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梟飛
人教版高中語文課本必修五第一課《林教頭風(fēng)雪山神廟》中“陸虞候(hòu)”,許多人誤以為是“陸虞侯(hóu)”,這不僅是因“候”與“侯”字形相似,讀音相近,更是因為人們對“虞候”一詞由來不清楚而致誤。
首先,我們來看看第6版《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對“候”和“侯”的解釋:候hòu①動詞,等待。②問候,問好。③姓。④時節(jié):時候,氣候,候鳥。⑤古代五天為一候,現(xiàn)在氣象學(xué)上仍沿用:候溫。⑥情況:征候,火候。侯hóu①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二等:侯爵,公侯。②泛指達(dá)官貴人:侯門似海。③姓。hòu閩侯(mǐnhòu),地名,在福建。
其實,“候”和“侯”從古至今的用法都是有所差異的。
候,古時迎送賓客的官員?!蹲髠鳌は骞荒辍罚骸笆购虺鲋T轘轅。”《國語》:“候不在疆?!敝艹驮O(shè)有“候人”這種官職,《周禮·夏官·候人》:“各掌其方之道治與其禁令,以設(shè)候人?!笨梢娭艽O(shè)有這種小官是用來整治道路及迎送賓客的,再如《國語·周語中》:“敵國賓至,關(guān)尹以告,行理以節(jié)逆之,候人為導(dǎo)。”
侯,古代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的第二等,例如《公羊傳》中有“其余大國稱侯”之語。秦漢以后,侯成為僅次于王的爵位,如《陳涉世家》:“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后引申為對士大夫的尊稱,如《世說新語·文學(xué)》:“羊侯,羊侯,百口賴卿。”“羊侯”指的是羊孚,東晉官員,文人,自幼才華橫溢,巧于文章。古時還有“侯門”之稱,即顯貴之家,《紅樓夢》第十七回:“侯門公府,必以貴勢壓人,我再不去的?!?/p>
陸虞候中的“虞候”,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是官名。①古代掌管山澤之官?!蹲髠鳌ふ压辍罚骸八捴秸簦莺蚴刂??!笨追f達(dá)疏:“水希曰藪,則藪是少水之澤。立官使之候望,故以虞候為名也?!雹谟钗奶┫辔魑?,始置虞候都督,后因設(shè)虞候之官,職掌不盡相同。隋為東宮禁衛(wèi)官,掌偵察、巡邏。唐代后期有都虞候,為軍中執(zhí)法的長官,五代時都虞候為侍衛(wèi)親軍的高級軍官。宋代沿置,殿前司、侍衛(wèi)親軍馬軍司、步軍司均置都虞候,位次于都指揮使和副都指揮使。此外又有將虞候、院虞候等低級武職。宋人高承《事物紀(jì)原·輿駕羽衛(wèi)·虞候》云:“春秋時,晉有候正、主斥候,又有原候、候奄,則虞候之名蓋因此。本山澤候望之官?!独罹副ā酚凶笥矣莺?,名同而職異矣?!?/p>
二是“宋時官僚雇傭的侍從”,不是官職。《林教頭風(fēng)雪山神廟》中的陸虞候即陸謙,在第六回《花和尚倒拔垂楊柳,豹子頭誤入白虎堂》里已有敘述,他沒有什么武功棒槍本領(lǐng),不是“低級武職”。他在《水滸傳》中只是一個小人物,因貪圖富貴而與高俅同流合污,多次設(shè)計陷害林沖,只能屬于“官僚雇傭的侍從”,而不是官員,相當(dāng)于后來的“爪牙”之類的人。
另外,在王維《使至塞上》中有““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hù)在燕然”的詩句,很多學(xué)生認(rèn)為“候”該讀作第二聲,“候”應(yīng)該為“侯”的通假字,其實不然。“候騎”的意思是“騎馬的偵察兵”,“騎”在古代用作名詞時讀jì,意為“騎馬的人,騎兵”,但在現(xiàn)代漢語中,“騎”只有qí一種讀音,所以有的字典也注為hòu qí。在此,“候”為“守望”“放哨”之意,“候”就是本字,不存在通假現(xiàn)象應(yīng)該念第四聲,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里,“候”也只有第四聲。
在平時的學(xué)習(xí)生活當(dāng)中,我們一定要做有心人。對很多語言現(xiàn)象視而不見,或者是憑借自己隨性的理解去看一些字詞,往往會導(dǎo)致錯誤,貽笑大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