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洱千
摘 要:“一詞多義”是英語中的普遍現(xiàn)象,即一個詞語有多種不同的含義,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存在為我們的高中英語學習帶來了較大的難度,要合理理解一個詞匯的概念,必須要考慮到多種問題。本文分析了“一詞多義”的來源與成因,并針對自己對“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理解進行闡述。
關鍵詞:“一詞多義”;高中英語學習;理解
在任何一種語言中,“一詞多義”都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即一個詞語有多種不同但是互相聯(lián)系的含義,在現(xiàn)代英語中,大多數(shù)詞語都是一詞多義,有的常用詞匯,甚至高達上百種含義,是語言學的研究重點。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存在也給我們的高中英語學習帶來了理解上的困難,以下就根據(jù)筆者的學習經(jīng)驗談談對高中英語學習中一詞多義問題的理解。
1 英語“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概念與成因
一詞多義在英語詞匯普遍存在的問題,在英語中,很少有純粹的單義詞,大多數(shù)為多義詞,從漢語的角度而言,英語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可以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是英語原詞在詞典中只有一種含義,但是在漢英詞典中,卻衍生出多種含義,這種類型也就是假的“一詞多義”,如Happy,在漢譯英的過程中,有了“快樂”、“幸福”、“高興”的含義;另外一種就是真正的一詞多義,即在英語原詞中就有多種含義。
一詞多義的誕生包括三類原因:
①使用范圍的轉移,以“handsome”為例,原詞一般用來形容英俊的男性,后來又有了“a handsome women”的說法,變成了“端莊”的含義,而關于修飾金錢的“a handsome sun of money”就變成了“可觀”的含義;
②不同領域在理解上的差異。由于各個領域在詞義理解上的不同,也讓英語詞匯衍生出了多種含義,如“action”,在律師界,代表“l(fā)egalaction”,對于士兵而言,往往會理解為“military action”。
③修辭用法的差異。修辭用法的不同,也會讓詞匯產(chǎn)生新的含義,如bridge本來指橋,“bridge of a pair of glasses”就代表眼鏡架的含義,意義完全不同。
2 “一詞多義”在高中英語學習中的理解
2.1 把握好語境的含義
一詞多義在英語中是普遍存在的,要正確理解單詞的含義,我們必須要掌握好特定的語境,否則理解的內容常常文不達意。如“context”這個多義詞,本身有“上下文”、“事件發(fā)生背景”兩個含義,一般情況下,第一種含義的應用較多,從廣義上而言,一個英語單詞背后的地點、時間、場景、文化背景都是單詞的語境,這就是非語言語境(extra-linguistic context)。一個單詞出現(xiàn)在什么樣的情境中,對于詞義的影響非常大,如,在運動會上對跑步成績很好的同學說“You are 30 quick”與對數(shù)學成績很好的同學說“You are O quick(at figures)”是完全不同的含義。再如,“Its a difficult operation”放置在不同的場景中,就完全是不同的含義了,在工廠,代表“操作”的含義,在醫(yī)院,就表示“手術”的含義。在商業(yè)、法律、教育、政治領域,人們想探討某一種局勢的各個方面或想全面地研究一個問題時,就會用上 to touch all bases(VOA:Words and Their Stories)。此短語原指“跑遍四壘”,再如 get to first base 這一棒球術語原則“跑到第一壘”,用于日常生活中意指“取得成功的開端”。此外,社會文化背景的差異也會賦予詞匯特殊的含義,如Week-end在中西方國家,一直都有著不同的含義,在西方,特指周五晚上、周六與周日,在中國,一般指周六與周日,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差異,相同的詞匯往往會表現(xiàn)出不同的含義。
2.2 了解一詞多義的隱喻理據(jù)
在傳統(tǒng)語言學理論中,隱喻是一種語言修辭形式,隨著語言的發(fā)展,隱喻成為了人們表達、認識這個世界的普遍修辭方式,這與一詞多義的產(chǎn)生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隱喻是從人們易于理解的源映射至領導一個不太熟悉的目標域,可以幫助人們認知相對抽象的概念,使概念從某個認知域進入到另外一個認知域中,在隱喻表達方式,也需要利用到不同認知域的相似性。研究顯示,多數(shù)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都是隱喻的產(chǎn)生結果,如,“hand”原本指“手”,除了這一中心意義之外,還衍生出“indicator”、“ponbter”等概念。我們在學習英語單詞時,不僅要知道其表面的含義,還要了解單詞背后的含義,豐富自己的詞匯量。
3 結語
一詞多義在英語領域中是普遍存在的,給我們的英語學習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為了更好的理解詞匯含義,我們要把握好詞匯的原始意義,了解詞匯背后的語境,注意積累,多探索,找到適合自己的記憶和理解方法,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董朔萁.淺談英語“一詞多義”現(xiàn)象[J].高考.2017(27)
[2]孫乃玲,亢葉瓊.名詞nose的一詞多義關系模式初探[J].文學教育(上).2017(09)
[3]王玉秋.淺談文言文教學中的一詞多義[J].文學教育(上).2017(09)
[4]黃靈.淺談英語中一詞多義現(xiàn)象特征及成因[J].海外英語.2017(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