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彬彬
急性闌尾炎是目前兒童腹痛常見疾病之一,由于患兒年齡小、主訴不清、體檢不配合,又缺失可明確診斷的檢查方法,以致延誤診斷,甚至闌尾穿孔。術后由于腹膜炎、腹腔殘余感染易導致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甚至腸穿孔[1]。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小兒急性闌尾炎穿孔術后發(fā)生炎性腸梗阻25例,均治愈出院。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齡3~12歲,平均7.1歲。起病1~3d,平均2.2d。其中7例由外院手術后發(fā)生腸梗阻轉入本院。入院行闌尾切除術及腹腔引流術。其中2014年6月前23例均為開腹手術,此后均行腹腔鏡手術,發(fā)生炎性腸梗阻2例,術后診斷均為急性闌尾炎伴穿孔,5例為局限性腹膜炎,20例為彌漫性腹膜炎,術中均用大量生理鹽水沖洗腹腔與切口,放置腹腔引流管1~2根,術后5~9d,平均6.2d因中度腹脹、腹部不適或疼痛、惡心、嘔吐等,攝腹部立位X線平片,均顯示小腸多個液氣平面,21例腹部B超均未發(fā)現腹腔膿腫,但腸壁增厚14例,腸管擴張9例。根據癥狀、體征及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闌尾穿孔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
1.2 治療方法 (1)禁食、胃腸減壓。(2)全靜脈腸外營養(yǎng)、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由于病程長,同時補充微量元素、維生素等。(3)靜脈注射生長抑素。(4)病程較重,無腹腔感染者使用糖皮質激素。(5)血象與C反應蛋白(CRP)明顯增高,或/和體溫>38℃者使用頭孢三代抗生素,必要時加用替硝唑。(6)10例患兒經胃管灌注中藥理氣通痹湯(大黃3g,乳香3g,萊箙子3g,桃紅3g,黃花3g,蒲公英3g,甘草3g,以250ml溫水煎至100ml),灌注后夾閉2h,100ml/次,2次/d。同時芒硝腹部外敷,1次/4h。
治療過程中有1例術后12d腹脹加重,雖然口服泛影葡胺24h后能進入升結腸,但伴有發(fā)熱38.6℃,腹部CT示腸間有少量積液;不能排除腹腔殘余膿腫改行手術治療,由于病程尚未>2周,順利分離粘連,沖洗腹腔。再次手術后27d才緩解梗阻癥狀。其余24例腸梗阻癥狀于闌尾切除術后11~42d,平均21.3d緩解。
術后4周內發(fā)生腸梗阻稱為早期腸梗阻,其中90%為早期炎性腸梗阻[2]。本組患兒平均術后6.2d出現明顯小腸梗阻表現,且腹脹癥狀比腹痛更明顯,但體檢時均為中等程度腹脹。腹部X線平片均有多個小液平面,2/3患兒B超報告腸壁增厚,這不同于單純機械性腸梗阻時腸腔擴張,腸壁不增厚,且本組均表現為不全性腸梗阻,均無腹腔膿腫表現及低鉀、低鈉等電解質紊亂,有闌尾穿孔手術病史;以上符合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臨床表現。
除常規(guī)治療措施:胃腸減壓、靜脈營養(yǎng)支持及生長抑素治療外,對癥狀較重的15例患兒使用甲基強的松龍,同時為防止?jié)撛诘母腥緮U散,同時使用抗生素及抑制胃酸分泌的奧曲肽。炎性腸梗阻與腸壁高度炎性水腫有關,顯然糖皮質激素有利于腸壁水腫的消退,可縮短病程。在臨床上嚴格控制使用抗生素原則的情況下,本組僅對血象、尤其CRP升高或體溫>38℃患兒使用抗生素。考慮發(fā)生在闌尾穿孔腹膜炎后,故本組12例直接使用三代頭孢類抗生素,有8例加用替硝唑。另有10例胃管內2次/d灌注中藥理氣通痹湯,同時腹壁外敷芒硝,于術后平均17.8d緩解,提早于全組平均21.3d緩解。作者認為炎性腸梗阻治療見效慢,療程長,有較多不確定因素,這種情況下中醫(yī)中藥輔助治療也不失為一種較好的選擇。也有對小兒急性闌尾炎穿孔腹膜炎實施中西醫(yī)結合治療[3]。
預防術后炎性腸梗阻首先要預防兒童急性闌尾炎穿孔的發(fā)生。由于兒童不能提供準確可靠的病史,及體檢的困難而延誤診斷,加上兒童回盲部發(fā)育過程中處于游離狀態(tài),闌尾位置變動較大,壓痛部位不一定在麥氏點。兒童闌尾壁有豐富的淋巴濾泡和淋巴網,一旦炎癥水腫后可引起闌尾腔完全梗阻,更易發(fā)生壞疽穿孔,同時大網膜未完全發(fā)育,穿孔后早期易形成彌漫性腹膜炎,本組20例發(fā)生于彌漫性腹膜炎后??梢娫缙谠\斷兒童急性闌尾炎是關鍵。
作者認為,幼兒疾病發(fā)展過程要仔細詢問家長,體檢時可用患兒自己的手按壓患兒腹部以減少患兒恐懼感,按壓時患兒出現痛苦表情及用力抽手表明有壓痛,按壓檢查肌緊張時,檢查者可同時壓住兩側下腹部,在患兒吸氣時感覺有無肌緊張。有經驗的B超檢查醫(yī)師可發(fā)現一部分炎癥性闌尾及腹腔積液有助于診斷[4-5]。
除及時診斷兒童急性闌尾炎、盡早手術外,術中準確處理對預防術后炎性腸梗阻也至關重要。術中保護好腸管,大量生理鹽水沖洗腹腔最大程度清除膿液、細胞因子、炎癥介質從而減輕術后腸管的炎癥水腫,但開腹手術時由于腹壁切口小,期望有效徹底沖洗整個腹腔,幾乎是不可能的。作者采用生理鹽水灌洗的方法,將2~3瓶溫熱生理鹽水分別接上輸液管捆在一起,用卵圓鉗夾住送往腹腔最深部,且不斷攪動移動位置,由里往外灌洗,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另外,腹腔鏡手術已常規(guī)應用于小兒闌尾切除術,腔鏡下對整個腹腔良好的顯露,為全面徹底沖洗帶來可能,也因此近年來兒童闌尾穿孔手術后發(fā)生炎性腸梗阻明顯減少,也驗證腹腔沖洗的重要性。
[1] 吳階平,裘法祖,黃家駟,等.外科學.第六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1142-1154.
[2] 李幼生,黎介壽.中國實用外科學雜志,2006,26(1):83-84.
[3] 王海水,張林.研究小兒急性闌尾炎穿孔并發(fā)腹膜炎的中西醫(yī)結合治療.中國臨床研究雜志,2015,07(36):81-82.
[4] 沈朝輝.超聲間接征象對小兒急性闌尾炎的診斷價值.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5,15(6):1677-1680.
[5] 郭良斌,祝偉宏,周小平.彩超測定小兒闌尾管壁厚度對小兒急性闌尾炎的診斷價值.當代醫(yī)學,2011,17(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