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雷 李曉泉
作者單位:110013 遼寧省沈陽市紅十字會醫(yī)院(張雷);沈陽渾河新城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李曉泉)
精濁是尿道口常有液體溢出的生殖系炎癥性疾病[1]。常有尿頻、尿急、尿痛,并伴有會陰部、腰骶部、恥骨上區(qū)等部隱痛不適等癥狀[1]。本病屬于西醫(yī)慢性前列腺炎。多發(fā)生于50歲以下男性。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生活壓力的增加,精濁病也逐步出現(xiàn)年輕化的趨勢;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生活水平和生存質量逐步被人們重視,本病成為困擾成年男性的“難言之隱”。本研究觀察分析自2016年5月~2017年2月在我院泌尿外科門診就診的精濁氣滯血瘀證(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00例,給予火針治療,療效確切,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所有患者均來自2016年5月~2017年2月在我院泌尿外科門診就診的精濁病(慢性前列腺炎)男性患者并且辨證分型為氣滯血瘀證?;颊呔炇鹬橥鈺?,自愿參加本研究,接受針刺火針治療。同時報請沈陽市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開展研究?;颊吣挲g22~50歲,平均(44±6.3)歲,發(fā)病時間3個月~18年,平均(5±7.6)年。
1.2 診斷標準
1.2.1 西醫(yī)診斷標準 參照《前列腺炎診斷治療指南》2014年版[2]制定入組標準如下:①年齡≤50歲;②男性;③出現(xiàn)下尿路癥狀,持續(xù)時間超過3個月。
1.2.2 中醫(yī)診斷標準及辨證分型 參照《實用男科學》[3]精濁診斷標準:少腹、會陰、睪丸墜脹不適、疼痛,或有血尿、血精;舌紫暗或有瘀點,苔薄白或薄黃,脈細澀或弦細。
1.3 評分標準慢性前列腺炎癥狀評分(NIH-CPSI評分):關于疼痛部位0~6分,疼痛頻率0~5分,疼痛程度0~10分,排尿癥狀0~10分,生活質量評分0~12分;檢測前列腺液中白細胞數(shù)(EPS-WBC)、監(jiān)測最大尿流率(Qmax)。
1.4 納入標準①符合西醫(yī)慢性前列腺炎診斷標準,出現(xiàn)下尿路癥狀,持續(xù)時間超過3個月;②符合中醫(yī)精濁氣滯血瘀證診斷標準;③年齡≤50歲,男性;④接受中醫(yī)火針治療;⑤自愿參加入組試驗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5 排除標準①神經(jīng)源性膀胱、膀胱炎、尿道炎等非慢性前列腺炎者;②膀胱腫瘤、前列腺癌等泌尿系統(tǒng)腫瘤;③肛門直腸疾病;④腰椎疾??;⑤中樞及外周神經(jīng)病變;⑥性傳播疾病及皮膚病者;⑦合并嚴重心、肺、肝、腎、血液和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出血傾向等預計不能完成試驗者;⑧有精神、神經(jīng)疾病、依從性差等不能填寫評分及檢查者。
1.6 自愿原則入組患者均自愿參加本研究,在研究過程中所有內容全面告知給調查人員,所有研究結果均保密,患者的姓名不會出現(xiàn)在任何研究報告和公開出版物中。
1.7 方法
1.7.1 火針治療 患者排空尿液,臥位。選用一次性紫銅針柄賀氏火針,0.35mm×40mm,穴位及附近用75%酒精棉球充分消毒。左手持酒精燈,右手持針,針尖在酒精燈外焰粹紅,迅速刺入穴位,患者有溫熱酸麻之感為“得氣”,留針15min。每3天1次,10次為1療程。共治療1個月。
1.7.2 取穴原則 主穴氣海、關元、雙側腎俞、雙側次髎。配合用穴膻中、雙側三陰交、雙側足三里、雙側太溪。
1.7.3 注意事項 火針針具較粗,對皮膚損傷較普通針刺大,故治療結束后不能洗澡;本操作有一定危險性,操作者需小心謹慎;治療時注意用火安全,避免燙、燒傷。
1.7.4 觀察指標 慢性前列腺炎癥狀評分(NIH-CPSI評分)、檢測前列腺液中白細胞數(shù)(EPS-WBC)、最大尿流率(Qmax)。
