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博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 河南 鄭州 450052
推拿結合石蠟療法治療先天性肌性斜頸33例療效觀察
崔 博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 河南 鄭州 450052
先天性肌性斜頸 推拿 石蠟療法
筆者采用推拿結合石蠟療法治療先天性肌性斜頸(CMT),療效滿意。報道如下。
收集我院兒童康復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CMT患兒62例,年齡20天~12月,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33例,男孩21例,女孩12例。對照組29例,男孩18例,女孩11例。所有患兒均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確診[1]。兩組患兒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2.1 對照組:采用單純推拿手法進行治療,具體操作手法如下:①推揉法:患兒仰臥位,頭面部轉向健側,醫(yī)師坐于患側,用拇指或食、中、無名指三指在患側胸鎖乳突肌處給予交替進行推法和揉法,推法操作時沿胸鎖乳突肌的走形由上向下推;②拿捏法:體位不變,醫(yī)師用拇指、食中指指腹捏拿、彈撥、捻轉患側胸鎖乳突肌,均沿胸鎖乳突肌從上到下進行。③牽拉法:患兒平躺,面部朝上,醫(yī)師坐于患兒頭頂處,先向自己方向適度牽拉頸部,然后患兒頭面部轉至健側,家屬固定患側肩部,醫(yī)師雙側扶患兒頭向健側牽拉,逐在頸部生理側屈范圍內漸擴大角度,重復10次;然后將患兒頭面部轉向患側,患兒面部貼緊床面,保持10秒。每次20分鐘,每周3次,隔日1次,3周為1療程。觀察時間為6個月。
2.2 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石蠟療法治療。將醫(yī)用石蠟加熱融化成液態(tài),放入不銹鋼材料的蠟盤中冷卻為固態(tài),蠟盤深約3cm,底部鋪一層塑料薄膜,添加蠟液厚約2cm左右,以表面溫度40℃左右、擠壓蠟塊邊緣無液態(tài)石蠟流出為宜;將石蠟切分成5×10cm大小的蠟塊,直接敷于患側頸部,外用棉布及彈性繃帶固定,保持30分鐘后取下,每天1次,3周為1個療程。觀察時間為6個月。
3.1 療效評定標準:無效:頭頸歪斜癥狀無改善,胸鎖乳突肌的攣縮及腫塊仍然存在;好轉:頭頸歪斜有所改善,腫塊略有縮小,攣縮有所減輕,頭頸活動受限程度有所減輕;顯效:頭頸歪斜明顯改善,腫塊較前縮小,攣縮明顯減輕,頭頸活動范圍正?;蛏杂惺芟蓿恢斡侯^頸歪斜消失,胸鎖乳突肌無腫塊及攣縮,頭頸活動范圍正常[2]。
3.2 治療結果:兩組療效比較見表1。治療組治愈患兒的平均療程為3.04±0.75個療程;對照組為3.85±0.81個療程,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療效比較
推拿治療時先以力度較小的手法推揉、拿捏胸鎖乳突肌及附近肌肉以舒筋活絡、放松肌肉,再以力度較大的手法重點推揉、拿捏腫塊處,推揉法和拿捏法交替進行,注意力度合適,防止患兒哭鬧;最后給以牽拉法,牽拉完成后再對患側頸部給予按摩,防止患側胸鎖乳突肌出現痙攣。石蠟療法的溫熱效應可以改善血液循環(huán),促進肌肉代謝,緩解肌肉痙攣,且石蠟熱容量很大,導熱性小,保溫時間長,不易發(fā)生燙傷;石蠟的收縮效應可以對局部組織產生機械壓迫作用,可以起到消炎、止痛、消腫的效果。蠟療在小兒腦癱、小兒面神經麻痹、類風濕關節(jié)炎等疾病的治療中都有應用,其以上功效均可在CMT的治療過程中發(fā)揮作用,松解胸鎖乳突肌黏連,增加胸鎖乳突肌活動范圍,降低肌肉纖維化的影響及防止肌肉萎縮。雖然石蠟相對安全,但患兒年齡小、皮膚嬌嫩、體溫調節(jié)系統未發(fā)育完善,治療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蠟塊的冷卻溫度,避免燙傷及出現發(fā)熱、脫水等情況。
[1]Wang L,Zhang L,Tang Y,et al.The value of highfrequency and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in diagnosing 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J].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2012,13(1):209.
[2]孫傳光.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M].2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2:404-405.
2017-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