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儀
【內容摘要】角色扮演法(Role Playing Method)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上的不足。在課堂教學條件下,設定教學目標之后,我們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實訓需要,創(chuàng)設模擬情境與題材,讓學生扮演假設環(huán)境中的不同角色身份,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從事指定活動,借著自身經歷的過程來學習并獲得新的知識,以達到預期教學目標。這是一種融理論教學與實踐訓練為一體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能力,激勵學生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形成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對學生道德與法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角色扮演 核心素養(yǎng) 策略
一、角色扮演在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育中的作用
1.有利于培育學生的政治認同
政治認同是指人們對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的認可和贊同。當代中國的政治認同,就是認同中國共產黨領導,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筆者在黨的十九大召開期間,開展了“新聞播報員”這個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輪流當“新聞播報員”,引導學生聚焦5年來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歷史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等重大新聞內容上。學生通過搜集、篩選、整理資料,反復琢磨播報的內容,模仿播報員態(tài)度情感來醞釀與調動自己的語言和肢體的表達,他們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會得到不斷的豐富和提升。這不僅能引導學生關心國家大事,了解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提高了對中國共產黨作為執(zhí)政黨的高度認同。又可以增強學生的榮譽感自豪感,更加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學生對黨和國家的政治認同。
2.有利于培育學生的理性思維
理性思維是指人們在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理智、自主、反思等思維品質和行為特征。學生參與角色排練以后,通過不斷的演練,逐漸代入角色,充分體會角色的情感變化和行為模式,從扮演角色的角度去換位思考和親身體驗,明白角色的權利和義務,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理性精神。筆者在執(zhí)教《師生之間》這一課時,發(fā)現(xiàn)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等,學生容易質疑老師,甚至會產生各種矛盾和沖突,影響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針對這種情況,筆者開展了“今天我來當老師”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在“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課后輔導”等瑣碎的工作中體會老師這個角色的權利與義務?;顒舆^后,學生們紛紛表示,通過這次的角色扮演,才真正懂得老師的辛苦與艱辛,體會到老師心里對學生的期盼與關心,能夠理解、體諒老師,從而尊敬老師。角色扮演不但能把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有趣,還可以通過對不同角色的剖析,使學生對存在問題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在感情上和思想上獲得更為深刻的體驗,引起學生共鳴,產生同理心,學會換位思考,打開理性思考的大門,做出理性的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
3.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法治意識
法治意識是指人們對法律的認可、崇尚與遵從,是關于法治的思想、知識和態(tài)度,主要包括規(guī)則意識、程序意識和權利義務意識等。提高法治意識,是時代對未成年人的基本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法治意識,必須融入到真實的情境中去實踐、去體驗。筆者在講授《法不可違》一課時,以一起未成年人違法騎摩托車被醉駕青年撞倒的案例作為庭審題材,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模擬法庭,讓其中一部分學生擔當書記員、審判長、審判員、被
如在教學學生演唱《桃花紅、杏花白》這部音樂作品時,首先要劃分歌曲的整體段落,然后根據歌曲的內容對學生進行詳細的解釋,讓學生能夠理解歌曲的整體內容。其次要學生反復練習演唱來體會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在進行第一遍演唱時,可以應用解說和欣賞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整體上把握歌曲的情感。在進行第二遍演唱時引導學生如何抓住整首歌曲的情感主線,通過引導的方式來領會整首歌曲的已經。在進行第三遍的演唱時,引導學生如何分析歌曲的情感,可以結合一些書畫、詩詞、古詩等,讓其跟音樂進行有效的結合,從而幫助學生在演唱過程中,有效的抒發(fā)其對歌曲的情感理解。
4.增強師生交流互動,指引情感方向
如在教授《紅旗飄飄》這首音樂作品時,可以應用提問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充分的了解這首歌的內容。比如“你對這首歌的感受”“以前聽過這首歌曲嗎”等,待教師提出問題后,對學生進行分組,采用分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就問題進行分析,然后在讓每個小組選出一名學生來陳述該小組的分析的結論,老師在結合《紅旗飄飄》的背景故事,結合小組分析的結論來向學生詳細的介紹這部音樂作品。教師還可以向學生用自己的情感和經歷來描述自己對這首歌曲的感受,加深學生對歌曲內容和情感的理解。通過這種交流互動的教學方式,不但能夠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還能為學生的情感體驗知名方向,讓學生更加能找準音樂作品的情感定位,從而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音樂。
結論
綜上所述,在初中的音樂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但能夠健全學生的人格、還能提升音樂教師的教學魅力、而且還能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應該充分的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引導作用,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情景,激發(fā)學生內心的情感,讓其體會到音樂的魅力。同時還要采用各種不同的教學方式,如提問式教學方法、小組討論方法、多媒體技術方面等來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有效的保證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呂光明.情感教學在初中音樂中應用的研究[J].北方音樂,2015,(9): 104.
[2]張平.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吉林畫報:教育百家 A,2014(7).
[3] 陳跟群. 淺談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3(10):34.
(作者單位:江蘇省昆山市周市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