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磊
【摘 要】 立德方能樹人,師德建設是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重中之重。我校在實踐中通過持續(xù)學習、創(chuàng)設情境、閱讀滋養(yǎng)等有效地豐厚師德涵養(yǎng);同時進行及時的交流分享激發(fā)教師工作積極性、提升教師奉獻意識,升華教師的師德境界以及通過各種激勵保障教師的好體魄、好心態(tài)、好興趣,從而在促進師德建設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
【關 鍵 詞】 師德建設;師德自覺;閱讀滋養(yǎng)
安徽省銅陵市第一中學的師德建設十分注重文化氛圍的營造,以拓展教師的知識深度和廣度、培養(yǎng)教師的主人翁意識和自我超越的精神品質(zhì),來孕育教師人性的豐富和精神的豐滿,進而提升教師的師德自覺。
一、持續(xù)學習,豐厚教師的師德內(nèi)涵
1.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師德建設。中學是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陣地,是價值觀念傳播與交流的重要橋梁,而教育的關鍵在于教師。銅陵市第一中學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知與行”這一主題開展了一系列活動,請專家來校解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組織教師集中討論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開展以此為主題的征文活動和閱讀沙龍。在內(nèi)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師德、敬業(yè)水平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
2. 以“四有”要求規(guī)范師德建設。學校對教師的師德和言行也有明確的規(guī)范。《教育法》《教師法》《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是準繩,在此基礎上,銅陵一中結(jié)合地區(qū)和校情實際頒布《銅陵一中推進教育誠信建設教師“四個堅持十二項禁令”》《銅陵一中教師職業(yè)道德八條》《銅陵市一中治理在職教師從事有償家教行為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對教師的日常行為要求進行細化,讓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價值判斷和外顯行為有德可依。同時,每學期開學和結(jié)束的全校教職工大會上組織教師溫習師德規(guī)范,成為我校師德建設的必修課。
3. 以創(chuàng)設育德情境營造師德建設氛圍。師德需要涵養(yǎng),良好的師德來源于教師在一個個具體的情境中不斷地體驗、感悟、內(nèi)化和提升。銅陵一中教師人數(shù)眾多,與時俱進地用好信息技術資源進行師德建設是一個有效的途徑,近年來,學校組織教師觀看《楊善洲》《焦裕祿》《茉莉花開》等一系列視頻并進行心得撰寫和交流,這種影像閱讀式的師德建設活動很受教師們的喜歡。具體的故事,特定的氛圍和生動的情境,使學校的師德建設情景交融。銅陵一中還利用“道德講堂”平臺,讓弘揚師德與學風在道德講堂中結(jié)合起來。
4. 以閱讀滋養(yǎng)提升師德建設。師德自覺需以廣博的文化為底蘊,師德高尚的教師必是學識豐富融會貫通的教師。師德內(nèi)蘊于心,外顯于形,崇高的師德流淌在一言一行之中。有意識地把師德建設和讀書活動相結(jié)合,這一獨特的師德建設方式寓教無痕。 銅陵一中對教學樓空間進行了重新規(guī)劃,在每層都設置閱覽室,供教師閱讀學習,所添置的書籍也是根據(jù)教師發(fā)展需要和師德要求合理購置。樓層閱覽室的規(guī)劃建成極大地豐富了教師的業(yè)余生活和提升了教師的精神品質(zhì),每天都可以看到許多不同年齡段的新老教師認真閱讀、記錄、交流。一中教師正是在這種堅持不斷的閱讀中滋養(yǎng)師德,讓德行隨著閱讀而自發(fā)提升。同時,銅陵市一中還定期舉辦年度讀書會活動。擬定主題內(nèi)容,組織師生開展學習心得交流,在此基礎上,召開閱讀有感小型報告會。雖然活動主要面向?qū)W生,但廣大教師在參與師生互動的過程中,也重溫了那一次又一次的讀書交流時光。在讀書交流中80后、90后教師們加深了對當下的珍惜,對未來的憧憬。
二、交流分享,升華教師的師德境界
