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應泉 李珍
筆者有幸聆聽了強震球老師執(zhí)教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一課。課后強老師的一句話,讓我深受觸動。他說,大家都知道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寬,但你們知道長方形的面積為什么等于長乘寬嗎?說實話,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沒想過。細細想來,這個問題給我們一個啟示:數學課上讓學生不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片段一】形象引入,為面積教學做鋪墊
(教師出示長方形圖片A、B。)
師:大屏幕上有2個圖形,記作A、B,我們給它涂滿顏色,涂色部分就是圖形的什么呢?
生:面積。
師:A和B誰的面積大?怎么比較?
生:拿正方形比較。
師:拿正方形怎么比?
生:拿小正方形擺一擺,看看有幾個。
師:拿多大的正方形去擺?
生:1平方厘米。
(教師演示擺小正方形。)
師:哪個大?怎么看出來的?
生:A大,因為A有6個小正方形,B有5個小正方形,6比5大,所以A大。
師:同學們,我們用同樣大的單位面積的小正方形去擺一擺,不僅可以比出A與B哪個大,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根據這個圖形擺的小正方形的個數,準確地知道它的面積是多少。
【賞析】這段課前導入看起來平淡無奇,既沒有搜奇獵趣的情境,也沒有花哨跟風的活動,但是收到很好的導入效果。它至少具有兩點好處:一是利用擺小正方形,將面積概念形象化,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了面積的概念。二是開門見山,明確研究問題的方法(擺正方形),為學習面積計算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片段二】巧妙引導,確定探究問題的方法
(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師:你們說,我們是直接研究大長方形,還是研究小長方形?
生:小長方形。
師:為什么要研究小長方形 ?
生:因為大的要費好多功夫,小的容易些。
師:我聽出來了,同學們的意思就是先從簡單的開始研究。我覺得,這是你們想到的解決問題或者說研究問題的一個很好的方法。
板書:簡單入手
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找到方法
【賞析】本教學片段為整堂課的學習方式明確了方向,建立了“自主探究”的學習主題。很多教師似乎也在實踐著“自主探究”,但實際情況是,大部分教師為自主而自主,為探究而探究,最終讓自主探究淹沒在接受式教育的汪洋大海中。當然,并不是教師們不愿意進行“探究”教學,而是他們對此沒有好的方法,不能熟練駕馭,因此在不知不覺中把自主探究扔在一邊。本課的“簡單入手,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找到方法”,是“自主探究”的一個很好教學范例。
【片段三】精彩設計,層層掀開長乘寬的面紗
(教師出示5個大小不同的長方形和10個小正方形,學生自主探究后討論探究成果。)
師:你們是怎么研究的?(出示圖形1)
[① ]
生:將面積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擺滿圖形。(6個)
[ ]
師:面積是多少?你是數出來的還是……?
生:算出來的,2×3=6。
師:也可以寫成:3×2=6。3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
生:3表示每行3個小正方形,2表示有2行。
板書:小正方形的個數=每行的個數×行數
3 × 2
(出示圖形2)
[② ]
師:用小正方形夠擺滿嗎?能不能寫出算式?(學生自己擺,匯報結果。)
板書: 4 × 2
師:4×2表示什么?
生:每行有4個小正方形,有2行。
師:我們剛才研究1號、2號圖形,小正方形夠擺,我們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每行個數×行數可以得到小正方形的個數,從而得到面積。
(出示圖形3)
[③ ]
師:小正方形夠擺嗎?不夠擺怎么辦呢?
生:先把一行擺滿,這就是“一行的個數”,再擺第一列,擺滿,這就是行數。然后用4和3相乘,就得到了小正方形個數。
如圖:
[ ]
生:每行4個小正方形,有3行。
板書: 4 × 3
師:4號圖形顯然小正方形不夠,你們剛才有沒有擺出來,一行幾個?
生:一行5個,
師:接著擺什么?
生:擺行數。
師:幾行?
生:4行。
板書:5 × 4
師:在研究1、2、3、4號圖形后,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3、4、4、5可以表示每行的個數,還可以表示什么?
生:還可以表示長方形的長。
師:每行5個,是不是就是長5厘米?為什么?
生:因為每個小正方形邊長1厘米,5個就是5厘米。
師:行數2、2、3、4其實就是什么?
生:寬。
(教師出示5號圖形,圖形很大。)
師:夠擺嗎?行夠嗎?列夠嗎?不夠怎么辦?你想到什么?
生:用尺子量長和寬,長15厘米,想到一行可以擺15個。寬12厘米,我想到有12行,用15×12=180。
……
【賞析】筆者聽過很多關于長方形面積的課,這些課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擺正方形,得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強老師在教學長方形面積時進行了新的探索,圖形由小到大,小正方形由夠到不夠,操作從簡單到復雜,最精彩的是小正方形不夠的設計,很新穎,啟發(fā)性強,教學效果好。學生通過探究得出只要擺出一行一列,就能算出全部擺滿共擺多少個小正方形,也就是長方形的面積,逐漸生成“長×寬”的認知。本課從解決“小正方形的個數=每行的個數×行數”入手,理解“一行小正方形的個數乘行數等于長方形面積”,繼而過渡到“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步步深入,由面積的表象深入到面積的本質,建立了面積計算的“長×寬”模型,使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作者單位:江西省南豐縣子固小學)
□責任編輯 周瑜芽
E-mail:jxjyzyy@163.co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