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廣印
【摘要】 目的 探討泛影葡胺消化道造影在腸梗阻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48例黏連性腸梗阻患者, 均經(jīng)胃管注入76%泛影葡胺40 ml, 于4、8、12、24、48 h攝X線腹平片, 觀察造影劑是否到達結腸。觀察記錄患者治療結果。結果 經(jīng)過腹部X線檢查, 43例患者造影劑進入大腸, 其中26例12~24 h內(nèi)癥狀緩解;17例患者在24~36 h癥狀緩解;余5例患者接受手術。48例患者均獲治愈出院。患者口服泛影葡胺后未出現(xiàn)碘過敏等以及梗阻加重相關并發(fā)癥, 全組無死亡病例, 手術患者未出現(xiàn)腸瘺、腹腔膿腫等并發(fā)癥。結論 泛影葡胺在黏連性腸梗阻的診斷與治療中具有安全、方便、適用、廉價的特點, 早期應用泛影葡胺對腸梗阻具有治療作用, 同時可以較早判斷腸梗阻程度以及是否需手術治療, 值得在基層醫(yī)院推廣應用。
【關鍵詞】 泛影葡胺 ;黏連性腸梗阻;診治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5.031
腸梗阻是約占外科急腹癥住院患者的20%[1-3], 是臨床常見的急腹癥之一, 而其中小腸梗阻大約占所有腸梗阻的60%~80%[4-6]。小腸梗阻大多數(shù)系炎性粘連所致, 不同于結腸梗阻, 大多數(shù)患者可以通過非手術治療治愈, 手術治療往往又有再次產(chǎn)生粘連的風險, 甚至再次梗阻[7]。2013年1月~
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48例黏連性腸梗阻患者應用泛影葡胺進行診治, 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本院2013年1月~2016年10月
收治的48例黏連性腸梗阻患者, 其中男28例, 女20例;本次發(fā)病至入院時間6 h~4 d;其中住院2次30例, 住院≥3次
18例, 既往有過多次腸梗阻發(fā)作病史;年齡17~88歲, 平均年齡(46.5±13.9)歲。48例患者均有腹部手術史, 其中膽囊手術史5例, 胃手術史4例, 各類闌尾炎手術史26例, 婦科手術史5例, 其他手術病史8例。
1. 2 臨床表現(xiàn) 48例黏連性腸梗阻患者均攝X線腹部平片, 均提示不完全性或完全性腸梗阻。48例黏連性腸梗阻患者均有腹痛, 其中42例患者表現(xiàn)腹脹, 40例患者肛門停止排氣或排便, 37例患者出現(xiàn)嘔吐。其中19例患者在非手術觀察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腹肌緊張以及腹部壓痛、反跳痛等腹膜炎體征。5例患者在非手術治療中發(fā)生腸絞窄, 絞窄原因:3例患者黏連索帶壓迫, 2例為腸黏連和腸扭轉(zhuǎn)。
1. 3 治療方法 患者入院診斷明確后, 住院期間行多次X線腹部平片檢查, 予糾正水電解質(zhì)紊亂、禁食、胃腸減壓, 補充足量的維生素和能量, 適當應用抗生素, 在留置胃管后, 經(jīng)胃管注入76%泛影葡胺40 ml加生理鹽水40 ml(由于正常時泛影葡胺通過腸道吸收量較少, 一般不做碘過敏皮試)[8], 夾閉胃管2 h后繼續(xù)胃腸減壓。分別于4、8、12、24、48 h拍攝X線腹部平片, 判定梗阻的類型、部位, 并對其結果進行分析, 并觀察造影劑是否到達結腸。如能到達, 預計腸梗阻可經(jīng)非手術治療緩解。
2 結果
48例患者在8~12 h, 經(jīng)過腹部X線檢查, 43例患者造影劑進入大腸, 其中26例12~24 h內(nèi)癥狀緩解;17例患者在24~36 h癥狀緩解;余5例患者接受手術。患者口服泛影葡胺后未出現(xiàn)碘過敏等以及梗阻加重相關并發(fā)癥, 全組無死亡病例, 手術患者未出現(xiàn)腸瘺、腹腔膿腫等并發(fā)癥。
3 討論
腸梗阻分為不完全性和完全性。而完全性腸梗則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不完全性腸梗阻可通過保守治療治愈[9-11]。而泛影葡胺作為一種高滲性有機碘水溶液, 滲透壓為細胞外液的6倍, 為1900 mOsm/L, 一旦進入腹腔容易被腹膜吸收, 在胃腸道內(nèi)不被吸收, 同時刺激大腸蠕動, 同時可將組織間及血管內(nèi)的液體轉(zhuǎn)移至腸腔, 稀釋腸內(nèi)容物, 稀釋的腸內(nèi)容物容易通過梗阻部位, 腸梗阻段的壓力梯度增加, 還可促進腸梗阻緩解, 減輕腸壁水腫[12-14]。
