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云
在語文教學中,我時常感到學生中普遍存在著不重視語文課的現象;在日常生活中,也時常看到歌詞、廣告用語中存在著為了求新求奇而濫用語言的現象,那些被學生奉為“偶像”的主持人、影視明星也常常出現讀錯字音、念錯臺詞,甚至詞不達意的情況。這種語言運用不規(guī)范的現象,讓我迫切地感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言文字行為習慣,凈化語言環(huán)境是特別重要的。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學語文、愛語文,進而愛祖國燦爛的文化,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尊重每一個漢字的個性”,即像尊重每一個人的個性一樣尊重每一個漢字的個性。漢字中有許多字是多音多義的,但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它的語音、語義一定是唯一的。在教學中,因勢利導,引導學生主動地認知漢字,感受其形象性、生動性和趣味性的特點;在使用漢字時,力求用得準、用得順、用得美。在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各種文字體系中,漢字是最有韻味和魅力的文字樣式,它兼有表意、表音的特點。在學習、運用漢字的過程中,我們常為漢字部首運用的靈活性而驚嘆,但在認讀、書寫過程中,也常為讀錯字、寫錯字而煩惱,因為往往一筆之差,就寫成了錯字,真是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如“肓”≠“盲”?!半痢钡南掳氩糠质窃拢ㄈ猓┳制裕砻魇巧眢w的一部分。又如“炙”與“灸”,“孝”與“考”,等等。這一組組字,雖只一、兩筆之差,在書寫的時候,卻是萬萬不能寫錯的。但也有些人為的“例外”。在山東曲阜,我們看到孔府大門兩旁的柱子上懸一副清代紀昀手書的藍底金字對聯:“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地,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上聯“富”字上面沒點,下聯“章”字中間露頭。意思是孔府地位顯赫,田地萬頃,富貴沒頂;孔門文章通天,故“早”字出頭??梢娖鋵⒄Z言文字妙用到極至。一個個漢字,不僅具有靈活性的特點,而且還有著嚴格的組織性。例如“日”字扁寫念“曰”(yuē),長寫念“日”(rì);以它做一個部件,只添一筆,就能寫出很多字,如旦、舊、田、甲、申、電、白、目。又如相同的部首,因其在漢字中的位置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字,如:吟—含,暉—暈,晾—景,紋—紊,雙—友,等等。這一組組字,有的是左右結構變成上下結構,有的是上下位置互換,有的是上下結構變成包圍結構,字形的變換,使字的意義發(fā)生了變化。如“杳”和“杲”,“杳”字,“日”在“木”下,即太陽在樹底下,表示完全黑了,所以“杳”表示昏暗、幽暗的意思,由此引申,又有見不到蹤影的意義。唐代詩人李白的詩《山中答客》寫到:“桃花流水杳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成語“杳如黃鶴”化用唐代詩人崔顥的詩“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比喻一去不見蹤影。成語“杳無音信”中“杳”也解釋為見不到蹤影。而“杲”字上半部是“日”字,表示初升的太陽,下半部是“木”字,表示樹木,“杲”是個會意字,指太陽已經升到樹那么高了,用來表示明亮的意義。
又如同一部件,重疊后構成不同的字。如人—從—眾,口—呂—品,日—昌—晶,土—圭—垚,羊—羴,牛—犇,魚—鱻,鹿—麤,直—矗,又—從—叕,這些“雙胞胎”或“三、四胞胎”的字,字意雖然變化了,但與“獨子”時的本字在字意上“藕斷絲連”。
還有一種字是同一部件與不同的部件組合,多數成為以這個字為主的形聲字或會意字,如“正”字,正—整、政、癥、征、歪(“歪”為會意字,其余四個字則是形聲字);又如“高”字,高—篙—蒿—嵩—槁—稿—鎬,除“嵩”讀音特殊外,其余都與“高”的韻母相同,這樣就可記住一組字??梢娨粋€個原來獨立的漢字通過字形的紐帶作用而相互聯系起來,成了一組組字,漢字的這一規(guī)律性特點,對于學習、掌握進而運用漢字,有著積極的輔助作用,同時也會增強學習的形象性、趣味性和生動性,在日常教學中,適時地與學生一起解讀這些有趣的漢字,了解漢字的個性與共性,學生對漢字的認讀、書寫能力都有顯著提高。
在分析課文語言時解讀有趣的漢字也會取得很好的效果。如分析聞一多的詩《死水》中“讓死水酵成一溝綠酒”一句,引導學生分析“酵”字的用法,學生從“酵”是個形聲字入手,分析出“酵”表明一個漫長的過程,表明“漚”的時間長,一個“酵”字準確表現出“這一溝絕望的死水”已經腐爛變質到無藥可救的地步。
語言文字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載體。從“尊重每一個漢字的個性”做起,引導學生把說好漢語、寫好漢字,規(guī)范用法落到實處。學生在學語文中,適時地對每一個有趣的漢字下一番“涵詠功夫”,自然會體會到綿長的“興味”。當學生切實感受到漢字之美,感受到漢語是人類最美的語言之時,才是真正找到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文明的對接點。
編輯 郭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