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摘 要:娜夜是“甘肅詩歌八駿”中的代表作家,她的詩歌呈現(xiàn)了各類女性形象,表達了自己獨特的女性意識:通過成年女性形象,指出了現(xiàn)代女性在生活和婚姻里的困境;從母性角度出發(fā),發(fā)掘了現(xiàn)代女性在母性、母親等身份和角色方面的反叛和變異。
關鍵詞:娜夜詩歌;女性形象;女性意識
“甘肅詩歌八駿”之一的娜夜,作為新一代女性詩人,用鮮明的女性形象,體現(xiàn)了獨特的女性意識。“女性意識(Feminist Consciousness)最初是來自西方女權主義和女性主義文學思潮的一個概念,普遍指女性自身的價值體驗,是女性對自身的認知、對自身的生存和情感體驗以及相對于男性的獨立特點?!盵1]中國本土的女性文學起源于1983年朱虹的《美國女作家短篇小說選》,后在90年代時女性創(chuàng)作達到高潮,但這一時間的創(chuàng)作并不成熟,更多的是用“軀體寫作”來作為甄別女性性別意識覺醒的例證。娜夜的詩歌用語言和感情對現(xiàn)代女性精神生活做出了透析,呈現(xiàn)出來的是在新的時代下,女性面對新的挑戰(zhàn)時表現(xiàn)出的新的女性意識。
一、現(xiàn)代生存的困境
“我照常來到某地/泡溫泉/吃魚蝦/海洋陸地的閑逛/躺在陽臺的搖椅里看書/看舊書/看秋水共長天一色/把眼前的什么山/看成馬丁·路德·金夢想里佐治亞的紅山”。這首《某地》寫了一位物質生活充裕,過著小資生活的現(xiàn)代女性,但這種現(xiàn)代與美好只是表面和外在的,“看舊書”以及由此引起的聯(lián)想似乎暗示了她內里的守舊和由社會、文化的不合理引起的對自主、平等的渴望?!案杏X自己從沒這么像個女人”意味著現(xiàn)代女性在現(xiàn)代社會里性別角色的隱藏,也暗示出在她們內心深處的無法自我主宰的被動、惶恐與無奈。這樣的感受與中國傳統(tǒng)女子何其相似!現(xiàn)代社會帶給女性解放的同時,也異化了她們。在這種現(xiàn)實和理想的矛盾里,詩人卻又頓悟了:“一場愛情解決不了人類的孤獨”[2]。如此,娜夜放大了常人關注不夠的細節(jié),讓詩的字里行間透露著女子大寫的惆悵感,來凸顯出現(xiàn)代女性在婚戀世界里的精神困境和危機。
米蘭·昆德拉將人與人疏離和隔膜的根源總結為“無知”,即“政治原因、親情的缺失、以及語言交流的失敗等”,尤其認為“語言不只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更深刻的說,它是人類存在的家,人在一定意義上說是一種感覺的存在,對語言交流感覺的不舒服,別扭,自然會導致相互之間的隔膜”[3]。在《回避》中這樣寫一對戀人的交流:“陽光溫暖的時候/松鼠完成了一次晴朗的跳躍/你打了一個盹/呼吸平穩(wěn)/均勻/不像有什么心事/也不像漫長的婚姻已經出現(xiàn)了問題”。雖然這種語言的交流看起來是舒服的、無障礙的,但卻是短暫的、無家無根的,表面的甜蜜掩飾著內里婚戀關系的破裂,他們用表面的美好來掩蓋內里貌合神離,原本甜美的婚戀在作者筆下是如此的虛偽,從中透視出的作者對現(xiàn)代人面對現(xiàn)代婚姻而自欺欺人、虛與委蛇的暴露。
二、母性的變異
母性是女子與生俱以來的特質,母親也是女性必不可少的角色。娜夜的詩歌也刻畫了與此相關的母愛的悠長、細膩、溫暖,詩中也多次贊美母愛的偉大,“母親”這一形象在詩人的筆下,不僅折射女性的生活,同時表達著女性對自己未來生活的暢想。但是,現(xiàn)代女性已打破了傳統(tǒng)的子嗣觀念,她們的人生理想是享受自己的獨立空間和時間,自食其力,談論宗教和哲學,在晚年時回憶年輕時候的愛情和夢,傳統(tǒng)的“兒孫膝下,天倫之樂”的追求在現(xiàn)代女性的精神世界里已經不再重要,在現(xiàn)代社會里,母性已經出現(xiàn)了變異。她們甚至可以放棄母親的身份和角色:“你這一生/注定欠自己一個稱謂:母親”(《陽光照舊了世界》)?,F(xiàn)代女性,走出家庭,作為一個社會人,要接受來自工作和生活上的重重壓力,同時要平衡內心,并與種種誘惑相抗衡,“以合理的方式參與到社會生活中,證明自己在社會中的存在價值”[4]。這也透視出了女性社會地位的提升,以及對男權社會下傳統(tǒng)價值的背叛,“她們不再是婚姻中男性的附庸,她們對生育有自己的選擇權,不再將自己置身于繁重的家務和子女撫養(yǎng)上,能夠有時間和精力去追求自己的事業(yè)、工作和想要的生活,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價值。”[5]與傳統(tǒng)女性相比,她們更看重的是內心精神的滿足,而不是道德感、責任感的束縛。現(xiàn)代女性對母性的變異,也是對以往男權社會的巨大沖擊。
娜夜詩歌中的現(xiàn)代女性形象,一方面能夠有更多獨立空間和時間來提升自身能力、完善自身人格,淡化了對外物的依賴。另一方面,她們也有著與傳統(tǒng)女性隱秘、憂郁情感相似的脆弱、孤獨等。這固然與男權社會的遺留有關,但在更深層面上,這也是在高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社會對人的異化使然。這也表明:在新的時代環(huán)境里,女性意識已經突破了男女對立的思維模式,它站在人類的高度,思考和探索兩性共同面對的諸多問題。在此意義上,娜夜的詩歌顯示出了自己的深度和特色。
參考文獻:
[1]魏巍.中國當代少數(shù)民族女性詩歌研究[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206).
[2]娜夜.個人簡介[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6(99).
[3]米蘭·昆德拉.無知[M].徐鈞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8).
[4]陸維玲.談女性主體意識在美國女性詩人詩歌中的具體體現(xiàn)[J]赤峰學院學報,2016(157-159).
[5]陳建偉.從多子多福到丁克的轉變看我國生育觀念變遷[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7(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