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占彪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生活從根本得以改善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思想觀念、精神風貌也發(fā)生了巨大變化 “突出自我,張揚個性”日趨被人們所接受,勿庸置疑,這是時代展的產物,更為符合人性的本質,如果能夠將自我利益及鮮明的個性特征同社會發(fā)展、人類共同利益結合起來,并以自身的才華為正義的絕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去奮斗,那么很明顯這種“個性”是我們所提倡的,然而,由于市場經濟負責作用的影響,以及世界觀 、人生觀 、價值觀的不成熟,許多青少年學生缺少遠大理想,待人冷漠自私,對社會沒有必要的責任感,任其發(fā)展必將嚴重影響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國家繁榮發(fā)展。對此,國家給予了高度重視,并把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放在首位,加強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從新課標對于學生德育教育的相關指導性建議可以明確,通過德育教育要使學生明確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的相關精神指引,繼承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強調對社會公德和法律的遵守,培養(yǎng)并逐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樹立良好的為社會服務的責任意識,有理想并堅持不懈的為理想而奮斗,使得學生成為社會需要且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而這一切都要以學校加強對學生的責任教育為前提,重視在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進行德育教育,完善學生的社會使命感和責任感,那么怎樣才能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更好的滲透責任教育呢?筆者認為可采取下列一些方法。
一、注重突出教學細節(jié)上的教師主導作用
責任教育首先要樹立學生的責任意識,而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具有多層次的內容,它不僅需要在觀念上認清一些基本常識,而且更需要在生活實踐過程中付諸行動,只有在循序漸進地教育中才能鑄就強烈的責任意識,責任意識不是與生俱有的,是人們在后天的教育和影響下,逐漸形成認識并付諸實施的。因此,教師要提高學生的責任意識,就必須十分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教育,德育過程既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過程也是情感陶冶的過程,教師的自身形象和教學方式、處事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教師的言語表達、板書習慣、教學方案、儀容儀表等各種細節(jié)都有可能在無形中給予學生以良好的教化,如果教師在準備課程的過程中做到充分且完備,那么就可能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保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教學與學習過程都較為輕松,而且對這種教學表現(xiàn)也產生敬佩之情,會從老師身上體會到做人的一份凝重,一種責任,這樣對學生以后的生活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二、充分利用數(shù)學課堂挖掘德育素材
針對知識性教學內容和思想教育內容關聯(lián)性小或者無關聯(lián)的具體情況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深刻挖掘教材和學科的內容,充分發(fā)揮其德育因素,積極地把責任教育貫穿在課堂教學之中,例如在教學有理數(shù)的時候,可以列出我國楊輝三角等有名的數(shù)學問題,通過中國數(shù)學史實滲透愛國教育,以及強烈的民族意識。在講解科學計數(shù)法時可以對學生進行中國當代高科技發(fā)展的教育,通過民族自豪感的培養(yǎng)主人翁精神在教學無理數(shù)時,可以介紹我國的一位偉大的數(shù)學家和天文學家祖沖之,他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值的計算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6位小數(shù)的人,如此便可以培養(yǎng)學生不畏艱難、艱苦奮斗、刻苦鉆研的獻身精神,也有利于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以及自豪感和自信心,為祖國建設的事業(yè)努力奮斗,類似的例子在數(shù)學教學中還有許多,但都是需要教師充分認識到教學的過程的重要性,積極發(fā)掘課程的潛力才可以實現(xiàn)。
三、在數(shù)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
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還要加重合作性、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活動,這類活動不僅僅是對基礎知識中定理、定律的講授,而是更加偏重于引導學生進行團結合作、共同學習的理念。這樣可以在保證學生學習能力提高的同時還有助于其社會能力的提升,比如對合作學習法的應用,該方法共享同一個學習觀念,學生們一起學習,既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成績也要保證為全組其他人的學習負責,在這種情景中,學生會意識到個人目標與小組目標之間是相互依賴關系,只有大家都成功的了,自己才能算成功,進而產生自己作為小組成員有責任也有義務為小組共同的成績負責的正確認識。
四、利用數(shù)學教材中的閱讀活動進行責任教育
責任教育的內涵可以做適度的擴展,其不僅局限在課堂上,同時也應該與課外學習或者其他主題類教學活動相聯(lián)系。例如,小學學過簡單的數(shù)據整理后,中學學了統(tǒng)計,我們可以指導學生回家后調查自己家庭每月用水量的具體情況,之后進行計算和匯總既可以促使學生掌握有關的數(shù)學知識,又對他們進行了生活教育,使學生體驗到生活要勤儉節(jié)約。另外要根據學生的愛好興趣開展多種活動,比如主題班會,生活常識競賽,講一講社會發(fā)展和個人成長與責任感確立的關系,由于全方位的滲透,相信一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的。同時,在責任教育中,我們一定要注意它的可行性操作性,從而提高教育的自覺性,把握責任教育切勿操之過急,要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身承受能力進行潛移默化教育,以達到培養(yǎng)社會新型人才的教育目標。當下改革開放不斷深化,我國正在進行著全新的經濟建設,個人的奮斗對自身所起的作用將日益重要,在這種個人價值得以充分體現(xiàn)的環(huán)境中,社會責任意識的淡化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再不加以適當教育,將要影響到社會主義公德的樹立,形成。一個社會如果缺乏必要的責任意識,那么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就沒有凝聚力戰(zhàn)斗力,社會就難以進步發(fā)展,頹廢墮落個人主義勢必惡性循環(huán)。因此,學校加大對學生進行責任教育是頭等大事,但只靠學校的努力是不夠的,更需要家長、學生的配合和社會的認可支持,達成共識。
(作者單位:吉林省長春市一零八學校)endprint