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凌霄
【摘 要】本文在問卷和訪談調研基礎上,通過數據分析,對殘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問題進行探討,在教師、教育教學改革等方面提出了針對性對策。
【關鍵詞】殘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調查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30-0180-01
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高等教育的重點,其中殘障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更加不容忽視。筆者通過調查問卷和訪談方式,對187名在校殘障大學生進行了思想狀況的調查。本次調查涉及187名殘障學生中,視障、聽障、多重各占37.5%、56.3%、6.2%。涉及面較廣,結構合理,男生占56.2%,女生占43.8%,性別比例合理。按摩專業(yè)人數占37.5%,美術專業(yè)人數占62.5%,基本覆蓋了目前殘障大學生兩大主流專業(yè)。從家庭基本情況來看,困難家庭占31.3%,一般家庭占56.2%,很好家庭占12.5%,可以看出大多數殘障大學生家庭條件并不太好,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殘障學生醫(yī)療、教育和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等原因造成的,這也可以得出殘障大學生自身在家庭經濟實力上沒有優(yōu)越性,這也很容易給他們本來就已經很脆弱的心理和思想上造成壓力、問題,甚至挫敗感。由此可以看出,殘障大學生的思想、心理問題更為突出、更為嚴重,也更需要引導和疏通,這也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殘障大學生思想面臨的問題
(一)學生政治思想問題突出。通過政治思想狀況調查分析,殘障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普遍較為嚴重,對社會的消極心態(tài)占主導地位,處理心理問題的渠道不暢通、不清晰,導致通過宗教信仰來排解,殘障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亟待正確引導。這也為其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更高要求。
(二)學生自我定位很盲目。在此項調研中我們設定了學習成績、同學經常議論的中心話題、人生目標、自己對社會的作用、您對愛情的看法等自我評價一級指標,還設定了如果您將來賺了一大筆錢或者得到一大筆遺產該如何處置的未來行為指標。在 “學習成績”指標中,認為很好的只占18.8%,吃力的占75%,可見殘障大學生對學習的感受為很難,這很容易挫傷他們的學習的積極性,也會造成心理壓力問題,這就為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革提出更高要求。在“同學經常議論的中心話題”指標中,日常學習和生活問題占50%,分配問題占21.9%,這也反映出殘障大學生更加關注生活、就業(yè)問題,很少關心社會、世界的變化和發(fā)展,很容易產生內心焦慮。在“人生目標”指標中,很明確的只有40%,不明確的占56.3%,還有3.1%的沒有人生目標,說明絕大多數學生對自身的發(fā)展沒有思考,或者沒有目的性。在“自己對社會的作用”指標中,81.3%的學生認為一般,這也是由于自卑心理造成的。在您對愛情的看法指標中,有50%的同學充滿期待,但也有15.6%的學生沒有期待,在心里身體產生心理壓力的同時,他們的心理預期和行為預期也受到了很大影響。在“如果您將來賺了一大筆錢或者得到一大筆遺產該如何處置”指標中,34.4%的學生選擇的處理方式為其他方式,捐贈給國家和福利事業(yè)只占31.3%,可以看出他們對未來的規(guī)劃大部分很茫然。
通過自我定位的調查分析,總體講殘障大學生的自我定位較低,由于身體原因,在學習壓力下,他們對實際問題很關注,對預期問題沒有規(guī)劃,對自我價值實現評價很低。體現出殘障大學生心理壓力和自我封閉問題很嚴重。
二、殘障大學生思想問題解決對策
(一)加強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1.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思政課是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通過各種手段、方式來加強思政課的教學效果,發(fā)揮對殘障大學生的思想引領性作用。另外也要加強思政課教師技能的培訓,提升思政課教師手語交流能力,打破溝通障礙,提升思政教學的實效性。
2.加強教學方法的改革。在教學中增加交流性教學方法的比重,完善考核方式改革,加強過程考核比重。教學方法改革要從學生的特點、接受能力和思想需要出發(fā),進行針對性設計。
3.進行思政課校本教材開發(fā)的探索。根據殘障大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能力,在教學中進行殘障大學生思政教材的編寫。教材編寫可以以項目立項的方式開展,也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來完成,并作為教學考核內容。
(二)加強社團活動。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加強殘障大學生的社團建設和發(fā)展,實現一、二課堂的有效銜接,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教學中,提升他們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自信心。
(三)加強社會的關注度。殘障大學生由于其身體原因,其心理承受能力較弱,這就需要社會各界關心關注殘障學生的學習、就業(yè)和成長。增強教育機會,完善教育機制和基礎條件,加強殘障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讓更多的殘障學生都能夠享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提升他們的自身生存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完善就業(yè)制度,增加就業(yè)機會,讓殘障大學生通過自身努力支撐自己的生活,提升他們的自信心。
參考文獻:
[1]劉春穎.殘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優(yōu)化配置的困境與路徑綏[J].化學院學報,2017(10).
[2]朱景林.關于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分類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導刊,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