1.7.5 療效標準 《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4]。治愈:下尿路癥狀消失,排尿順利通暢,NIH-CPSI評分降低≥60%,前列腺液中未見白細胞或數(shù)量減少≥60%,最大尿流率(Qmax)提高≥50%。好轉:下尿路癥狀減輕,排尿流暢,NIH-CPSI評分降低≥40%,前列腺液中未見白細胞或數(shù)量減少≥40%,最大尿流率(Qmax)提高≥30%。有效:下尿路癥狀緩解,排尿順利,NIH-CPSI評分降低≥30%,前列腺液中未見白細胞或數(shù)量減少≥30%,最大尿流率(Qmax)提高≥10%。無效:下尿路癥狀無緩解或反而加重。NIH-CPSI評分降低≤30%或增加,前列腺液中可見白細胞,最大尿流率(Qmax)提高≤10%或降低。總有效率=(治愈例數(shù)+好轉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經(jīng)統(tǒng)計分析,火針治療慢性前列腺炎總體有效率為85%。其中對于改善慢性前列腺炎癥狀評分96%有效;有2例患者火針治療后前列腺液中仍可見白細胞,淡白細胞數(shù)量較治療前減少;對改善最大尿流率方面,幾乎所有患者都有改善。
通過本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結論:①火針治療精濁氣滯血瘀證(慢性前列腺炎)有效,有效率85%;②火針對改善慢性前列腺炎癥狀有效,有效率96%;③火針治療能減少前列腺液中白細胞數(shù)量,并能控制前列腺炎癥;④火針治療能提高精濁氣滯血瘀證患者的最大尿流率并使患者尿動力得到改善。
慢性前列腺炎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前列腺組織慢性炎癥,包括細菌性和非細菌性兩類。細菌性炎癥的致病菌多為葡萄球菌,容易沿尿道逆行,常引發(fā)反復的泌尿系統(tǒng)感染,前列腺液鏡檢可見致病菌及白細胞。非細菌性炎癥多與免疫、體內激素水平、補體系統(tǒng)甚至情緒心理因素有關,臨床表現(xiàn)多樣,病程遷延不愈。李晨[5]火針治療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與對照組口服非那雄胺片患者相比IPSS評分<7分,治愈率90%。劉新峰等[6]采用抗抑郁藥聯(lián)合α受體阻滯劑治療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14例,總有效率91.23%,高于對照組的76.32%,NIHCPSI評分降低。張勇[7]前列舒通膠囊治療前列腺炎患者54例NIH-CPSI評分降低幅度明顯多于應用前列康的參照組。
慢性前列腺炎在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中屬于精濁范疇,其主要原因是由濕熱引起,經(jīng)久不愈。濕熱之邪長期不清,瘀于體內,一則耗傷正氣,二則精道氣滯血瘀[8],久病導致情志不舒,肝氣瘀滯,氣滯則血瘀,郁久化熱,內擾精室,故后期多為虛實夾雜,治療不當常病情加重。治療上宜理氣活血,滋陰清熱,祛實補虛?;疳槸煼▉碓从凇饵S帝內經(jīng)·靈樞·官針》提到:“淬刺者,刺燔針則取痹也?!笔钦f火針即為“燔針”、“淬刺”,彭慶珊等[9]通過火針臨床應用研究證明其具有針刺和灸法的雙重作用,既有對經(jīng)絡的刺激作用,又有灸法的溫經(jīng)通脈之效(P=0.013),能在更大的程度上刺激穴位,激發(fā)經(jīng)絡氣血循環(huán),溫經(jīng)助陽,增強人體陽氣,調節(jié)臟腑功能,使寒濕盡去。本研究選取的關元、氣海為任脈穴,益氣補虛,關元穴其位于臍下三寸處,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之功,凡元氣虧損均可使用。關元穴臨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統(tǒng)疾患。它為先天之氣海,是養(yǎng)生吐納吸氣凝神的地方。氣海穴,氣,氣態(tài)物也;海,大也。本穴如同氣之海洋,故名氣海。石門穴傳來的弱小水氣,至本穴吸熱后氣化脹散,化為充盛的天部之氣,次髎穴,是足太陽膀胱經(jīng)的常用腧穴之一,平對第二骶后孔,多用來治療泌尿系統(tǒng)疾病。腎俞穴又稱高蓋穴。是腎臟的背俞穴。腎俞:腎,腎臟也。俞,輸也。腎俞名指腎臟的寒濕水氣由此外輸膀胱經(jīng)。高蓋:高,天部也,氣也。蓋,護蓋也。高蓋名意指腎臟外輸膀胱經(jīng)的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水濕之氣。本穴物質為腎臟輸出的寒濕水氣,所處為天部,為衛(wèi)外之護蓋,故名高蓋。據(jù)實驗觀察針刺對正常人水負荷后腎臟泌尿功能的影響。這樣四穴合一,補益氣血,通利水道,膀胱功能得到恢復。本研究主要針對精濁氣滯血瘀證,運用火針調理,療效要調氣、理血、補益之穴位共同作用,以達到補益腎氣,加強膀胱氣化功能,從而改善排尿的作用。
本研究結果表明,火針能治療精濁氣滯血瘀證(慢性前列腺炎),療效確切,且治療時間短,副作用少,臨床上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應予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