1. 努力激發(fā)教師工作積極性。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要靠教育和激勵雙管齊下,缺少任何師德建設要素都不能使師德建設系統(tǒng)有效地正常運轉(zhuǎn)。中小學教師師德激勵是提高中小學教師師德水準的必然要求;是激發(fā)教師工作積極性、促進教師道德成長的重要條件。每年年底,銅陵一中全體教職工、家長代表、部分同學、校友齊聚一堂,隆重表彰一年在平凡的崗位上付出的辛勤勞動來的教師。主要由家長組成的頒獎嘉賓為獲得教科研成果獎、優(yōu)質(zhì)服務獎、工會先進集體、優(yōu)秀班主任、優(yōu)秀園丁獎、教學質(zhì)量獎的老師頒獎。教師的工作是平凡的,認真地做好平凡的工作,就會發(fā)現(xiàn)需要的是無盡的耐心、無盡的付出和無盡的智慧,學校尊重教師的平凡點滴成績,就會使教師領悟到對職業(yè)、對生活、對學生、對家長、對社會的尊重。
2. 努力提升教師奉獻意識。教師的天職便是奉獻,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核心便是盡職盡責,熱愛學生,鞠躬盡瘁。教師應繼承傳統(tǒng)師德中的精華,結(jié)合國家教育事業(yè)當前的發(fā)展現(xiàn)狀,不斷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自2014年開始,銅陵一中的校領導利用雙休日和工作日晚上的時間陪同畢業(yè)班班主任深入學生家中開展家訪活動。家訪中,校領導每走進一個學生家庭,都會和學生家長促膝交談,了解學生在家表現(xiàn),詢問家庭情況,向家長反饋學生的學習等情況和家長一起交流和探討學生培養(yǎng)等共同關心的話題,特別針對孩子學習的薄弱科目進行了深入探討,努力尋求改進措施。同時,介紹學校的發(fā)展方向,并聽取家長對學校辦學的一些意見或建議。家訪活動,增進了學校、家庭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讓學校聆聽到了家長的心聲,發(fā)現(xiàn)和找出了需要改進的問題,收獲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而且還為全校教師樹立了榜樣,不斷提升我校教師的師德自覺。銅陵一中開設了101個研究性學習課題及諸多選修課、主題活動課程等,這些課程是要求教師在高質(zhì)高效完成基礎性課程的前提下,還要擠出時間來幫助有需要的學生進一步拓展、延伸,這讓一大批教師積極參與到學校課程建設中來。
3. 講好師德建設好故事。陶行知先生“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師德好故事,在當下仍有很高的借鑒價值和極強的指導意義。銅陵一中教育教學活動中總有一些令教師們難忘的故事,在這些故事中,教師們獲得了許多體驗和感悟,但這些體驗和感悟往往處于一種復雜而混沌的狀態(tài),并沒有形成清晰的認識。為此,銅陵一中一直倡導教師寫教育敘事,通過不斷地寫作和修改,澄清思想,故事中內(nèi)蘊的師德教育因子被彰顯,師德建設在敘事的自我反思中靜悄悄地生成,近年來,銅陵一中鼓勵班主任和授課教師以撰寫教育教學故事替代學期總結(jié)、并要求教師積極參與全省乃至全國的一些師德征文等相關活動,這些教育教學故事不斷闡釋著一中人心靈的收獲。
三、關愛身心,激發(fā)教師的師德情懷
1. 好體魄是好師德的前提。有健康的體魄,才會有陽光的心態(tài),才會有高尚的情懷,所以銅陵一中一直倡導教師要增強鍛煉。學校鼓勵教師,甚至領導帶領教師參與學生的跑操活動。此外學校每年組織教工運動會、排球賽、羽毛球賽來豐富教師的業(yè)余生活、增強教師的身體素質(zhì)。
2. 好集體是好師德的關鍵。銅陵一中工會每月安排集中時間為當月出生的教職工舉辦集體慶生活動,以對教師們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謝,祝福他們生日快樂、身體健康、工作和生活順利;在元旦等其他重要節(jié)假日,學校還會組織教工聯(lián)歡會、教工趣味摜蛋賽等,使教師間的友情、家人間的親情在自編自導的節(jié)目中,在家人的鼓掌或加油聲中,在孩子們的奔跑笑鬧聲中共同增進。
3. 好興趣是好師德的保障。正是因為銅陵一中重視師德建設成績突出,僅2016年以來就有多位教師獲國家、省、市、局級表彰,在師德建設的引領下,該校教師隊伍建設也頻傳佳績,近兩年,有1位教師新晉正高級職稱、有1位教師新獲特級教師稱號,1位教師新獲省政府津貼,1位教師獲市級學科帶頭人稱號,1位教師獲市拔尖人才稱號,20多名教師在優(yōu)質(zhì)課評比、信息化大賽等一系列教育教學大賽中獲得省一等獎及以上獎勵,其中全國一等獎就有5人次。地理教研組榮獲“銅陵市青年文明號”稱號,英語等多個教研組被評為銅陵市“先進教研組”。
【參考文獻】
[1] 葉澤來. 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機制研究[M]. 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0.
[2] 李晶. 現(xiàn)階段我國高校青年教師職業(yè)道德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M]. 河北:河北師范大學,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