來到桑菲爾德莊園任家庭教師。男主角羅切斯特正是這個莊園的主人,兩人在工作與生活的接觸中逐漸產(chǎn)生了愛意,簡·愛也接受了羅切斯特的求婚。一切似乎都在向著美好的方向發(fā)展。但是當他們在教堂舉行婚禮時,簡·愛卻被告知莊園里的瘋女人竟然是羅切斯特的妻子,她便毅然離開羅切斯特。數(shù)年后,簡·愛回到了桑菲爾德莊園。出乎意料的是,桑菲爾德莊園被羅切斯特的妻子一把火燒成了灰燼,她也在放火后墜樓摔死,羅切斯特燒傷了眼睛。再次面對遇到慘境的羅切斯特,簡·愛發(fā)現(xiàn)自己仍然想要與之在一起。因此,她選擇了和羅切斯特結婚,最終得到了屬于自己的愛情。
二、《簡·愛》中女權主義反抗意識
主人公簡·愛的反抗意識一直伴隨著她的成長過程,在蓋茨黑德,主人公由一開始的順從逐漸轉(zhuǎn)變?yōu)閵^起為生存而戰(zhàn)。從此,展開了她一生的反抗斗爭。
1.渴望公平
小說伊始就交代了簡·愛悲慘的生活狀況,她自幼年開始就沒有父母的照顧,寄養(yǎng)在舅母家中,表哥經(jīng)常欺負她,舅母常常虐待她,就連仆人都看不起她。雖然處在這種環(huán)境中,但簡·愛沒有自暴自棄,也因此形成了獨立的人格。她有著很強的自尊心,之前的隱忍已經(jīng)到達她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接踵而至的虐待則將其反抗心理全面激發(fā)出來。表哥殘忍施暴的拳頭、舅母毫無道理的虐待、姐妹寒冰徹骨的冷漠以及仆人幸災樂禍的嘴臉都使得簡·愛意識到自己的力量還太過弱小,想要維護自尊過上理想的生活,就必須使自己變強大。此時,在小簡·愛心中,女性主義思想的種子已經(jīng)埋下,渴望公平變成了她內(nèi)心深處的最大愿望,奮起反抗也變成了她心中最堅定的信念,依據(jù)著這些執(zhí)著和堅定的信念,她最終取得了屬于時代的勝利,代表女權獲得了權力與尊重,成為小說中最成功的一部分。
2.堅守尊嚴和道德
簡·愛在發(fā)現(xiàn)了瘋女人的秘密后,覺得十分傷心與難過,因此她選擇離開了桑菲爾德莊園。在新的人生道路上,她的生活依然充滿了艱辛。為了生存下去,她吃盡了苦頭——每天風餐露宿,有時候甚至只能靠乞討來填飽肚子,境遇十分凄慘。在最貧苦之際,她遇到了牧師圣約翰,這是一位對宗教神學十分狂熱的人。在他的幫助下,簡·愛有了新的生活,并繼承了叔父的遺產(chǎn),自此之后她有了屬于自己的財富。但是簡·愛卻沒有接受圣約翰提出的求婚,因為在面對這個本是自己“救命恩人”的表兄時,她無法勉強自己喜歡他,無法忘記自己內(nèi)心的摯愛。最后簡·愛選擇堅持初心,毅然離開圣約翰回到桑菲爾德莊園。再次踏入桑菲爾德莊園,殘敗的景象與簡·愛初到這里時所看到的場景有著天壤之別。在看到被大火摧毀的莊園以及殘疾的羅切斯特時,她十分確信自己要留下來,可見,她心中的女權主義的思想已經(jīng)成熟。簡·愛用成熟的女權主義行為溫柔地對待羅切斯特,最終感動了羅切斯特,在當時極為惡劣的社會環(huán)境與條件之下,簡用自己的意志以及對女權意識的無限向往和尊重,得到了她所堅持的愛情與尊嚴[1]。
3.蔑視神權和等級觀念
小說中,簡對基督教的旨意和上帝表現(xiàn)出非常強烈的蔑視。放棄愛人羅切斯特后,主人公簡重新過上了流浪的生活,對生活喪失了信心。當牧師里弗斯將她收留后,假借上帝的旨意向簡求婚時,妄圖以神來逼迫簡向他屈服。簡對這種并不單純的愛情和所謂神權的壓迫,勇敢地鄙視宗教的神圣性和宗教徒的虛偽。小說中簡還表現(xiàn)出對等級觀念強烈的鄙視,尤其當她得到巨額遺產(chǎn)后,得知羅切斯特因為火災失明時,她并沒有棄之不顧,而是不顧世俗等級觀念及物質(zhì)觀念的束縛,安靜地和愛人舉辦了婚禮。主人公顛覆傳統(tǒng)門當戶對的婚姻觀,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愛情并在抗爭中贏得了愛情,這種蔑視世俗的女性意識,非常符合現(xiàn)代女性的價值觀念,也許這正是小說獲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2]。
三、《簡·愛》中女權主義反抗的意義
縱觀簡·愛的所作所為,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雖然她所做的一切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出于生活所迫或者經(jīng)濟利益的考慮,但是卻對我們有莫大的影響。
這是簡·愛作為一位女性主義作家對父權制社會中,對男權意識的無聲反抗。而簡·愛身上與生俱來的反抗精神則成為了女性在男權社會中得以生存的強大力量來源。她反對一切男權社會強加在女性身上的傳統(tǒng)教條思想,反抗女性受制于男權的命運,在男權社會中為女性的主體地位爭到了一席之地。同時,對于當時社會環(huán)境下的神權至上的背景,以及男權主義的泛濫,她敢于挑戰(zhàn)權威,敢于說不,在萬千女性被不斷壓迫的情況下,挺身而出,掌握了自己的命運與未來。正是因為上述的時代背景,簡·愛這個人物的塑造體現(xiàn)了作者女性意識的覺醒,也為后來掀起的女權運動打下基礎[3]。
結束語
綜上所述,縱觀簡·愛的一生,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女主人公身上有著作者的影子,在生活所迫的前提下,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下,簡·愛還是存在著一定的思想局限性,似乎還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女權主義者,但是該小說對于十九世紀的英國,乃至全世界,具有突出的貢獻。因為它推動了歷史上的女權主義解放事業(yè),喚醒了深陷男權主義陰影下的女性思想,所以《簡·愛》才能在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參考文獻
[1]董菊.自卑一自信一自強—解析《簡·愛》的任務性格[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5(10):17-20.
[2]高慧.窺探《簡·愛》中的女權主義表現(xiàn)[J].電影文學,2016(4):28-29.
[3]胡澎.從女權主義的視角解讀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5(7):21-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