粘連性小腸梗阻經(jīng)確診后先行補足體液、糾正水電解質(zhì)紊亂, 持續(xù)有效的胃腸減壓, 泛影葡胺治療粘連性小腸梗阻可明顯降低手術率。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動態(tài)觀察泛影葡胺在腸道的運行, 觀察時間在48 h內(nèi)是安全的。保守治療適應證:造影劑在24 h內(nèi)到達盲腸者;證實為不完全性小腸梗阻;入院時為完全性梗阻, 服用泛影葡胺后癥狀、體征明顯緩解者;24 h內(nèi)癥狀開始緩解者。手術治療適應證[15-17]:出現(xiàn)腹膜炎體征者;原有癥狀、體征加重者;患者出現(xiàn)脫水、休克者;通而不暢, 24 h內(nèi)有效, 但48 h內(nèi)加重者;重復使用泛影葡胺12 h后無效者;X線片發(fā)現(xiàn)腸管擴張, 液平面增多者。
總之, 泛影葡胺在黏連性腸梗阻的診斷與治療中具有安全、方便、適用、廉價的特點, 早期應用泛影葡胺對腸梗阻具有治療作用, 同時可以較早判斷腸梗阻程度以及是否需手術治療, 值得在基層醫(yī)院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可. 經(jīng)胃管注入泛影葡胺治療粘連性小腸不全梗阻. 基層醫(yī)學論壇, 2007, 11(17):859.
[2] 王偉, 祁奇. 泛影葡胺在治療粘連性不全性小腸梗阻中的應用. 中華全科醫(yī)學, 2007, 5(1):54-55.
[3] 張毅, 侯勇, 侯昌映, 等. 泛影葡胺胃腸道造影在粘連性腸梗阻中的臨床應用.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06, 13(5):595-596.
[4] 孫弟. 泛影葡胺胃腸道造影在粘連性腸梗阻中的臨床應用.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 2009, 23(2):193-194.
[5] 楊興建, 侯勇, 侯昌映, 等. 泛影葡胺在診治粘連性小腸梗阻中的臨床應用.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09, 16(12):1014-1016.
[6] 楊波.泛影葡胺治療急性粘連性小腸梗阻的療效觀察. 基礎醫(yī)學論壇, 2016(15):2040-2041.
[7] 于俊秀, 吳育連. 泛影葡胺造影法建立腸梗阻手術指征的判定標準. 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 2004, 13(11):780-781.
[8] 姜從橋, 李仕青, 程慶君, 等. 經(jīng)口泛影葡胺對粘連性小腸不全梗阻療效的前瞻性研究.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1999, 15(11):705-706.
[9] 章曉璟, 俞建平. 口服泛影葡胺聯(lián)合中藥治療粘連性腸梗阻. 浙江臨床醫(yī)學, 2006, 8(7):700.
[10] 胡明彥, 陳斌, 田愛林, 等. 腹腔鏡粘連松解術治療術后粘連性腸梗阻(30例報告)中國內(nèi)鏡雜志, 2002, 8(9):60-61.
[11] 任智, 張立平, 李超英, 等. 泛影葡胺在腸梗阻治療中的作用. 中華普通外科雜志, 2007, 22(2):154-155.
[12] 歐志平, 趙象文, 羅宏宇. 泛影葡胺造影法在機械性腸梗阻中的臨床應用. 實用臨床醫(yī)學, 2006, 7(3):93-94.
[13] 李啟國, 利仕文, 閉永浩, 等. 泛影葡胺診治粘連性腸梗阻31例
體會. 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 2006, 28(1):71-72.
[14] 李繼延, 陳宏. 單純性機械性腸梗阻手術指征選擇的研究. 實用醫(yī)學雜志, 2005, 21(10):1066-1067.
[15] 姜從橋, 李仕青, 任景蘭, 等. 口服泛影葡胺治療粘連性不全性小腸梗阻的前瞻性研究. 中華普通外科雜志, 1999, 14(2):157.
[16] 王震宇, 秦明放, 王慶, 等. 微創(chuàng)治療粘連性腸梗阻. 腹腔鏡外科雜志, 2001, 6(3):148-150.
[17] 劉青, 龍贅, 孫念緒. 腹腔鏡在腸粘連松解術中的應用(附33例報告).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07, 14(5):534-535.
[收稿日期:2017-11-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